-
-
7识字能开发孩子智力,越早识字智商越高。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4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认字,一年就认识3000个汉字。著名作家冰心,4岁开始认字,7岁读完《三国演义》,11岁读完中国古典名著。电脑奇才比尔•盖茨从9岁起泡图书馆,小学前就读完《世界图书百科全书》。科学证明,早慧儿童的共同特点就是识字阅读早。
-
7【汉典阅读】心犹首面也,是以甚致饰焉。面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咸知饰其面,不修其心,惑矣。夫面之不饰,愚者谓之丑;心之不修,贤者谓之恶。愚者谓之丑犹可,贤者谓之恶,将何容焉?故览照拭面,则思其心之洁也;敷脂,则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则思其心之鲜也;泽发,则思其心之润也;用栉,则思其心之理也;立髻,则思其心之正也;摄鬓,则思其心之整也。(东汉·蔡邕《女训》)〔致饰:加以修饰。
-
3#每天一典#——不死庭(不死乡) 梁.萧统《文选》卷十一晋.孙兴公《游天台山赋》:“睹灵验而遂阻,忽乎吾之将行。仍羽人於丹丘,寻不死之福庭。”唐.李善注引《楚辞.远游》:“仍羽人於丹丘,留不死之旧乡。”又王逸注:“因就众仙於明光也。丹丘,昼夜常明。《山海经》有羽人之国,不死之民。” 注:《游天台山赋》是东晋文人孙绰(字兴公)所作。作者出任章安令时,寻幽探险到天台山,饱赏天台山钟灵毓秀的风光后作此赋。该文言真
-
1《家塾教学法》(清唐彪 著)之十三:童子最重认字并认字法3 唐彪曰:余子正心,自六岁入学,因书不成诵,三岁历三师,至四年无可如何,不复易矣。其岁,则甲寅也。因兵乱,避居山中,适有朱两生设账其地,因令就学。从游至五月,所读新书,不减于前三载,且于前三载不成诵之书,无不极熟。彪敬问其故,答曰:“吾无他术,惟令认字清切而已。令郎非钝资。止因一二句中,字认不清,不敢放心读去,则此一二句便不熟;因一二句不熟,通
-
1情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情通理自达。理有赖于情,不能脱离情而存在。认识固然可以说离不开物质基础,也可以说是主客观的合一,但情始终是认识的决定因素。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会有不同认识和判断,有时候甚至截然相反,主要在于情感态度的不同,就如同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当然,造成情感态度不同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情的世界远远比认识所展示的世界丰富细微。人容易被抛入社会对人的设计,而实际每个人的设计者
-
13【汉典阅读】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周易·坤卦》)〔余庆:留给子孙后辈的德泽。余殃:留下祸害、后患。敬以直内:对人事恭敬以使内心正直。义以方外:君子法地而生万物,皆得所宜,各以方正。以敬义待人,人也回以敬义,就能使美德广布,德不孤也。附注:皆得所宜,也即含因人而异,义无定义,强求非义。〕【同心汉典文化工作室(汉典国学社)】
-
5
-
2原标题:上天给我一个小天使——郑湘薇 很感谢读经教育,给我们小孩(湘薇及学谦),莫大的助益,想提供我们读经的点滴,是众多读经教育的案例之一,仅供参考: 女儿(郑湘薇)因在接生过程时脑缺氧,因是第一胎,直到两岁半时,才发现她走路、笑都歪一边,且常跌倒,才惊觉孩子有异样不对劲,求医后才知道出生时缺氧,导致中度智障,更耽误三岁前的黄金治疗期,再加上湘薇自小身体不好,常感冒,又容易过敏,鼻子中腺体肿大,无法
-
10【汉典阅读】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君王众庶,尽欲全形。(《黄帝内经·素问》)〔注:天地之气:天气,指风、寒、暑、湿、燥五气;地气,指酸、苦、甘、辛、咸五味。四时之法:四季法度。全形:健康的身体。〕【同心汉典文化工作室(汉典国学社)】
-
10237章,天道人欲第一段(二)“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侯王”:是指人类自我心。 “守之”:守住的意思,守住大道。 大道的特性:低调、纯真、诚信、公平、正义、无私、无争、无为、慈悲、精进。 人们如果能够守住大道之性,按照大道顺其自然无为,能够拥有大道的“无为朴性”。倡导“人人真朴”、人人上德、人人无为”。社会自然淳朴安定,人民自然平安幸福。社会自然和谐安平泰。那么万事万物都能按照自己的规律去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