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060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音乐的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节奏,曲调,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构成音乐家的形式要素,就是音乐的表现手段。 音乐的最基本要素是节奏和旋律。 1、节奏: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节拍是音乐中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规律地重复进行。我0古筝的“筝”在东汉刘熙《释名》一书中解释为:“筝,施弦高急,筝筝然也”。这段话是说筝的音质醇厚、气韵悠长,弹奏起来略带金铁之声,“筝筝然”即铮铮之声,说明筝是由本身发出的音响而命名的。“古”是现代人对很久以前事物的称呼。023音乐理论简称"乐理",包括相对简单的基础理论----读谱、音程、和弦、节奏、节拍等。还有相对来说比较高级的----和声、复调、曲式、旋律、配器法等内容。乐理的掌握,对于作曲、编曲、指挥、演奏来说,具有重要积极意义。我们平常所说的乐理,一般是指音乐理论中的基础部分,也就是“基础乐理”。0王昌元作于1965年,当时她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在上海港码头体验生活时,有感于工人与台风搏斗而作的一首筝独奏曲。此曲是继赵玉斋《庆丰年》之后的又一划时代力作。刚开始的时候王昌元女士把作品命名为《抢险》,在后来一次音乐审查的时候改为《战台风》,作者认为命名为《抢险》显得被动,改为《战台风》后变被动为主动。王昌元觉得这样一改的确不同,非常高兴,曲名由此改为《战台风》。11古筝流行音乐的发展适应当代时代的发展趋势 在传统的的古筝演奏的时候,在舞台, 上演奏者要表现出庄重肃穆的弹奏方式,这种表演方式就对欣赏着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质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对于古筝的表演形式却并没有得到广大音乐爱好着的深刻理解和体会。但是古筝所演奏出来的独特音色以及多样化的表演形式,则让许多流行音乐在演奏的时候将其运用到其表演当中,并且在演奏中充当主要的环节,著名歌曲《一帘幽梦》、《菊花台》以1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 现存最早古筝实物的发现 1979 年,在江西省贵溪县仙岩东周崖墓群中发现了连件筝,是现存最早的古筝实物。其中保存完好的一件,长 166 厘米、宽 17.5 厘米,尾宽 15.5 厘米,两端各有十三个弦孔。另一件筝尾残缺,残长174 厘米,筝首弦孔为置木枘(弦轸)用,一弦一枘,栓弦于枘上,类似潮州筝的系弦法。这两件筝的形1《古筝义甲的佩戴》 弹奏古筝通常需要佩戴义甲,现在我们需要准备8颗义甲,和8段长度约能缠绕手指2周半到3周的胶布,放在一旁备用。 8颗义甲中有两颗是带有弯度的,分别用于左右手的大指佩戴;另外6颗的形状是相同的,分配用户左右手食指、中指、4指(无名指)佩戴。11《渔舟唱晚》 是一首古典风格的河南筝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筝独奏曲。 该曲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 描绘了在晚霞辉映下渔人载歌而归的动人画面。乐曲开始,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画面。 接着,以音乐的主题为材料逐层递降,音乐活泼而富有情趣。 当它再次变化反复时,采用五声音阶的回旋,2音乐在人类文明历史上曾起到重要作用。古人认为音乐可以把人类的肉体、精神以及感情三者融合起来,音乐可以透入到人们的意识中,达到文字及触觉所不能达到的水平。 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认识到音乐对大自然的发展及对人类生活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就摸索着利用音乐的积极作用来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矫正身心上之缺陷。这种用音乐来养生的方法在医学上通称为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疗法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么,音乐1古筝的入门指法 勾:为中指向身体的方向运动 抹:为食指向身体的方向运动 托:为大指向身体外的方向运动0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汉族民族乐器,一共10级。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李斯列传.谏逐客书》中所引资料,颇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李斯《谏逐客书中》述及秦国乐舞的一段说:“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也有说法为,筝是战国时的一种兵器,用于竖着挥起打人。还有一句古话叫“筝横为乐,立地成兵”。后来在上面加上琴弦,拨动时发现悦耳22筝的演奏姿势 弹筝姿势有立式、盘式、跪式、坐式等,通常以坐式为主。其要领如下: ①椅子的高度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