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
-
530
-
0一楼
-
4突然想来一发
-
6先说逄纪。 其实若论与袁绍的私交,首当其充的还是逄纪,他早年就被何进辟到幕府为掾属,与袁绍的交往较多,而且袁绍逃出京师时他也跟随了,夺取冀州也是他的主义,使袁绍摆脱了“仰人鼻息”的境地,从这点来说逄纪与袁绍的关系比别人要深厚,所以袁绍偏信他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个人最欣赏的还不是这些,我最认同的是他是南阳人士,而却能与脾气死硬的审配相处默契。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这与袁绍重要河北豪强以自固的原则一致,
-
2《长沙走马楼简牍研究》
-
22《史通》与先唐典籍
-
585顾炎武《日知录》云:都亭如今之关厢。司马相如往临邛,舍都亭。严延年母止都亭,不肯人府。孙权出都亭侯刑贞是也。
-
306奇闻异事
-
34《徐宣传》桓范:争夺之时以策略为先,定分之后以忠义为首。
-
20
-
20志吧12级了
-
15
-
166
-
4
-
45一楼祭天
-
73(董)贤所厚吏沛朱诩自劾去大司马府,买棺衣收贤尸葬之。王莽闻之而大怒,以它罪击杀诩。
-
15一楼祭天
-
127
-
3国庆节快乐!
-
4读陶渊明故事,颇惊讶于他多次以“家贫”求仕,并且总是哭穷成功,顺利迈进官场。最著名的是第三次出仕经历,据《晋书·陶潜传》载:“( 渊明)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①其实非独陶渊明为然,笔者发现魏晋南朝时期,世族、官宦子弟以“家贫”为由成功求仕的现象比比皆是。不仅如此,南朝皇帝还主动对那些在政权建立中有功、或对稳定政权有重要价值的人物予以褒奖和酬劳。这些现象本
-
3一楼祭《凡人修仙传》
-
38上次读完,差不多三年了
-
1一楼祭先生
-
3long time
-
19
-
90
-
28被这书名坑了,全书只有第一篇文章讲‘东汉的豪族’。书名应该叫《杨联陞论文集》
-
12《大宋文臣 兴邦还是误国》 《万历十五年》 《李鸿章的外交生涯》 《北洋大时代 大师们的理想国》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4
-
42蜀汉法制考略 | [<<] [>>] -------------------------------------------------------------------------------- 内容提要:蜀汉(221—263年)立国西南,与魏、吴成鼎足之势。但因地狭国小、“国不置史”(1)等原因,使得历来对蜀汉法制的研究既不曾著意、也难以展开。但蜀汉是杰出政治家诸葛亮主政之国,其法制当有独到之处;而作为三国之中最弱一国,能倾举国之力对抗曹魏,形成其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制度层面的原因更值得我们深思。本文试从整理已知史料入
-
5
-
18
-
31L祭YY
-
3本文关于荀彧之死部分,多有借鉴《汉魏并州党》一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
4汉中都督:汉中为北防重地,历任都督均为行伍出身的良将 魏延(219——234)(汉建安二十四年至蜀汉建兴十二年) 吴懿(234——237)(蜀汉建兴十二年至建兴十五年) 王平(237——248)(蜀汉建兴十五年至延熙十一年) 胡济(248——263)(蜀汉延熙十一年至蜀亡(1)) 《三国志•魏延传》: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 《三国志 
-
3益州诸郡考 益州,三国时蜀汉地。 益州于东汉中后期,有郡国:蜀郡,巴郡,汉中郡,广汉郡,犍为郡,蜀郡属国,广汉属国,越巂郡,犍为属国,牂牁郡,益州郡,永昌郡等共计十二。 蜀汉景耀五年(公元262年),有郡:武都郡,阴平郡,汉中郡,汶山郡,梓潼郡,巴西郡,巴东郡,东广汉郡,广汉郡,蜀郡,汉嘉郡,巴郡,涪陵郡,江阳郡,犍为郡,朱提郡,牂牁郡,兴古郡,建宁郡,越巂郡,永昌郡,云南郡等共计二十二。 其中,新建或改
-
5【背景介绍】 自东汉末年黄巾之乱爆发,天下局势开始变得动荡不安。而后董卓乱政,从洛阳迁皇宫至长安,时“悉驱徙其馀民数百万口于长安”,正式拉开了三国百姓迁徙序章。此后九十多年的时间里,华夏各地由是进行了将近三十余次一定规模人口迁徙。此文考百姓及流民迁移,招兵、官迁、举家迁等不列入此考。
-
3声明:这篇东西是以范晔《后汉书》为主要材料进行推测的,基本上属于推测和探索,所以其结论未必正确,仅仅我个人的一点儿猜测。
-
1刘荆州 【壮壮的越兮】 http://tieba.baidu.com/p/1831166021 闲说刘表【友盟李飞】 http://tieba.baidu.com/p/3145403702 荆州那些事【不停的逃】 http://tieba.baidu.com/p/1722106339
-
6这是一篇关于汉末军职的入门级科普文。包括“何为将军”、“将军军号”、“都督制度”、“中军、外军、州郡兵”以及“将军僚属”等五个贴吧谈论最多的入门级问题。
-
4转自三国艺苑 原作者:王小蓉,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讲师
-
2说到三国的“圣手书生”,第一印象大概是陈琳、卫觊之类的笔杆子。但真正称得上“圣手书生”的另有其人。 说到董昭,想起的第一件事,大概是其为魏代汉铺路,创“魏公、魏王”之事。也正无此成为众矢之的,遭人唾骂,易忽略其谋略。 他和曹操配合默契,为曹操的称霸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一】 1) 董昭(156-236),字公仁,兖州济阴定陶人。据今人所编《董氏族谱》,董昭为董仲舒九世孙,但该族谱错误过多,且多无考,可信度得打
-
11辛垣妟: 来源:此书单大部分来自http://www.suiempire.com/viewthread.php?tid=25&extra=page%3D
-
15魏武好刑名,而曹魏学术思想活跃,文化成就斐然,毕竟一座无法翻越的高山。于是分门别类地介绍一下相对较少的两家。太弱的不列,只列成就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