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皈依佛,两足尊。 这两足代表福与慧。 也就是说:皈依一切福德,永远不要皈依一切罪恶。皈依一切智慧,永远不要皈依一切愚痴。 皈依法,离欲尊。 这里的法代表正法,离欲之法,解脱法。 因为这个时代人的根器下劣的缘故,也可以皈依人天善法。 皈依佛法,菩萨法,缘觉法,声闻法,人天善法。 皈依这五乘法后,永远不能皈依外道的堕落法,染污法,恶法,愚痴法。 可以精进熏习五乘法,不能熏习堕落法,染污法,恶法,愚痴法。 比如说:不
-
15佛陀还没有出家的时候,是迦毘罗卫国的太子,曾经娶拘利城耶输陀罗公主为妃。 太子和公主同是在十九岁的那年,生下罗睺罗,太子很欢喜,这不是一般人生了儿子的欢喜,而是因为太子曾向父亲净饭王数次要求出家,均未获允准,净饭王曾说,除非有了王孙才肯让他出家,现 在太子真的生了儿子,他可以达到出家的愿望,心中怎不欢喜呢? 当太子要离开王城的那天夜里,正是二月初八日,是罗睺罗出生的第七天,耶输陀罗妃正伸着玉臂让罗睺罗
-
7不杀生的人应该不伤害众生,慈悲喜舍护生,放生。 不偷盗的人应该不悭贪,不吝啬,能布施。 不邪淫的人应该破身见与邪见,能忍辱,断贪爱。 不妄语的人应该不二两舌,不琦语,不粗语,说正语,实语,佛法僧语,随喜赞叹语,方便众生语,恒顺众生语,说话柔软。 不饮酒的人不应该昏醉,昏迷,昏沉,常常保持清醒,智慧现前,莫令自己迷失方向。 不贪的人不贪财色名食睡,不贪色声香味触,而且还要能舍能施。 不嗔的人要慈悲喜舍,忍辱
-
7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给孤独长者的祗树园精舍。世尊召集比丘们,然后对他们说: 比丘们,熟悉慈心观的行者将能证得心解脱。经常修习培育慈心的行者,长养慈心渐次掌握它,以慈心为方便并常珍惜它,心住于慈,身行于慈,该行者经过培育慈心后将能获得十一种利益。这些利益是: (一)他睡时安稳; (二)醒时精神舒畅; (三)不做恶梦; (四)人所敬爱; (五)非人也敬爱; (六)天神护卫; (七)刀兵火毒不能侵害; (八)心易入定; (九)仪态安
-
4有一天,阿难尊者请示释迦牟尼: ‘世尊!乔陈如五位比丘,宿世有何因缘,能在世尊刚开悟时,首次听闻佛法而优先悟入实相的道理呢?’ 于是,世尊说了一段因缘故事: 有一个大国的国王叫慈力王,是位心存慈善、好为施舍、赈贫救难、爱护百姓的国王。慈力王以仁义、慈善之法教诲臣民,因而国家昌盛、民风纯正。众官员们尽心辅佐治理国家,百姓们尽力耕作,全城百姓安居乐业,到处是繁华的景象。慈力王执政以来,大兴德政,不仅深受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