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df吧
关注: 83 贴子: 250

  • 目录:
  • 军事杂谈
  • 4
    FH70的后继,由日本制钢所制造。采用8X8轮式底盘(目前试作车为德国MAN底盘)。研发周期:2013-2018年。
  • 0
    经核实吧主霓虹_翼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jsdf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6
    《新対艦誘導弾の要素技術の研究》 新反舰导弹,强调长射程,高机动和隐形化,并且考虑未来三军通用(陆海空),研发周期:2018-2022 《将来中距離空対空誘導弾に関する研究》 新中距离空空导弹, 日本提供GaN导引头,推进装置为冲压发动机,可能基于流星导弹。属于日英联合研制,不过未来考虑到日英合作的变更。研发周期:2018-2024 《高速滑空弾の要素技術の研究》 岛屿攻击用,高高度超音速滑空弹,制导方式:GPS/INS,高空采用姿态控制系
  • 23
    从2017年6月开始纪录防卫装备厅(alta)的资讯
    霓虹_翼 1-30
  • 16
    这贴从2017年6月开始纪录MRJ的资讯。 MRJ分为MRJ90和MRJ70两种型号;截止2017年6月,订单确认订单243架,意向订单204架,最新进度为2020年前交付首架。
    霓虹_翼 1-30
  • 0
    次期战斗机已经立项,计划2020-2035年。 2020年到2022进行次期战斗机的构想讨论。 2021年以后的计划,参考了其他机种,并明确了与国际合作有关的内容,制定开发事业的整体计划。
    霓虹_翼 12-28
  • 3
    主要研究项目为aFJR(先进大涵道比发动机研究)和 En-Core(环境友好型核心机)。 aFJR主要研究的是风扇、低压涡轮(低压系);En-Core主要研究研究燃烧器、高压涡轮、高压压缩机(高压系) aFJR研究周期:2013-2017;En-Core研究周期:2018-2023。 目前日本在发动机领域份额主要在7%左右,且主要集中在低压系的研究开发。
    霓虹_翼 10-6
  • 15
    从2017年9月开始记录日本的火箭和卫星资讯
    霓虹_翼 9-26
  • 6
    ASM-3的射程延长型。研发周期:2020-2025年。 --------------------------------------------- ASM-3的研发历史 1992-2001《将来空对舰导弹试作》; 2003-2008《超音速空对舰推进装置研究试作》; 2010-2018《新空对舰XASM-3开发》
  • 3
    C-2运输机,代号XC-2,由防卫技术本部和川崎重工业主导于2000年开始研发,用于替代1973年投入使用的C-1运输机(载重8吨)。 2010年1月首飞,因为强度不足和零件掉落等问题,比原计划推迟两年于2016年6月正式服役。计划装备超过30架,开发费用约26亿美元以上。 ------------------------------------------------------------------ 研制 生产主要由川崎重工负责总包,且制造主翼和水平尾翼,富士重工生产中央翼盒,三菱重工生产中部、尾部及水平尾翼,此外新明和工业、
    霓虹_翼 9-13
  • 1
    宙斯盾级护卫舰,预订建造两艘,替换旗风级。标准排水量8200吨,首舰“摩耶”号于2018年7月30日下水,预计2020年服役。 宙斯盾系统:Baseline 9C+BMD5.1, 防空雷达为AN/SPY-1D(V) 动力:复合燃气涡轮电力推进系统(COGLAG) 防空:SM-6+CEC;SM3 block 2A 下水图
    霓虹_翼 8-18
  • 9
    《新空対艦誘導弾(XASM-3)の開発》 技术特点:整体式火箭冲压发动机(Integral Rocket Ramjet);惯性/GPS + 末端主动/被动复合制导;射程150km+;速度:3马赫 以上 研发周期:1992-2001《将来空对舰导弹试作》;2003-2008《超音速空对舰推进装置研究试作》;2010-2017《新空对舰XASM-3开发》 ----------------------------------------------------------------------------------------------- 《新艦対艦誘導弾》 基于12式地对舰导弹研发的海基版反舰导弹,变更点:增加燃料罐和改良喷气发动
  • 2
    2015年日本启动两个直升机项目 【陆自】《新多用途直升机UH-X》,5吨级,研发周期:2015-2020年 原本竞争方案两个:川崎重工OH-1改型(偏向武装直升机,国产);富士重工UH-1J后继型(多用途,国外联合研发)。因为川崎重工竞标过程中违规,最后由富士重工联合贝尔直升机公司在贝尔412EPI直升机的基础上研发。走军民两用路线,节省费用。 -------------------------------------------------------------------------------------- 【海自】《反潜直升机SH-60K 能力向上》,10吨
    霓虹_翼 7-12
  • 1
    2018年6月29原型机交付,进入整机测试
    霓虹_翼 11-30
  • 11
    日本已经注意到了未来空战环境需要新一代战斗机具备所谓的“F3”能力,即“首先发现(First Look)”、“首先攻击(First Shoot)”和“首先摧毁(First Kill)”。“心神”先进技术验证机就是为了未来的战斗机F-3的前奏。用于2030年前后作为F-2的后继型。F-3目前仍未立项,将于2019年初决定独自研发、国际合作或是引进。 目前为F-3进行的一些技术研究项目: 《雷达/传感器》 【保形雷达系统研究”】(1998-2003年) 【灵巧蒙皮(smart skin)机体构造研究】(2006-2010
    霓虹_翼 11-21
  • 7
    简单贴图介绍2010年以后开展的潜艇相关研究,来源自防卫省 《次世代潜艇用声呐系统》(2010-2015) 《将来潜艇用声呐系统研究试做》(2017-2020) 《潜艇构造研究》(2013-2016 《流体杂音低减型潜艇船型》(2017-2022) 《潜艇用低音驱动系统研究》(2018-2022) 《潜艇用鱼雷研究》(2012-2017) 《静音型鱼雷动力装置》(2015-2018) 《搭载静音动力装置的鱼雷》(2018-2022)
  • 4
    《03式中距離地対空誘導弾(改)》 03式中SAM改型,采用主流的边条翼,扩大防空范围、网络作战能力等。研发周期:2010-2016年。 ------------------------------------------------------------------------------------------------ 《新艦対空誘導弾》 基于03式中SAM(改),改进天线罩,数据链并加装助推器以延长射程。研发周期:2017-2023年。 日本以前曾基于99式空空导弹研制XRIM-4 短程舰空导弹,不过最后流产而采用ESSM,此次新研发的舰空导弹基于更大弹体的中SAM改,所以射程射
    SONY信康 8-15
  • 8
    爱宕级导弹护卫舰,是日本在金刚级护卫舰的基础上并借鉴阿利·伯克级驱逐舰Flight IIA所研发的新一级导弹护卫舰。使用美制宙斯盾系统Baseline7.1版本,2012年预算引进BMD5.0系统使其可以反导拦截。 标排:7750t,满载:10000t;人员:约310人 动力:COGAG方式,10万马力 (4xLM2500),2轴螺旋桨推进。 雷达:无源/被动相控阵雷达(PESA):四面多功能搜索雷达AN/SPY-1D(V);3面照射雷达AN/SPG-62,对海搜索雷达OPS-28E等。 反潜:AN/SQQ-89反潜作战系统,声呐:AN/SQS-53C 舰
    岛風Go 2-23
  • 1
    概要 (新一代)朝日级通用护卫舰,对比秋月级强调防空,主要以反潜为主。2016年10月19日,第一艘朝日级护卫舰(25DD)下水,弦号DD-119,预计2018年3月服役。本级目前仅有两艘(25DD,26DD) 性能参数 舰体主尺度(长*宽*高):151米*18.3米*10.9米。标准排水量:5000吨;动力系统:COGLAG推进方式。 系统:基于FCS-3改进的OPY-1对空搜索雷达,X波段火控雷达和对海面搜索雷达;OQQ-24舰首声呐和OQR-4拖曳式声呐。 武器:62倍口径127mm Mk 45 mod4;,密集阵近防系统CIWS;9
    霓虹_翼 1-27
  • 1
    Epsilon是满足未来小型卫星和多样化需求,研发的新型固体火箭,通过提高组装、检查等运用效率,实现了降低运营成本。首箭于2013年9月14日发射成功。 发射所需人员相比之前的M-V固体火箭,人员缩减为十分之一,仅为8人,通过自动检查等新技术,可以使用普通笔记本电脑即可实现火箭监控。火箭分为试验型(1,2号机)和强化型(3号机以后),强化型提高了30%的发射能力,且可搭载的卫星尺寸也变大了。 增强主要有3个方面:2段机体的高性能化和
    霓虹_翼 12-30
  • 2
    日本第4代(世界上3.5代)主战坦克,强调机动性和考虑道路的承重能力等,走轻量化路线。10式坦克首次支持C4I功能(Command Control Communications Computers and Intelligence),具备猎歼和网络作战能力。研发周期:1996年火炮和车辆装置试作,2002-2009年整车研发。三菱重工制造。 长x宽x高(m):9.42x 3.12 x 2.3;乘员:3名;战斗全重:44吨,最大重量:48吨 动力:V型8汽缸四行程 水冷柴油引擎,1200hp;最大速度70km/h 武器:日本国产44口径120mm滑膛炮(自动装弹),12.7mm
  • 8
    【基本】 全长:14.2m 全幅:9.1m 全高:4.5m 离陆重量:9.7吨 发动机:IHI XF5-1(开启后燃器后的推力约为5吨)×2 2016年4月22日,X-2首飞。预计2019年初结束验证项目,并在此基础上,日本政府将决定次世代F-3战机是自主研发还是国际合作,或是继续推迟。 ------------------------------------------------ 先进技术验证机:X-2,又名"心神”,采用灵巧蒙皮技术嵌入传感器、复杂的弯曲进气道反射雷达、机身采用了宇部兴产研发的能吸收电波的陶瓷和碳化硅系复合
    霓虹_翼 10-31
  • 3
    苍龙级潜艇(首舰代号16SS)是日本海自现役最新潜艇。由于国内法律舆论等原因,不能建造核潜艇,所以为了满足大洋巡航,潜艇越造越大,苍龙级是世界最大的常规潜艇。苍龙级沿用与前级亲潮级类似的叶卷型(雪茄型)舰型以及单/双壳复合构造,该型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斯特林AIP系统和X型尾舵。 基准排水量:约2950t;水下排水量:约4200t,人员约65名 长x宽x深x吃水(m):84 x 9.1 x 10.3 x 8.5 动力系统:1-10号舰:2x柴油机+4x斯特林Mk.III(单机75kw)+铅酸
    霓虹_翼 6-25
  • 2
    RWS(Remote Weapon System、Remote Weapon Station,)目前处于技术储备状态,未正式列装,未来几年的新装甲车可能会列装。研发周期:2009-2011年
  • 0
    《12式短魚雷》 开发代号G-RX5,97式短鱼雷的后继型,用于攻击潜水艇。研发周期:2005-2011年。 长度2.83米,直径324mm,重量320kg(和97式鱼雷基本一致) 载具:护卫舰的反潜导弹,鱼雷发射管及反潜直升机/飞机 --------------------------------------------------------------------------------------------------- 《G-RX6长鱼雷》 89式长鱼雷的后继型,【89式:直径533mm,长度约6.3m,重量1800kg】。 特征:主/被动声成像(Acoustic homing),氢氧发动机,电磁近炸引信(proximity fuse),线导
  • 0
    日本新一代NBC( Nuclear Biological Chemical)-“核生化”防护车,由小松制作所制造。前级为化学防护车和生化防护车,此次将两种类型统一到同一车型中。研发:2005-2009年。2010年开始装备 长x宽x高(m):8x2.5x3.2;重量约20t 武器:12.7mm重机枪M2 速度:95km/h,水冷四冲程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 装置:生化兵器检测器、化学剂监视装置等
    霓虹_翼 12-31
  • 0
    为了接替初雪级护卫舰的退役空缺,日本开始新一级的秋月级护卫舰的建造。秋月级护卫舰的定位除了传统护卫舰与巡防舰的任务外,如何替补搜索系统的缺口为其设计要点,海上自卫队对其定位为“具备一定能力之搜索能力,可在必要时填补神盾舰之防空缺口的强力通用护卫舰 性能参数 舰体主尺度(长*宽*高):151米*18.3米*10.9米吃水:5.3米 标准排水量:5050~5100吨,满载排水量:6800吨 动力系统:COGAG方式,4台罗罗公司LM-2500“贝斯”SM-1C燃气轮机,
    霓虹_翼 12-31
  • 0
    弹长&直径 ≈6.7 m, 2.1t ;0.533m 射程&射高:2500km+ ;1500km+ 射速:4.5km/s 制导方式:GPS/惯性制导/双波长红外线导引头 SM-3 Block IIA导弹的三级助推火箭的直径都将是21英寸(533mm),从而使之具有更大的关机速度,比“SM-3”IA和IB型拦截导弹的最大飞行速度大45-60%。 日本主要负责负责整流罩、二三段的发动机;美国负责动能弹头、控制部分和第一级主发动机等。日本承担10~12亿美元,美国承担11~15亿美元。研制从2006年开始,由于美国动能弹头研发的拖
    霓虹_翼 12-19
  • 0
    《11式短距離地対空誘導弾》 81式地空导弹的后继型,主要用于基地防空。1999-2002年《将来空对地导弹研究》,2005-2009年<短SAM 改Ⅱ)研究。增强对小型超音速空地导弹和巡航导弹的防御。陆自使用73式6x6卡车,空自使用4x4高机动车。 长度:2.93m,直径0.16m,重量103kg,主动雷达制导。 ------------------------------------------------------------------------------------------------------------ 《12式地対艦誘導弾》 为了应对当代舰艇的威胁,88式地对舰导弹显然显得吃力,所以
  • 1
    基本:长38m,宽35.4m,高12.1m,最大起飞重量约80吨,乘员13名 飞行:上升高度13520m;速度:巡航833km/h~最大996km/h;作战距离:8000km 动力:F7-IHI-10(60kN) x 4 研制: 为了取代日益老化的美制P-3C巡逻机,且满足日趋复杂的环境和更多的监视巡逻需求。防卫省从培训国内飞机产业出发,2000年开始进行过程反潜巡逻机和运输机"P-X和C-X计划"的研发(即代号P-1和C-2)。总开发费用约3500亿日元以上,由于两种飞机部分零部件共用,所以成本削减约200多亿
    霓虹_翼 12-10
  • 2
    1996年,防卫省选择新明和工业株式会社为US-2水上飞机总承包、川崎重工、富士重工和日本飞行机协助设计制造。US-2水上飞机在US-1型水上飞机的基础上研制生产,US-2与US-1相比,它的整体性能有了质的提高:飞行高度几乎是前者的两倍,达到6100米;飞行速度由原来的490公里/小时提高到555公里/小时;最大航程由原来的3800公里增加到4600公里;水上滑跑起飞距离却整整缩短了38%,由735米减少到460米,而水上着陆最短距离减至220米(载重36吨);能在3米高
  • 2
    自衛隊(じえいたい、英語: Japan Self-Defense Forces, JSDF)は、日本における防衛組織である。陸上自衛隊・海上自衛隊・航空自衛隊は、自衛隊法第3条第1項により「我が国の平和と独立を守り、国の安全を保つため、直接侵略及び間接侵略に対し我が国を防衛することを主たる任務とし、必要に応じ、公共の秩序の維持に当たる」ものとされ、人命救助などの災害派遣や国連PKOへの派遣などの国際平和協力活動を副次的任務とする。1954年(昭和29年)7
    無尾氏 3-7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军事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