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亦珂吧 关注:8贴子:896
  • 11回复贴,共1

复习考试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意动用法
开放分类: 文学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行为,而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观上不一定如此。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
1.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父为宾客”。
     例2: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例1: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
     例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非凡)
      
     上述这些词类活用现象,还不能概括所有情况。比如数词或者数量词优势也可活用为动词甚至是使动词。



IP属地:北京1楼2011-02-14 21:54回复
    期末复习资料汇编
    第一单元
    字词听写题:
    倦怠dài      翡fěi翠      恹恹yān      楠nán木      奇崛jué  
    枯瘠jí      骨gū朵      迸bèng溅jiàn      丰腴yú    盎àng然   
    虬qiú枝      秀颀qí      伫zhù立       陌mò头        贪婪lán  
    凡几jī      飞沫mò      锤chuí炼      婆娑suō      鄙bǐ视  
    皓hào齿      犀xī利     伶líng仃      锈xiù彩     凝níng望
    盘虬卧龙    坦荡如砥    潜滋暗长     争妍斗艳     忍俊不禁    无足轻重    
    全神贯注   纵横决荡     旁逸斜出    妙手偶得     无边无垠     不折不挠
    破口大笑   仙露琼浆    察颜观色
    诗歌默写题:
    1、《闻雁》中直抒胸臆,抒发了深浓的思乡之情的句子: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2、《池鹤》中写出鹤的生活环境与众不同,从而突出鹤的品格风度不是“群鸡”能比的句子: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3、《池鹤》中写出了鹤的外形特征的句子: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4、《池鹤》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鹤的风姿和不事权贵的品格的句子: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5、《池鹤》中写出诗人向往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但是又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的诗句: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6、《池鹤》中表现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的诗句: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7、《迎燕》中表明了主人身份的句子是: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8、《迎燕》中写出燕子为追求幸福生活而忙碌的诗句: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9、《迎燕》中写出了燕子与百姓情谊深厚的诗句: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10、《迎燕》中突出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乐趣的诗句: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文言文阅读题:
                         《马说》唐朝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但是)伯乐不常有。故(即使)虽有名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
    马,只辱于奴隶人(马夫)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拿)千里称也。
    了名马,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作千里马。
    马之千里者,一食(吃)或(有时)尽粟一石。食(喂养)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作普通马
    是(这样的)马也,虽有千里之(的)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显现),且(尚来喂养。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特长也就显且)欲与常(普通,平常)马等(等同,一样)不可得,安(怎么,哪里)求其能千里也。
    


    IP属地:北京2楼2011-02-14 21:59
    回复
      旁骛wù    亵xiè渎dú   骈pián进   显赫hè   和睦mù    迥jiǒng异
      鸿儒rú   优柔寡断     拈轻怕重    精益求精     拈轻怕重     微不足道   
      麻木不仁    冷冷清清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强聒不舍    不二法门    
      诗歌默写题:
      1、《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运用了散文句式直抒心中郁结,突出诗人忧愁的诗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2、《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开怀舒畅的豪情的句子: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称誉李云文采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才能自信的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4、《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写出了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的诗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极度忧愁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6、《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诗人想借逃避现实而不愿同流合污的激愤之词的诗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7、《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写出诗人对现实不满,想超脱现实的诗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8、《渔家傲》中总写“塞下秋来风景”的特点的字眼是:“异” ,有关诗句: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9、《渔家傲》中写出当时战争形势的诗句:四面边声连角起。
      10、《渔家傲》中写出将士们生活艰苦而又思乡心切惆怅的句子:浊酒一杯家万里。
      11、《渔家傲》中透出归家无期的悲伤,而又饱含为国戍边的责任感的诗句:燕然未勒归无计。
      12、《渔家傲》中从虚写的角度,突出战争持久,将士背井离乡远征边塞的痛苦的诗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天净沙.秋思》中诗人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写出了九种景物,营造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意境的句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4、《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文言文阅读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苔藓的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使我的两耳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的身心劳累。(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
      1、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2、孔子云:“何陋之有?”解: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答: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
      3、表现作者写作主旨的是哪一句话?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重点词语的解译: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乱:使……扰乱           劳:使…………劳累
      


      IP属地:北京4楼2011-02-14 21:59
      回复
        【原文】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⑤,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功。不用木料制作字模的原因,是因为木料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物粘在一起,(拆板时)拿不下来;
        【原文】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使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掸,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原文】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毕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了,到今天还珍贵的收藏着。
        1、如果遇到生僻而平时没有准备的字,怎么办呢?
        答: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2、为什么不用木料刻字印而用胶泥呢?
        答: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3、主体部分在具体介绍活版的制作、用法、功效。运用时间顺序(工作程序) 和逻辑顺序说明.活板的“活”体现在:A制字是活的、B排版是活的(密布字印)、C印刷是活的(一板••••••一板••••••,更互用之)、D字印数目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E做法是活的(奇字无备,旋刻急用)、F收藏活
        4、介绍活版的制作(用胶泥刻字——则字平如砥)是用时间顺序(工作程序)说明的制字、制版、排版(印刷)、(拆版)、布字、火炀、按平
        5、介绍活版的功效、提高功效的措施、用胶泥刻字的好处等是按逻辑顺序说明的:
        6、活板印刷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哪两条?请你用原文中最关键的两句话回答。
        答:更互用之、每一字皆有数印
        7、根椐说明内容,写出活板印刷简要的工作程序。
        答:刻字、排板、印刷、拆板
        8、制作活板的第一道工序是(刻字),所用的原料是(胶泥),用火烧活字的目的是(令坚)(请分别用原文中的一个二字词回答)
        9、课文采用了(程序)说明方法。
        10、用文中的词句回答。
        (1)用胶泥刻的字的特征是: 薄如钱唇   (2)烧后的字印的特征是: 字平如砥
        (3)活字印刷的特征是:   极为神速      (4)活版的主要特征和优点是: 活
        11、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举例说出三种。(3分)
        答:列数字:常做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举例子: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打比方:薄如钱唇、字如平砥。作比较: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12、本文中指明不用木头刻字的原因是什么?而用胶泥刻字的优点又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答: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3、活板的主要特征在“活”字。“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密布字印”说明排版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说明字印数目是活的;“一板……一板……,更互用之”说明印刷是活的;“奇字无备,旋刻急用”说明做法也是活的。
        14、活板印刷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哪两条?请你用原文中最关键的两句话回答。
        答:(1)_更互用之__(2)每一字皆有数印___
        15、根椐说明内容,写出活板印刷简要的工作流程:刻字—制版——排版——印刷
        16、文章介绍活字的制版过程,是按制字、设版、排字、炀版、平字的顺序说明的。
        17、文中极为神速、瞬息可就、瞬息可成、殊不沾污等说明了活板印刷的优越性。
        18、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在我国及世界科技史上有怎样的地位?答: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我国唐代开始有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到了宋代有了高度发展。北宋庆历年间,毕生发明了活字版印刷术,比雕版印刷经济方便。这是我国己世界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后来流传到亚洲和欧洲各国,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IP属地:北京6楼2011-02-14 21:59
        回复
          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捋起袖子,露出手臂   大腿 哆嗦的样子   几乎,差点儿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
                 众             消失
          而已。
          罢了
          全文译文:
          京城里有(一个)擅长表演口技的人。正赶上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在大厅的东北角设置(一座)八尺(宽的)屏风,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风里,(所用的道具只不过是)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围坐在屏风前。一会儿,只听见屏风里醒木拍了一下,全场顿时鸦雀无声,没有敢大声喧哗的。
          远远地听到深巷里面有几声狗叫,接着就有一位妇女被惊醒,打呵欠,伸懒腰,她的丈夫说梦话。不一会儿小孩子也醒了,大声地哭着。丈夫也醒了。妇女摸着孩子喂奶,孩子含着奶头还是哭,妇女就一面用手轻轻地拍着小孩,一面嘴里哼唱着哄小孩入睡。又有一个大一些的孩子醒了,唠唠叨叨地讲个没完。在这个时候,妇女用手轻轻拍打孩子的声音,嘴里哼唱着哄孩子的声音,小孩子含着奶头哭闹的声音,大孩子刚醒来时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发出,各种声音的妙处都完全摹仿出来了。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是伸长着脖子,偏着头,微笑着,默默地赞叹着,认为表演得妙极了。
              
          没过多久,丈夫响起了打呼噜的声音,妇女手拍孩子也逐渐拍慢了,停止了。隐约地听到有老鼠活动的悉悉索索的声音,盆碗器皿倾斜翻倒,妇人在睡梦中咳嗽。客人们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渐渐坐正。
          忽然一个人大声呼喊着:“着火了!”丈夫起来大声呼喊,(那个)妇女也起来大声呼喊。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霎时,成百成千的人大声呼喊,成百成千的小孩大哭,成百成千的狗汪汪地叫着。其中还夹杂着劈里拍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火烧梁椽迸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还夹杂着成百成千的人的求救声,(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往外抢救财物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所应当有的(声音),没有不具备的。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每只手又有一百个手指,也不能指出其中的一种;(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张嘴,一张嘴里有一百个舌头,也不能说清楚其中的一个地方。 于是客人无不被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袖子,露出胳膊,两条腿发抖,几乎要抢先逃跑。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音全部消失了。撤掉屏风一看,只不过是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一、课文中表时间性的词语的分类是:
          (1)表示突然发生:忽   忽然。       (2)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一时
          (3)表示两事相继发生:既而。 (4)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俄而   少顷   未几。
          二、在下列( )中填上适当的量词:
          (1)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把)抚尺而已
          (2)俄百千(个)人大呼,百千(个)儿哭,百千(条)犬吠
          (3)虽人有百(只)手,手有百(个)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张)口,口有百(条)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三、联系课文回答问题
          1、统领全文,连贯全文的关键字眼是:善。
          2、文中多次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答:侧面描写,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3、文中前后两次把表演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答:开头提到“一桌、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表明道具的简单,作为烘托,与后文表演复杂的声响形成鲜明的对比。结尾重提道具,是证实、强调刚才发出的一切声响都主要是从一张嘴里发出的,从而更加突出表演者技艺的精妙。从结构上看,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IP属地:北京10楼2011-02-14 21:59
          回复
            4、课文中有两处以动写静的描写,请找出来,并体味其妙处。答:遥闻深巷中犬吠;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咳嗽;以动写静,更显其静。古诗中这样的例子: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5、哪些声音直接地表现了火势的凶猛?答: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
            6、哪些声音表现了大火中人们的行动?答: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7、作者是怎样称赞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答: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8、有人说:“俄而百千人大呼”一句前转接太快,不合生活实际,应当由夫妇一家,写到邻家、街坊,再写“百千人大呼”,你怎么看?说说你的理由。答:这样写反而过于唠嗦,不能表现大火灾“间不容发”的情景,更不能极快地将口技推向高潮,反而冲淡了口技者的技艺。
            9.口技者的表演具有逼真的效果,高度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在哪里?答: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0、课文中重叠使用五个“呼”突出了“火势”的猛烈,救火人的慌乱紧张,渲染了紧急气氛。
            11、写宾客的神色、动作、心情是为了烘托了口技者技巧之高。
            12、为表现口技人技艺的高超,作者运用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13、第四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描述口技者的表演经过及宾客以假为真的神态。
            第五、六单元
            字词听写题:
            颟mān顸hān   渊薮sǒu   憬jǐng悟   驾驭yù   硕shuò果   滞zhì涩sè  
            贻yí误   熬áo过   侥jiǎo幸   嫩nèn芽   斑斓lán   枯萎wěi   分歧qí  
            嗜shì学   逾yú约   叩kòu问   叱chì咄duō 俟sì   负箧qiè曳yè屣xǐ  
            皲jūn裂   媵yìng人   衾qīn   容臭xiù   烨yè然   緼yùn袍敝衣  
            廪lǐn稍shāo   裘qiú葛   冻馁něi   谒yè见   撰zhuàn写   贽zhì
            矢shǐ志不移   磅páng礴bó   赋fù予   香醇chún   屹yì立   黝 yǒu黑  
            铸zhù就   摔shuāi垮   柯kē   湖畔pàn   殷yīn勤   花蕾lěi    反诘
            茸róng毛   纤xiān细   哨shào兵   青冢zhǒng   积攒zǎn   哕哕huì  
            悼dào念   钦qīn佩   抑郁yù   妥tuǒ协   跻jī身   醒豁huò   胡髭zī
            卷帙zhì浩繁   坦率shuài   强悍hàn   同僚liáo   熟悉xī   咖kā啡  
            跺duò脚   畅泳yǒng   丧sàng失   人溺nì己溺   舔舐shì   岚lán  
            有朝zhāo一日   届jiè时   蜡烛zhú   真挚zhì   罕hǎn见    雄辩
            痛失良机    万无一失    一念之差    失之交臂    力挽狂澜    存活    博爱
            情愫    惆怅    错过    过错    跳槽    追悔    导致    信服    酷冬    坦怀
            


            IP属地:北京11楼2011-02-14 21:59
            回复
              取决    各得其所    平顺    时日    坦荡    拥护    不毛    授予    永恒
              融合    渴盼    不巧    脉络    熏风    领略    吐翠    黯然失色    盈余
              踪影    归宿    要谛    进程    律己    公正不阿    严酷    衷心    先圣
              洗耳恭听    下车伊始    炉火纯青    叹为观止    离经叛道    若无其事
              名义    血气方刚    谦恭    斗胆    片言只语    讥嘲    堕落    如饥似渴
              开怀畅饮    厌腻    无懈可击    包袱    寥寥    景慕    交头接耳    成见
              趁热打铁    诺言    不禁    哄堂大笑    打抱不平    人饥己饥,人溺己溺
              诗歌默写题:
              1、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使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回乡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无题》中渲染别离伤感气氛的句子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3、《论诗》中说明文学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风骚的句子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夜雨寄北》中想象他日相逢共话巴山夜雨情景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系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的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点明题意的句子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无题》中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的句子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无题》中设想离别后对方伤感久别的情景的句子是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9. 礁石无法阻挡江水滔滔东流的豪情,冬雪不能耽搁春天翩然而至的脚步。同样,战争、瘟疫也一样不能阻止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填空)
              10.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1李商隐《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描写了坚贞不渝的爱情,至死不变的思念。
              文言文阅读题: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余幼时即嗜(爱好)学。家贫,无从致书(没有办法买到书)以观,每(常常)假借
              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回来读,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去借,
              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抄录),计日以还(计算来送还)。天大寒,砚冰坚(结成坚硬
              就自己(借来就)自己动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时)归还。(有时)天
              的冰),手指不可屈伸(弯屈伸直),弗之怠(不懈怠,不放松读书)。录(抄书)毕,气非常寒冷,砚池里(的水)结成很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放
              走(赶快)送之,不敢稍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以是(因此)人多以(把)书假
              松抄书。抄完,赶快送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
              


              IP属地:北京12楼2011-02-14 21:59
              回复
                                                                                                                                                                                                                                                                                                                                                                                                                                                                                                                                                                                                                                                                                                                                                                                                                                                                                                &n


                IP属地:北京15楼2011-02-14 21:59
                回复
                  bsp;                                                        
                  阅读第三段,回答问题。
                  1.这段重点写了写序的原因和意图是:赞扬马生,勉励他刻苦学习。
                  2.作者对马生的评价是:是可谓善学者矣。这样评价的依据是:1流辈甚称其贤。2辞甚畅达。3言和而色夷。4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3.文中表明作者的写作缘由的句子是: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4.赞扬马生善学的句子是: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5.赞扬马生文章写得好的句子是: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6.赞扬马生与长辈谈论时态度虚心,谦恭的句子是: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7.现代中学生应该这样读书: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具有远大的理想,读书虽然苦些,但和宋濂求学相比,又何苦之有?只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就会以苦为乐,且乐此不疲。
                  8.读完此文后,从中得到的启示是:求学之路是艰难坎坷的,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具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学有所成,勤奋学习是取得成绩的根源。
                  


                  IP属地:北京16楼2011-02-14 21:59
                  回复
                    很全面,顶一个。


                    IP属地:四川17楼2011-02-17 10:14
                    回复
                      貌似过时了


                      IP属地:北京18楼2011-02-17 11:23
                      回复


                        19楼2011-04-17 19: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