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觉得宋江不具备彻底的造反精神,只反贪官不反朝廷,还是一个受传统礼教道德影响比较深的人,是个官迷,为了自己的前途不惜葬送兄弟们的性命和梁山的大好事业,还爱用小恩惠拉拢人心,玩弄权术,架空晁盖,为人阴毒,所以以前不喜欢他甚至讨厌他。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还有看书的遍数多了,我觉得本书作者的原意本来就是宏扬“忠”和“义”,虽然作者表达的“忠”也有封建专制时代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毕竟也包含着忠于祖国的意思,北宋末年国家内忧外患,但老百姓反对朝廷的心思并没有那么坚决,宋江如果专门造反是没有什么前途的,还会造成国家更加虚弱,从而被外敌所侵。宋江通过接受招安的方式,把一批有本事,讲义气的好汉组织起来报效国家,从而实现了把江湖小义升华为对国家大忠大义的转变,把普通的“好汉”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英雄。很多人觉得梁山好汉打方腊时很多人死的特别惨,其实那都是壮烈牺牲,为国捐躯,是无尚光荣的事情。因为原著中不止一次用百姓的口说出了方腊的残暴和祸害,至于宋江自己被毒死,作者并没有认为宋江接受招安是错的,只是表达了对奸臣为害国家控诉,并没有表达出招安路线走错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