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rborough Fair是电影《毕业生》的插曲。 Scarborough是英格兰北约克郡的一座滨海小镇,本是由于维京人经常的登陆、作一些交换而形成的一个定期集市(Fair)。在历史上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小镇从每年八月十五日开始会有一个延续交易45天的集市,吸引着来自全英格兰甚至欧洲的商人。 Paul Simon《Scarborough Fair》原是一首古老的英国民歌,其起源可一直追溯到中世纪,保罗·西蒙在英国学习期间从英国民歌歌手Martin Carthy(马汀·卡西)那学会了这首民歌,并对其进行改编,实现了战争歌曲特别是反战歌曲常选爱情或亲情题材为载体的习惯,成功的把《Scarborough Fair》从单纯的情歌打造成一首反战歌曲。 Simon and Garfunkel一直被公认为流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二重唱组合,而他们的和声也堪称人类所能接触到的最美妙的天籁之音。两人纯净完美的天衣无缝的合音,梦幻般的旋律及完美的低吟浅唱,轻易就可让人进入冥想状态。 斯卡堡集市的第二句唱到了四种花朵,芫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据说分别代表爱情的甜蜜,力量,忠诚和勇气。也有说法这四种花都有代表“死亡”的隐藏意,暗示远在天涯的爱人早已逝去。而目前《Scarborough Fair》最著名的版本,也就是西蒙与加芬克尔(Simon and Garfunkel)为电影《毕业生》所创作的主题曲(当年曾超过了披头士乐队的白色专辑,登上了1968年畅销歌曲排行榜的榜首),主要使用了“原版”中“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这一小部分。 在歌曲的二、三、四段,每一句的结尾,都有一个不太明显的声音在唱着另外的一套歌词,副歌的歌词是西蒙写的,而旋律则出自加芬克尔之手,副歌开始时如同秋天昏黄萧索的天空,沉静的讲述战争当中的种种苦难,艰辛,这使得这一曲《Scarborough Fair》不再仅仅是一首哀伤的恋歌,更是是一首尖锐的反战歌曲。那套歌词的内容讲述了一场战争。结合当时的背景,可能与反对越南战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