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蛤蟆气”是中国传统京剧训练中的名词。在文那德(Vennard)的《歌唱的机能与技巧》中也提到了,叫做“狗喘气”(Dog panting)。他的训练方法是与“蛤蟆气”的训练是一样的。为什么要将这样训练气息的方式的名称用这两种动物的名称来命名呢?因为蛤蟆与狗从生理结构上来讲的确是截然不同的,但是我们要学习他们在呼吸支持上对歌唱而言所共有的特点(利用性)。蛤蟆如果仔细的观察,当它静止时,可以看见他的大肚子(腹腔囊)是一直在呼张的,并且可发出有气息控制的大气泡。而且在它跳起的一瞬间,可见它的下腹腔囊有了猛烈的收紧,然而跳的很远很高。由此可见,在歌唱时就是需要象蛤蟆那样吸张自然的气息稳劲,从而达到“激起”干净、松弛的效果;同样,狗是个烈性的动物,在它的运动时或者是休息时,可见它的腹部总是不停的在吸张弹动的,当然,它比起蛤蟆来讲更方便我们来观察,而且,在狗狂叫时,与它呼吸机能相联系的肌肉群更是在不停的跳动吸张的。这里更加显著的告诉我们歌唱气息中不但需要气息控制住的稳劲,更是强调了丹田力对向上而产生的弹性(气息的张力)。于是我们就根据这些个原理拿来用于歌唱。正所谓:“气乃音之帅也!”。气息是歌唱的本钱,只有将气息训练成稳定而有耐张力的歌唱气息才能将歌唱达到一个高深的境界。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拉乌尔·沃尔皮(Giacomo Lauri Volpi),他与吉利同样是名声乐大师科托尼(Cotogni)的学生,他主张训练歌唱的呼吸最好应用瑜珈气功体系的练习方法。他说:“从声乐技术的角度来说,呼吸法对于歌唱者不仅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简直是必不可少的。”“东方有一种相当完善的,根据物质和精神原理的呼吸技术,他的名字叫瑜珈气功体系;由于这种呼吸技术是个统一的过程,它有助于形成异乎寻常的艺术歌唱呼吸法。这里所指的是借助于意识和呼吸之间的关系而使得意志能够控制身体”。从而可见,气息对于歌唱是非常高深的一个课题,“蛤蟆气”只是在传统气息训练上的精华,对于“咽音”今后的训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开端。
方法要领在这个练习的开始,仍旧要求先自然的张开嘴巴,然后体会一下咽壁那个凉丝丝地方的位置,保持住,因为“蛤蟆气”的训练中,“吸”的作用是很重要而强调的,甚至到后来的歌唱也是这样的。贝尔诺利氏主张“唱在气流上”,他发现管子(这里指“咽管” )的旁边会产生一种对管子的吸力。接下来,先将人向前倾一点,然后将口自然闭合,不要将嘴闭死,这样会影响气息的。然后慢慢的吸气,吸到胸腔饱满时,就一方面尽力维持胸廓饱满状态,另一方面则运用横膈膜与腹肌(下丹田)相对抗的不断的作短而轻微的“呼出”、“吸气”,“呼气”、“吸气”的动作,到实在无力继续时才可停止。开始做练习可比较慢,每秒种大约一呼一吸两次;以后动作逐渐加快,到能够很稳劲灵活地每秒种约一呼一吸四次。学生做这练习要作到能够一口气连续快呼快吸3分钟以上才算合格。但是做这个练习时一定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观察小腹(下丹田)与横膈膜之间的作用关系,当下丹田收紧时。横膈膜自然的扩张,就会自然形成了气息自然吸张的平衡关系,假如横膈膜始终保持扩张蹦紧的状态就会产生气息僵硬的现象,所以我们要锻炼它们之间的运作关系。这个练习的气息冲击与醒鼻涕很象,但醒鼻涕是气息直接从鼻子里冲出,那样会醒出鼻涕来的,然而我们又要训练对管子的吸的作用力,自然将气息直接吸到后管,通过“激起”的作用将气打到了头顶,这样对今后训练“激起”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在这样训练成熟后,要结合张大口的练习,但是初学者仍旧要用托舌骨的方法来检查甲、舌骨的高低这是一个正确与否的辨证关系。先将嘴巴自然张大,自然松弛地将舌头放平在下唇上贴着,运用刚刚训练的方法做激起,先慢慢的来激起,然而这个练习又要多注意一个就是,嘴巴是不出气息的,要区别于咳嗽,但气息的激起还是类似于醒鼻涕和咳嗽的,但是始终要保持气息的稳劲,但要经常训练,要能做的很快,要将这个练习带到生活中,走路时也的练,这样更有助于气息的弹动,但气息千万不要冲的太凶,尽量凹进去的地方冲击抖动,使之气息尽量被管子周围的吸力向后走。减少天突之间被气流猛烈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