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业务素质十分重要,主持人要有出众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驾驭现场的能力
主持人个性风格是主持人在所主持节目的过程中,通过形象、气质、形体动作、声音塑造、语言运用和内容把握、思想体现等要素所体现出来的与节目融为一体的个性特点和独特风格。女性主持人往往因为面容娇美、身材纤弱、声音尖嫩和文化知识素养底蕴不足等原因,给受众的印象不如男性主持人健壮有力、声音浑厚而富有磁性等。笔者认为,现场出镜主持时,女性主持人要向张泉灵学习,努力提高以下几方面能力:
(一)主持人身处新闻现场,必须具备很强的现场驾驭能力
张泉灵去汶川、玉树报道抗震救灾,完成主持报道任务的现场是地震灾区。大地震和特大地震后,灾区余震时有发生。现场断壁残垣,不时有死者、伤者被挖出,哭声、叫喊声、呻吟声撕心裂肺。但张泉灵能控制自己的感情,遣词用句十分准确、鲜明、简练得体,表情庄重,语言和谐。既没有悲切、哽咽,更未见调侃、搞笑。人们见到她总是言之有理,口齿清晰,提问得体,交流迅捷,操纵若定。后来随着救灾工作的进展,她又到不同场合采访不同对象,其中包括军人、志愿者、外国友人、医生、护士、疾控防疫人员和受伤群众等。她都能针对不同对象、内容和场合,采取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恰到好处的细说简论,使节目自然流畅,从而增强了直播节目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张泉灵这种驾轻就熟的现场掌控能力和驾驭能力,展示了她大气若定、收放有度的个性风格。
(二)主持人要在现场采访不同的当事人,必须具有善于同各类人员沟通的良好亲和力
现场采访尤其是直播采访,不同于室内访谈,不可能从容酝酿和准备,而大多是即时即地的问答。这时候,主持人的亲和力就显得相当重要,否则就会出现诸多尴尬现象。张泉灵在汶川、玉树报道抗震救灾,无论是采访高层领导还是基层群众,无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都一视同仁,平等交流。既不曲意逢迎,又不盛气凌人,处处表现出朴实、真诚、亲切、随和,同时又充满人性关爱和人性关怀。例如,她现场报道**战士的“别墅”,先介绍灾区一片废墟,灾民和抢险救援人员只能露宿空地,而某部参加救援的**战士却能自建一座“别墅”,酿造悬念。当张泉灵将观众带到“别墅”一看时,却是个大帐篷,数十位**战士头挨头睡在潮湿的地面上,帐篷四面漏风,还不时有雨水淋下,可战士们睡得很熟。张泉灵以低沉、沙哑的语态说:“就这样,他们已比前几天好多了。因为他们从行军到救人,已经90多个小时未打一个盹儿了。还是让我们先离开这里,让战士们再睡一小会儿。”这“再睡一小会儿”几个字,充满了主持人对**官兵的敬意,也充满了电视节目主持人对采访对象的人文关怀。短短几个字,凸现了女性主持人的细心柔和,打动了观众的心灵。
(三)现场报道新闻用时紧迫,主持人必须熟谙采编播评各种技巧和语言掌控能力
现场主持节目节奏快、时间短,要求主持人能够集采、写、编、播、评能力于一身,熟悉策划、采编、制作、回传等基本业务,并具有超强的记忆能力和语言转换能力。主持人出口成章、妙语连篇,总是能够博得观众的喜爱。语言掌控、表达,是判断一个主持人的思考分析能力、描述概括能力、文化功底和人格素养、价值观念、思想内涵的最重要标尺。央视的白岩松、董卿、朱军、张泉灵无论主持什么节目,都能妙语连珠,他们的个性大多是依靠语言来表达和体现的。从中也可以看出,作为主持人还要能够准确把握并善于创造较好的语境,对问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分析力,能把新闻事实流畅地以个性化的语言传播给观众。与现场采访对象互动交流时,还要注意言简意明,通俗易懂,不啰嗦,不拖沓,能一句讲明白尽量不要讲第二句。张泉灵说过,要创造较好的“语境”,除了考虑语言环境外,还要考虑语言交谈的内容以及双方的处境、心态、心情等。四川汶川和青海玉树受灾群众受惊吓太大,心理障碍相当严重,许多人木讷呆滞,悲伤过度。张泉灵与被救群众沟通,有耐心、有温情、有关注,能够挖掘女性中的母爱、妻爱、姐爱、女爱之别,尽可能在心灵沟通和感情沟通方面寻找突破,消除被采访人的心理障碍。张泉灵现场出镜直播练就了两个基本功:一个是掌控时间的基本功,既有口头叙说评论能力,也有把控时间的能力;另一个基本功是现场的VTR配音能力。张泉灵说这两个基本功她苦练了七八个月,逐步掌握了纯熟的技巧。可见,主持人的个性塑造也是在实践中刻苦训练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