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突击吧 关注:1,327贴子:12,097
  • 6回复贴,共1

论二战前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绥靖政策在国际关系学界通常被称为对法西斯国家让步,妥协乃至投降的对外政策,其实质是“力求无原则的满足侵略成性的扩张主义的无尽的贪欲,对他屈膝投降,成立交易,希图以次息事宁人。”在二战前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问题上学界流行“祸水东引说”,本人认为这只是一个比较次要的理由之一,还存在着更为复杂而深刻的原因。



1楼2011-03-02 19:12回复

    一, 和平主义思潮是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思想根源。和平主义思潮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 其一,30年代英国的国力大为削弱。一方面,一战使英国的工农业生产能力遭到极大的破坏。另一方面,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危机也影响了英国。1932年,英国的工业生产指数比1929年下降了23%,外贸额减少了一半,出现了英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贸易逆差,英镑贬值了1/3,失业者达工人总数的22%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的首要任务是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恢复国力。这就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
    其二,人们对战争发自内心的深深的恐惧。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虽然是战胜国,但正如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客观地评价的那样,英国是“赢得了战争,输掉了优势”。英国在大战中直接参加者达600万人,其中伤亡达244万,“可怕的战争大屠丆杀几乎影响到全国所有家庭”(见麦克米伦《麦克米伦回忆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89页)。人们心理上对战争结果的恐惧与厌恶成为和平主义思潮的社会心理基础。
    1936年英国和平主义组织“国际联盟”曾经进行了一项民意测验,表明90%的人拒绝参战。由此可见,反映了英国人恐惧战争、渴望和平心理状态的和平主义运动在30年代的英国已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这一社会思潮必然有力地制约着政丆府的内政和外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丆府为维持其政治合法性基础,在制定外交政策上回旋的余地不大,只能是尽力防止战争的发生。“对于绝大多数英国人来说,维护和平主义意味着避免任何导致战争的政策。”这为其实行绥靖政策提供了社会思想基础。
    


    2楼2011-03-02 19:12
    回复

      二,英国的均势外交传统与国际形势的变化使绥靖政策成为最可能的选择。 均势政策是为维持或争夺霸权而实行的政策。一战后,基于自身实力的衰弱与所占利益的广大之间的矛盾,英国实行“扶德抑法”的均势政策。在英国统治阶级看来,维护国际现状与保持既得利益是同义语,于是反对世界大战也便成了大英帝国霸权利益的集中表现。鲍德温曾经宣称:“我们生活在上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之下,对大战的一些记忆仍然使我们厌恶。我们记得什么是现代战争,在这种战争中,……我们拥有、保持和珍惜的一切,都由于这个重大问题而处于危险之中”。为这一思想所决定,英政府制订的一份防务政策报告便写道:“英国今后几年不应卷入战争,这是最为重要的。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尽可能长久地避免战争风险,无论是在远东还是在欧洲的战争风险。……对于这一点,无论我们怎样强调也不过份。” 张伯伦决策也是以同一思想为出发点的:“我们的目的,在于尽可能不求助战争以维护我们认为是重要的东西,因为我们知道在战争中将不可能有胜利者”,也因为“最好的东西,就是我们现在所有的”在英国政府眼里,德国的发展是一件颇为不值得惊恐的事情。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根本利益是防止德国崩溃。“只要德国是一个统一整体,欧洲就能够或多或少保持均势。一旦德国分崩离析,这种均势必然消失;而法国则可依赖它的军队和它的军事同盟,继续无可置疑地保持住军事和政治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获得了发展的国际空间,国力得到很大增强。这虽然达到了英国平衡均势两国既德法的目的,然而这种平衡是极不稳定的。
      


      3楼2011-03-02 19:12
      回复

        英国推行均势政策可能会产生两种后果:其一,一旦当权政府对均势双方的力量消长判断失误,其均势政策就会由“扶弱抑强”变为“扶强抑弱”。从而使绥靖政策成为一种无意识的选择。事实证明英国的当权者确实犯了这种错误。其二,长期实行均势政策使英国政府过分依赖外交手段而忽视军事手段。在面对穷兵黩武的法西斯德国的扩张面前,绥靖政策恐怕也是一种不得以而为之的有意识的选择。
        三,英国当权者对欧洲力量格局转换的错误判断是推行绥靖政策的直接原因(这在原因二中已提及过)。由于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以及其他原因,张伯伦对希特勒上台后的法西斯德国的真实意图与实力缺乏清醒的认识。“希特勒执政后,衰落中的法国被迫采取战略守势,崛起中的德国转而采取战略攻势。鉴于德国在人口、资源及工业上拥有优势和更大的潜力,鉴于希特勒建立了有利于扩军备战及对外侵略的政丆治、经济体制,这一欧洲政丆治格局的重大变化,原应引起英政府的严重关注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然而,张伯伦等人出于对霸权争夺逻辑的无知,却根本无视这一变化及其政丆治含义,相反的,倒是因循苟且地推行20年代延续下来的扶德抑法政策,纵容与支持德国扩军、毁约的活动,削弱与打击法国在大陆的权势。这不仅破坏了在地缘政丆治上与英国有着唇亡齿寒关系的法国的战略阵地,而且也从根本上破坏了英国推行均势政策的基础——法德制衡的关系。”“ 看不到德国扩张活动中必然具有的称霸欧陆的野心,这就使得鲍德温、张伯伦政权始终不能把握德国每次局部性挑战的战略性含义。扩军备战及占领莱茵非军事区,被看作是德国力求摆脱屈辱性条约以恢复传统大国的地位;兼并奥地利并向捷克提出苏台德问题,也仅仅被认作是希特勒力求实现日耳曼民族统一的要求。”(包弈成〈〈论英国对德绥靖的根源〉〉)可见,绥靖政策的推行很大程度上源与英国当政者的一相情愿。
        


        4楼2011-03-02 19:12
        回复
          回复:2楼
          这个244万人的伤亡不是很全面,不包括英联邦的殖民地军队,只包括本土军人和平民的伤亡,如果加上英联邦殖民地部队的话,这个数字会达到320万(WIKI数据)


          5楼2011-03-02 19:54
          回复
            现在想起来,这一政策是很有道理的
            疖子要治好,只能让它先出头


            6楼2013-12-04 16:15
            回复
              求粉,随叫随到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上海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7楼2014-03-05 11: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