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的这个时候一个叫夏河的人在QQ上对林佑说:“我们做个工作室吧”
于是河生映画诞生了。
从最初的简单的构想到今天耗资过百万的新址(朝外SOHO-0715)我们磨砺了很多。
但我们不想说那些辛苦,因为和太多太多的人比起来我们足够幸运了,四季只轮回一次就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坚定,这里面有着自身积累,付出,品质,和天的眷顾。
身为创办人我更想对自己的河生映画说几句我吞吐了很久的心里话:
河生映画之所以能起点比别人高端,与它自身高水准的摄影技巧,独特厚重的审美意识当然是分不开的。但我们必须明白,品质之所以在诞生之初就被广泛关注,顾客群可以迅速累积壮大,一年的新手收费标准和十年的资深名师一样贵,我们敢对一些质素不高的中小杂志说NO,调动资金较之其他青年人相对灵活......这一切皆因为他的主人是一个另类世界的名人,这个充满争议的主人以自由者身份在网络世界里被80、90后两代人关注了很多年,而这些年正是内地网络从无到有,从萌芽到蓬勃,从盲目到目标,从消遣到消费...的转折期,爱他的人爱他很多年成了习惯,恨他的人恨了很多年有了感情,不屑他的人不屑了他很多年更促进了他的永不消失。他从一个孩子长成一个青年人,他的故事貌似离奇却字字句句来自真实的中国社会变迁,他敏感禁忌的爱情却是很多人想拥有却还没勇气的,他那听来离经叛道的话题涵盖了一代孩子的迷茫,他对岁月的神伤让早熟却脆弱的一代人愿意蹲在他的地盘一次次怀旧。他身上所凝聚的“网络民族情感”是非常偶然又不能复制的,他有得有失。
自小的混迹社会心思缜密的他在某些虚拟因素日渐牢固的时候利用了这些因素,促使原本正常平凡的生意因为是他在经营而变成了一个新话题,议论这个话题的人是几百万甚至更庞大的青少年,这些人虽暂无消费能力到他的门下挥金,但这个年龄的人是世界上最有宣传力度的,他们容易为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疯狂,他们有时间对陌生人的一些事做持久的跟进,他们会忍不住把他们窥探来的结果昭告天下,来昭告给天下那些有业务需要,也有能力消费的人,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口碑效应。
但我们要知道,夏河过气是迟早的,毕竟他的经历只有那么多,毕竟他的容颜已不再像个少年,因为他感动过的人也会渐渐的麻木老去,新生代的孩子终究有集体看不懂他的那一天。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我们必须有能力做到产品本身比经营者更深入人心,更让人迷信。
好在,事实证明河生映画的确是给夏河加分的。毫不客气的说:
“不管有没有他的知名度,河生映画都注定奔向一条大师之路”
在改版的河生映画官网的时候我们想好了很多文案,但最终还是全部取消了。
依旧只保留了那句对自我最简洁的介绍:
“留住再也不能复刻的感动--河生映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