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分不易 点评紧张
大赛评委李谷一
歌唱家李谷一已经是第12次担任青歌大赛的评委,绝对的资深,快言快语的她一开始便“抱怨”说:痛苦啊,痛苦------这是怎么回事呢?
本届比赛范围广、人员多、时间长,评委的工作量相当大,以李谷一为例,她不仅参加了20天的团体决赛的评判,还参加了此前为期3天的复赛:“74个代表队的243名民族唱法的选手进入复赛,平均每天要听80多首作品。进入到决赛阶段,除了每晚现场直播的近3个小时比赛,还有每天下午的一次预赛。”但李谷一的“痛苦”不是来自工作的强度,而是遗憾民族唱法歌手入围的人数太少:“最后能够站在比赛场上的民歌选手不多,可惜了,再多些就好了.......”
李谷一的“痛苦”还来自评分的不易:“没有哪个评委愿意给选手打低分,特别像我们这样唱歌出身的,更了解歌手的不易,不想把任何一个选手打下去。但比赛就是比赛,我的要求会比平常要苛刻些,音准、唱法和对作品的理解是考核选手的主要方面。同时,又怕打出高分,被观众‘点名’,面对镜头评委也紧张的。有一轮打分结束后,监审组突然宣布要我点评,这才意识到:刚才那个最高分原来不是出自蒋大为,是我打的。于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开始点评;讲完了,话筒拿走了,一转念,发现没说全乎,当下心里就想:哎呀,真是,没机会了......”
大赛评委李谷一
歌唱家李谷一已经是第12次担任青歌大赛的评委,绝对的资深,快言快语的她一开始便“抱怨”说:痛苦啊,痛苦------这是怎么回事呢?
本届比赛范围广、人员多、时间长,评委的工作量相当大,以李谷一为例,她不仅参加了20天的团体决赛的评判,还参加了此前为期3天的复赛:“74个代表队的243名民族唱法的选手进入复赛,平均每天要听80多首作品。进入到决赛阶段,除了每晚现场直播的近3个小时比赛,还有每天下午的一次预赛。”但李谷一的“痛苦”不是来自工作的强度,而是遗憾民族唱法歌手入围的人数太少:“最后能够站在比赛场上的民歌选手不多,可惜了,再多些就好了.......”
李谷一的“痛苦”还来自评分的不易:“没有哪个评委愿意给选手打低分,特别像我们这样唱歌出身的,更了解歌手的不易,不想把任何一个选手打下去。但比赛就是比赛,我的要求会比平常要苛刻些,音准、唱法和对作品的理解是考核选手的主要方面。同时,又怕打出高分,被观众‘点名’,面对镜头评委也紧张的。有一轮打分结束后,监审组突然宣布要我点评,这才意识到:刚才那个最高分原来不是出自蒋大为,是我打的。于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开始点评;讲完了,话筒拿走了,一转念,发现没说全乎,当下心里就想:哎呀,真是,没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