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装逼手法要细腻,要讲究,不对,要考究。模仿装逼高手时要抓住神韵。
比如天才的装逼导演王家卫(其实我很喜欢王家卫,我前面也说过,装逼装得好的话,也很牛逼)的装逼手法就很讲究: “我距离她最近的时候,只有0.01公分,57个小时之后,我爱上了这个女人。”
“在1994年的5月1号,有一个女人跟我讲了一声‘生日快乐’,因为这一句话,我会一直记住这个女人。如果记忆也是一个罐头的话,我希望这罐罐头不会过期;如果一定要加一个日子的话,我希望它是一万年。”
我们再看看张亚哲老师的效颦手法:
“我突然想起文革中陈凯歌父亲陈怀铠被残酷批斗的场景,我也想起霸王别姬中106分钟到124分钟的撕心裂肺场面,我突然明白陈凯歌突然的暴怒与所谓的尊严一定是缘于经历以及记忆。”
这种拙劣的手法使得张亚哲老师纯粹是为了写装逼文章在家里翻出那张影碟反复确认那场面到底是始于106分钟开始还是107分钟的傻样儿十分生动可爱。
六.装逼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不能像张亚哲老师这样胡来,不对,这样率性,这样不羁。
“遥想好莱坞的趣味,像艾弗里钟爱的奥斯丁或者是福斯特,都带着英伦的阳光。很少有人会去染指冗长漆黑的狄更斯”。
狄更斯重要的小说作品大部分都被好莱坞拍成了电影,很多都拍了不止一次。张亚哲老师只要查一下imdb.com就可以知道了,这是典型的准备工作不充分,这是对装逼文学创作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
“陈凯歌绝望,他本来被夸张的玻璃般的脆弱内心被无情击碎。他抱着陈红,还有3万英尺胶片,轰然倒地。”
坦率地讲,这段文字装逼装得很有气势,但3万英尺的数字很蹊跷。无极的片长是123分钟,通常使用的35毫米胶片的放映拷贝应该是1万英尺左右。而且从8毫米胶片、超8、十六毫米胶片、35毫米、65毫米胶片到IMAX,无论用的是哪一种胶片都得不出3万英尺这个数字。如果说这是剪辑前的毛片长度也不对。一般小制作的国产电影的耗片比确实都在10:1以内,但陈凯歌从来都是基本上不用担心耗片比的大导演,根本不可能只用了三万英尺的胶片拍一部一万英尺长的影片。何况无极是投资三个亿的巨型制作,耗片比达到100:1都不奇怪。所以几个可能合理的解释是:
1.陈凯歌从上百万英尺的毛片中随手抱起3万英尺的胶片再抱着陈红轰然倒地。
2.陈凯歌从上百万英尺的毛片中精心挑选出3万英尺的胶片抱起来再抱着陈红轰然倒地。
3.陈凯歌出于某种我们不知道但张亚哲老师知道的原因,一共抱起3份电影的拷贝(每份一万英尺)再抱着陈红轰然倒地。
4.张亚哲老师听迪克牛仔的歌听多了。 为了写好装逼文章而总结的非常装逼的结论:做足准备工作是装逼成功之母,之利器,之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