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在年老的时候想起李商隐《乐游原》里面的那一句千古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借以感叹自己的人生苦短,难得有了美好的成就,丰化的生活,却黯然发现自己的生命已经快走到了尽头,不禁泪落心伤,嗟叹不止,一蹶不振,郁郁不快,伤感绝望,对未来失去信心。<p></p></FONT></P>
<P ><FONT size=3>其实依我所看,这是不必的,一如朱自清所讲:“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我十分欣赏这句话,因为我觉得这才是人生在年老的时候应有的态度和心理。<p></p></FONT></P>
<P ><FONT size=3>首先,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无限好的夕阳,既然夕阳是美丽的,为什么我们不能静下心来好好的欣赏这如此的美景呢,却要在自己无端地感人自伤,实在浪费了这一轮美丽的残阳。人老了,回首过去,确实无限充实,无限美好,那过去少年时代的年少无知,莽撞大胆,情窦初开之时初恋的甜蜜,中年事业的颠峰,初为人母初为人夫的喜悦,还有那退休之后一家团聚的天伦之乐,都让回忆的芬芳四处飘散,就如那黄昏时候的夕阳,照映着天边的晚霞,露着半边脸,那消退的余晖好似挥霍着最后的一点生机……一切都如此的美好,如此的让人心醉。<p></p></FONT></P>
<P ><FONT size=3>其次,不可避免的,夕阳虽然无限好,但已经近了黄昏……但我们应该从另外一面看待这件事情。就因为美好的夕阳已经靠近了黄昏,我们才应该更为珍惜为数不多的时光,或许夕阳真的不能久留,一瞬间,夕阳象一个轻梦,只在人们心上一掠,留下黑暗的夜,带着它的寂寞而走。但尚有剩余的时光,何不让它再充实一点,再让残余的夕阳再美好一点。人老了,但可以做的事情还很多,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时下很多老人在退休之后都选择继续学习,或者进老人大学,或者尝试接受年轻人的新思想新事物,让自己的心态不老。这样的生活,这样的乐观,不是比消极过日更加充实嘛。人生剩下的路不多,那我们更应该让自己走得更精彩,更让人铭记。</FONT></P>
<P ><FONT size=3>何况,再无限好的夕阳,总有那么西下的一天,这是你我所不能避免的,可以改变的不是它落日的时间,只是它落日前的那一段光华。人生也大概如此吧,既然我们掌握不了冥冥中的生离死别,那么,我们总可以计划自己的人生,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自己的人生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一如某个成语所说的,也算是“不枉此生”了。</FONT></P>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