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吧 [ :票 ] 关注:5,965,058贴子:40,639,947
  • 6回复贴,共1

5月29-6月2日消息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请集中发布消息
谢谢


1楼2006-05-27 12:00回复
    1 800亿游资将凶猛冲击中国股市 
       企业资金、海外游资、民间闲散资金、炒房资金、居民储蓄…… 
      这些属于私募或游资性质的钱去了哪里?   
      他们现在在股市。最保守估计,现在股市里至少有800亿元以上的游资。 
      "这种大规模的游资已经多年没有出现,它的存在既可以极大的活跃市场,但也可能对股市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中原证券资深市场研究员张冬云分析。 
      监管层显然更顾虑后一种可能。知情人士透露,出于对股市中私募资金力量的担忧,证监会已经着手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调节股市中股票与资金之间的供求关系。 
      游资复苏 
      "自去年底,游资就已经在股市里活跃起来了,而到今年3月份之后,游资的规模和活跃程度更是多年难得一见。"张冬云告诉本报,"经过了4、5年的调整,股市的机会越来越明显,游资也开始复苏了。" 
      3月底以来,沪深股市成交量也开始逐级放大,平均每天合计成交从3月底的200多亿元发展到4月份的450-500亿元,而进入5月,这一数字已经达到600-800亿元的规模。 
      5月8日至5月25日,沪深两市成交量分别达到5584.5亿元和3322亿元,三周之内的换手率为57.6%和60.9%。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市场策略部吴坚雄表示:"股市成交量的迅速放大,一方面是因为场内投资者交易活跃,另一方面则说明一定有资金在流入市场,而且规模庞大。" 
      "的确,本轮股市近乎疯狂的上涨动力显然是巨量的资金推动,而在这拨资金的力量结构中,私募或者说游资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张冬云也说。 
      不过,没有人能够说清楚游资到底有多大规模,因为它们的资金构成复杂且不公开,但上海对冲投资管理公司副总经理陈兆鹏认为,"游资和私募是相对公募机构而言的,它们的来源主要有企业资金、海外游资、民间闲散资金、炒房资金、居民储蓄、券商拆借等。如果把主要的来源了解清楚,再结合市场成交情况,也还是能够估算出游资的大致规模和活跃程度的。" 
      而据业内人士分析,今年进入到股市的游资最主要的来源是企业及民间的闲置资金、炒房资金和海外游资。 
      其中,企业与民间的闲置资金规模可能相当惊人。张冬云表示:"由于一直以来国内可投资的渠道狭窄,造成大量生产经营企业的自有资金不断累积,加上股市转暖,这一笔本来不太进入股市的资金便蜂拥而至,保守估计此类资金的规模在300亿元左右。" 
      另外,由于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囤积在楼市的资金也从中逐渐抽离出来寻找新的投资渠道,而目前来看,股市已经吸纳了部分的炒房资金,尤其是温州炒房团的资金。据了解,仅温州当地的十家证券营业部,4月份的新增股民户数就超过了1000户,而且新增户常常会有百万乃至千万的资金进入户头。业内人士估计,温州当地的炒房资金进入到股市中的就至少有200亿元,全国范围内的此类资金则更加庞大。 
      而据里昂证券统计,到今年3月底,大约有22亿美元投到了A股市场上。但陈兆鹏表示:"这一统计其实缺少了不少从灰色渠道进入A股的海外资金,尤其是香港地区的资金,如果包括这一部分的话,海外游资进入A股的规模将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因此,今年流入A股市场的游资规模至少在800亿元以上。虽然相对于目前1万5千亿元的流通市值而言,800亿只是市值的5%,但这5%的剽悍操作也足以起到"撬动"作用。 
      操作模式 
      天一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大户室里的王先生一直对股市热点很敏感,这位拥有七八个证券账户共五千多万资金的老股民对本报表示,"今年的行情里,追热点的收益比往年好得多,我一般看准了哪只股票就会大胆的跟进去,基本上不会套,总是会有更高的价位能够出,所以,我今年的操作比以前要频繁多了。" 
      事实上,通过本报了解,像王先生这种以短线追逐热点为主的所谓"涨停敢死队"在这个营业部里还有不少。 
      "今年游资的操作手法可谓是剽悍,许多连续上涨的股票中都能看到游资的身影。"中银国际证券的一位人士说,"一开始大部分游资都是冲着股改对价来的,因为吃对价是一个旱涝保收的活。不过到了后来,有色金属股和房地产股里都聚集了众多的游资,而这两个板块是今年走势最强劲的。" 
    


    2楼2006-05-27 12:0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作者: 211.101.204.* 封 2006-5-27 11:51   回复此发言 删除 
       
      --------------------------------------------------------------------------------
       
      2 800亿游资将凶猛冲击中国股市 
         有色金属和房地产板块的指数从3月份到5月份的短短两个月内分别上涨了104.5%和22.75%,极大的推动了股指上扬。 
        业内人士介绍,今年游资剽悍操作手法最早体现在G众和(600888.SH)与G界龙(600836.SH)上。 
        张冬云表示:"牛市里有一个特点,就是个股题材多,上市公司消息漫天飞,这其实为游资的操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事实上,G众和与G界龙都是上海的一些私募提前掌握信息后,在有题材支撑的情况下大肆拉抬股价的。 
        而除了通过题材运作股票之外,今年游资开始和基金等主流机构合作,不再是单兵作战。同时,很多游资不仅仅在券商营业部开户,而是直接利用券商、信托等机构的账户来操作。 
        例如云南白药(000538.SZ),据知情人士透露,虽然基金介入的很深,持有了大量云南白药的流通股,但是真正拉升股价的是一家信托,而信托的资金来源大部分是私募,基金在此间承担的只是锁仓的作用。 
        另外,权证中也聚集了大量喜欢高收益高风险的游资。近期上市的万华权证及雅戈尔权证等都在上市当天就遭到资金的追捧,纷纷出现大幅上涨,而参与资金中有不少是券商通过银行间市场拆借来的短线资金。 
        疯狂因子 
        然而,业内人士指出,游资的这些操作手法在给市场带来活力的同时,也给市场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甚至带来破坏。 
        海外游资和一些套利性质的资金,一旦达到它们的投资目的也会在短期内撤离,从而对股市构成压力。据本报了解,大部分没有经过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渠道的海外游资都是为人民币的升值趋势而来,另外还有一些国有企业甚至银行的资金聚集在有望私有化的上市公司和一些即将封转开的基金上。 
        "大多数游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投机,他们认为自己本质上不属于任何一个资本市场,不会长期逗留在一个市场里,因此,游资对于股市不会有一个长期的计划,而它们的无序进出必然会引起股市的非理性波动。" 天一证券投资部总经理刘杉说。 
        事实上,由于敏锐地察觉到管理层推出IPO之后市场可能遭遇到的压力,最近多数游资开始减仓,上海某规模在一千万资金的私募负责人甚至这样告诉本报:"这两天股票仓位基本清空了,接下来我打算休息一个月。" 
        似乎,游资操作所带来的破坏作用已经有所显现,前期被大幅炒高的有色金属和地产股目前正经历着连续大幅下跌。吴坚雄还指出:"5月16日和5月23日的两根中阴线跟游资的快速撤离是分不开的,而如果这种暴涨暴跌的局面不能得到改善,那么之后的股改工作也将很难顺利完成。" 
        5月16日,上证指数出现今年以来第一根跌幅超过3%的阴线,5月23日,幅度更大的调整出现,业内人士指出,再融资和IPO的重新启动是造成股市调整的主要原因,而调整都主要来自于游资集中的股票,例如有色金属股和房地产股。 
        管理层调控 
        "只听过马惊的,没听过牛惊的!"当一个个专家们认定的阻力位被市场毫不含糊地跃过后,有人说出了这样的戏言。 
        显然,这一戏言说明了市场人士对股市分析失效的一种无奈心态,但也映衬出此轮上涨似乎有些超乎常理。 
        学者许小年在《财经》杂志中撰文指出,上市公司的每股盈利和资产收益率在下滑,股指却不断上升。而政策层面上,紧缩的趋势已十分明显,投资者却似乎视而不见。虽然国有股流通为改善公司治理创造了条件,但能否以及何时转化为公司效益的提高,尚有待观察。市场乐观气氛驱动下的资金流入,几乎是股价上涨的惟一解释。 
        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副主任方星海最近也指出,尽管近来证券市场表现不错,但在当前机构投资者决定市场价格的前提下,若上市公司盈利不出现明显好转,那么市场将很快面临压力。 
        "'五一'之后的行情有点过于活跃了,而且可以观察到的是,主导此轮行情的资金大部分是游资,因此需要对这种情况进行一些调节。"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监察部一位人士告诉本报,"事实上,新老划断之所以能够这么迅速的推出,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调控股市的供求关系,使市场更加稳定。" 
        5月10日,新华社发表《投资者必须理性看待股市暴涨行情》的评论文章,分析人士认为,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使行情稳定下来,但结果股市反而继续向上突破千六,于是管理层不失时机的推出了融资及再融资,人民日报及新华社同时发表激励文章,指出融资功能的恢复是"中国股市翻开历史新一页"和"将打造一个真正的牛市",目的还是为了"稳定"。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现在看来,管理层不会采取行政手段,主要会运用市场方式调节股票和资金的供求关系,也会是比较温和的。 
       
       
       作者: 211.101.204.* 封 2006-5-27 11:51   回复此发言 删除 
       
      --------------------------------------------------------------------------------


      3楼2006-05-27 12:01
      回复
        本轮行情的爆发力以及持续力都超乎人们预料 
           "五一"节后股市的超强走势至今还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事情,即使专家摆出这样、那样的理由,仍然很难解释清楚连续几日涨停个股超过百家的火爆场面。投资者在感到震撼之余,更增加了些许对股市火热夏季的期盼。 
          然而,如此火爆的行情不但令初识股市的新手感到难以把握,即使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也多少有些手足无措。已经超越多项纪录并还在不断刷新历史纪录的行情能向前走多远? 
          所有迹象都在表明,一轮不折不扣的大牛市正在快速前进着。在5月15日开始的一周中,沪深股市日成交金额迭创新高,而周成交额更是一举刷新历史纪录。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本轮行情的日成交金额与2002年6月24日创出的单日高成交量历史纪录尚有一步之遥,但周成交破纪录显然更具实战意义。打个比方说,2002年6月24日的天量相当于我们拿到了体操单项冠军,而"5·15"的周成交破纪录就相当于市场获得了更具含金量的团体冠军,两者的意义不可同日而语。 
          大盘走强之际,个股的表现同样令人咋舌:以宝钛股份(G宝钛)为首的有色金属股竟然硬生生地完成了两年内股价上涨10倍的神话。而截至5月19日,已有近百家上市公司股价突破了历史新高,更令人惊诧的是,这其中40%的股票在半年内完成了从历史低点到历史新高的跨越。 
          从投资价值角度看,笔者曾在以前的文章中多次谈到,2005年沪市跌至1200点下方后,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已经显现。一大批上市公司的无风险收益率超过银行存款利率2倍以上,而这还是在没有考虑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支付对价的因素之下作出的判断。如果按10股支付3股对价的平均水平计算,其市场估值应该上移至1500点上方,也就是说1500点下方对于股改后的中国股市而言完全可以认为是低风险区域。 
          谈到本轮行情就不能不讲有色金属股。正是这批股票的连续暴涨令市场热度持续升温。宝钛股份创纪录地在短期内飙升10倍,黄金、铜业、铝业等股票也大多狂升了3至5倍,如果说起初还是那些因国际金属价格飙升以及自身质素优秀的公司股价在涨,后来者似乎更像是借某些题材大肆发挥,热到极致甚至连股票中带金属字样的都要涨。如果前者的大涨是基于价值投资与价格投机的共振,那么后者的投机色彩就显得过于浓重了。当国际金属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后,有色金属股票走势分化将不可避免。 
          然而有色金属股票的暴涨从某种角度上给了我们提示:人民币升值预期+美元贬值造就的国际金属价格急升共同打造了这波轰轰烈烈的大行情。如果这个基础本质不发生改变,美元贬值就一定会造成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价格上扬,而与之对应的人民币升值也一定会吸引国际游资持续进入中国,人民币超发的趋势不可避免。这两个因素的碰撞结果,一定会出现第二、第三个有色金属板块…… 这其中金融、地产、商业板块股票持续走强的概率显得更大一些。 
          虽然目前有关重启IPO、亚洲股灾等看似不利的因素在短期内困扰着投资人,但有一点投资者可以相信:本轮行情的爆发力以及持续力都超乎人们预料,跨年度的牛市行情已然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作者: 211.101.204.* 封 2006-5-27 11:48   回复此发言 删除 
         
        --------------------------------------------------------------------------------


        4楼2006-05-27 12:01
        回复
          浙江私募基金:五次利空大涨 大牛毋庸置疑 
           浙江私募基金:五次利空大涨 大牛毋庸置疑 

            本周大盘走出高位回落后的止跌走势,很多刚入市的新股民不幸被套,与此同时,许多分析人士提出上周高点可能就是本轮行情顶点的观点,更令投资者寝食难安。为此,本报记者再次采访了上周末提出"大牛已奋蹄,新高不是梦"的浙江私募基金操盘手陈玖福。 
            记者:本周大盘震荡幅度之大,令高位介入的投资者胆战心惊,尤其是买进有色金属股的股民更是损失惨重。不少投资者开始怀疑,这还是牛市吗? 
            陈:牛市的特点是底部不断抬高,高点不断刷新,而本周股指出现明显回调,没有创出新高,显然进入了短线的调整期。但从调整的幅度看,与涨幅相比非常浅,说明逢低买进的大有人在,强势特征非常明显。另外,从近期盘面对"利空"消息出台后的反应看,五次利空导致五次大涨。4月17日证监会发言人表示新老划断拟分三步走,大盘涨19点;4月28日贷款加息,大盘暴涨24点并创当时新高;5月8日启动再融资,大盘又暴涨57点;5月18日出台IPO规则,次日大盘暴涨42点;5月25日IPO第一单问世,大盘当日快速止跌企稳,次日再度大涨22点。这五次在很多投资者看来的大利空出台后市场都是大涨应对,这说明大盘已实实在在进入牛市。 
            所以,目前的回调是上涨过快的一种技术性调整,短线反攻已经在周五展开。 
           
           
           作者: 211.101.204.* 封 2006-5-27 11:43   回复此发言 删除 
           
          --------------------------------------------------------------------------------
           
          共有帖子数1篇


          5楼2006-05-27 12:02
          回复
            深发展股改闯红线 零对价方案等待市场博弈 
             深发展股改闯红线 零对价方案等待市场博弈 

              根据公司承诺,深发展(000001)股改完成的时间是6月30日前,目前,围绕股改方案的博弈已进入白热化。 
              5月23日,深发展的董事们再次聚集在一起,召开以股改为主要议题的董事会议。会后,有知情人士传出消息,深发展新一轮的股改方案已经在这次董事会上获通过,有关方案将在近期内公布。 
              "零对价"方案 
              有关知情人士透露,深发展董事会通过的方案将与此前外界诸多猜测大相径庭。深发展此次股改将推出保证凭证方案:一年之内,若深发展股价在5.5元-10.7元区间运行,则流通股东将不获得任何对价;在此区间之外,投资者将获得每10股最高0.48元的对价。 
              本报同时获悉,深发展准备近期就股改方案事宜与机构投资者和流通股东沟通,并同时与媒体沟通。 
              只有深发展股价在脱离了区间之外,流通股东才能每股获得5分钱的对价补偿,若该方案获通过,深发展将创下中国股改支付对价最低纪录。而在已经股改的公司中,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水平为每10股送3股。 
              去年,深发展股价在5.05元-7.4元之间运行。截至5月26日,深发展收市报8.78元,按照本报采访的几位对深发展颇有研究的分析师的看法,未来一年内,深发展股价在5.5元-10.7元区间运行的可能性极大,而且股价区间甚至可以采用一些非市场因素来进行控制,这就等于说,深发展大股东以"零对价"方案获得了流通权。 
              目前,几家持有深发展股票的基金表示均已获悉股改方案主要内容。已经有基金经理表示不会赞同这个几乎是"一毛不拔"的股改方案。 
              深圳一位基金经理就表示:"我们肯定不会赞成这个方案,除非有别的附加条件,目前公司正在准备对策为投资者见面会提交相关建议。" 
              深发展最大的流通股东易方达基金有关人士表示,公司不会赞成深发展这样的股改方案,除非有其他对价条件。另一家基金则称:"我们理解深发展送股和送现金都比较难,但是希望最好能有权证。" 
              三次过堂 
              在股改问题上,深发展一度被称为"难题集中营"。 
              深发展19.46亿总股本中,流通股比例73%,第一大股东新桥投资持股比例仅为17.89%。这种股权分散、流通股过多、大股东控股地位薄弱的特殊股权结构,使得深发展的股改一开始就面临着难题:大股东怕股改支付对价影响控股权,股改动力不足。 
              新桥之外的非流通股东也有"特殊性"。深发展二股东深圳中电投资一高级经理表示,其最初是从市场上通过认购的方式购入深发展的原始股权,购入成本与流通股东一样,后因政策调整,所有机构持有的股票被迫成为非流通股。 
              控股股东担心股改支付对价削弱其控股权,目前并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万科、中集集团、青岛海尔等诸多上市公司以权证的方案解决了类似问题。事实上,新桥在去年11月份的时候也拿出了差别认购权证的方案,这个方案中的大致思路是向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东均赠送认股权证,不过给予流通股东的行权价格比非流通股东的价格为低,以示公平和区别。 
              但这个方案最终卡在监管层,由于非流通股东的认购权证涉及到曲线再融资而被否决,而认购权证同时意味着摊薄原来股东的权益,新桥也乐于放弃这个方案。 
              在新桥提交的第二轮方案中,基于中资股东们要求"法人股直接上市流通"的呼声,方案基本上以锁定期限直接变身流通股为核心,附加条件是新桥有业绩保障承诺,这是纽曼所称的"比较有创造性的方案"。 
              最新的方案则是在第二轮的基础上修订,增加的对价补偿部分为股价保证区间之外的补偿。这个补偿只是针对14亿流通股股东,新桥将支付可能的7000多万元对价,其他中资非流通股东在锁定期限之后直接流通。 
              消息人士透露,新桥方面对新方案基本上是成竹在胸,包括与深圳市政府、深交所在内,新桥已经做了多方面的"沟通"。但深发展"零对价"方案最终能否获得通过,还需要市场来回答。


            6楼2006-05-27 12:05
            回复
              自营开户数量短期突增 券商成为行情加油站 

                4月份券商A股新增开户量达到571户,约为前3个月开户总量的10倍。与此相对应的是,4月份QFII首次出现减仓行为 
                今年以来A股新增开户数变化一览 
              A股新增开户数 个人 一般机构 券商 基金 社保基金 QFII 
              200601 61517 778 11 7 0 0 
              200602 109885 844 3 0 0 6 
              200603 121523 1036 45 12 0 2 
              200604 205587 1284 571 17 0 6 
                数据统计:Wind资讯 
                到底是哪路资金彻底激发了市场做多热情?素来低调的证券公司很可能是本轮行情的加油站!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证券公司A股新增开户量达到571户,约为前3个月开户总量的10倍。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超过5倍。 
                中国结算发布的《特殊法人机构证券账户开立业务实施细则》显示:证券公司可申请开立多个自营账户,每500万元注册资本可开立一个证券账户。这意味着注册资本在20亿元的大型证券公司,可以开立400个自营账户。 
                不过由于行情低迷,证券公司开户热情并不高涨。在本轮行情初起的去年12月份,证券公司新增A股账户只有41户,之后更是节节滑落。今年1月份为11户,2月份为3户,3月出现大幅增长,但也只有45户。 
                据业内人士介绍,4月份证券公司A股开户量暴增,说明证券公司开始大规模介入二级市场。或许正是由于证券公司的强力介入,沪深股市4、5月份才连续出现急升行情。毕竟证券公司是原先股票市场最大的主力机构。 
                借着股市大幅升温,原有的QFII首次出现减仓行为。中登公司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花旗银行QFII结算专户托管的深市A股市值4月份只有29.87亿元,而在3月份这个数据达到30.56亿元,环比减少0.69亿元。考虑到4月份深证成指的涨幅达到9.43%,那么4月份QFII的减仓幅度可能更大。由于本轮行情,QFII一直是增仓最为积极的投资机构,在现有点位出现减持,到底是个别行为还是群体行为?是转移投资市场,还是开始看空A股,值得市场关注。更有意思的是,除了减持A股外,4月份QFII对于债券、对于证券投资基金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持。 
                与场内QFII减持相对应的是,场外的QFII正急着到A股市场淘金。4月份QFIIA股新增开户量再次达到峰值---6户,平了2月份的纪录。一般机构的A股新增开户量更是达到 1284户,较上个月环比增长近2成。由于新基金募集顺利,证券投资基金4月份开户量也创下本轮行情新高,达到17户。而社保基金到现在为止A股新增开户量今年仍为零。


              9楼2006-05-27 12: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