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物收藏与买卖越来越热,记者却在暗访中发现拍卖公司的所谓鉴定师们只要收钱就可以按照您的喜好随意开鉴定证书,有证书的假文物骗你没商量。以下是节目现场和记者暗访实录:
陈伟鸿:这段时间以来,我发现身边有很多人喜欢上了收藏,无论是古玩还是字画,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它们都是可以保值和增值的,而且很多人说您买得越多,未来挣钱的也就越多。前两天我们的一位记者就带着浓厚的兴趣来到了北京的潘家园古玩市场,在那他也淘到了今天这三样宝贝,我们一块看一看,第一件宝贝是一幅画,您在这上面可以看到岁月的痕迹,当然这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这幅画的作者是齐白石,我们的这位记者花了三百元买下了它。
第二个宝贝就是这个花瓶,他花了两百元。
第三个杯子,在这个市场上他花了一百元。
这些宝贝在市场上到底值多少钱,我们不妨也到这个市场上去找一些懂行的人给看一看。
记者先来到了潘家园附近的联合国际大厦的北京金坤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人员告诉我们,这里可以给宝贝做鉴定。很快,一位年过六旬的颜老师走过来,记者先拿出来一百元买的,写着大明的小小杯子,颜老师一眼就辩出了真假。难道这得花一百元钱真买着宝贝了,口说无凭,颜老师能给开张证书吗?
北京金坤拍卖有限公司鉴定师 颜仲省:能出证书。
记者:证书上怎么写的?
颜仲省:大名成化。
有了证书,宝贝的身世就有凭有据了,这时候颜老师的话引起了记者的兴趣。
颜仲省:别卖给特别懂的人,意思给你说明了。
这话说的记者糊涂了,为什么不能卖给懂行的人,接着记者又拿出写着康熙年末的小瓶。
颜仲省:清末的东西。
颜老师断了断,说小瓶是清末的,如此也写个证书吧。
记者:名知道是清末的,还出康熙的证书,这行吗?可以吗?
颜仲省:可以,都是这个代就行,都是清代的东西都可以。
写清末还是写康熙,这差别大了,近两百年的历史,这么大出入的鉴定证书也能开吗?
颜仲省:好比是昆仑玉,也可以开成和田玉,这都可以,因为它沾上边了,昆仑玉山崩了以后,滚到和田里面去,就是和田玉,我怎么说怎么对,沾点蒲就行了。
看来颜老师认为,只要沾谱的东西就能开证书。
几天后,记者拿着三百元钱买的齐白石的画再次来到这里。
颜仲省:是别人仿他的。
颜老师断定这幅画确确实实是赝品,不沾边,这次还能开证书吗?
颜仲省:那也行,这个章刻的行,一般的二把刀的人看不清。
得,这回颜老师不管沾不沾边,收下一千元的鉴定费,开了证书,赫然写着齐白石本人画作。
随后记者来到另一个鉴定中心,北京聚宝斋文物奠定中心,刘老师看了一眼就说这个小瓶是地地道道的仿品。
北京聚宝斋鉴定中心鉴定师 刘育新:是光绪仿的,仿的也很值钱。
没想到记者花两百元钱买的小瓶,经刘老师一鉴定,成了价值20多万的光绪仿品,身价一下翻了上千倍。没想到记者一提到开鉴定证书,小绳身价又翻了几番。
刘育新:这个花刻划太好了,是上百万的东西。
解说:这下宝贝又老了一百多年,宝贝年代涨了,鉴定费也跟这涨。
记者:要开到康熙,咱们得多少钱?
刘育新:最少两万。
记者:开到光绪呢?
刘育新:八千。
经过讨价还价,记者最终以1600元的价格给小瓶开了证书,上面的年代写的是清康熙。
接着记者又拿着一百元钱在地摊上买的高祖杯。
刘育新:像这个是现代的。
原来小杯上面的图是用化学物造的假。记者万万没想到,东西是现代的,鉴定证书仍然可以照开不误。
刘育新:能开证书,开成化,五万元。成化得一千万以上。
记者:就这一个小杯子。
刘育新:对,一千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