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甲戌夹批:写出袭人身份。】(第六回)
这句话很多人认为是袭人纵容自己勾引贾宝玉的借口谎话。原因是贾母并没有有所表示,相反,她曾言明要把晴雯给贾宝玉“这些丫鬟模样爽利言行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怕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七十八回)
可这些人显然忽略了通房丫鬟不比正妻,他的名额可以不止一个的:(兴儿语)我们家的规矩,但凡爷大了,未娶亲之前,都先放两个人服侍的。(六十五回)
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贾母先确定袭人,再将第二个名额打算给晴雯。“这些丫环”应该没包括袭人。同时那个“将来”二字也可以看出晴雯一直都没有登上通房丫环的位置。
当然,就袭人一人之言或许不足为信,但旁有脂批为:写出袭人身份。什么意思?如果这只是袭人的借口,那读者凭什么从一句错误的信息中了解袭人的身份呢??“写出袭人心机”或“写出袭人人品”差不多。可见,这句话是实话,所谓“与了宝玉”是成为通房丫环的必要手续,因为通房丫环不比妾,它只是个丫环,不如妾这样的半主需要办酒席来确定名分。它只需要当权的主子一句话就可以的了。再“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更点出她是通房丫环的身份,因为只有通房丫环和少爷发生关系才不算越礼。脂砚斋作为圈内人不可能不清楚袭人的这个身份,也不会批出这样的批语。
这是论证袭人通房丫环的第一铁证,而第二铁证更是进一步呼应了那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
鸳鸯便叫道:“袭人,你出来瞧瞧。你跟他一辈子,也不劝劝,还是这么着。”(二十四回)(注意是二十四回,王夫人提拔袭人是在三十六回)
我们知道贾府规矩少爷身边的丫环大了都会打发出去,除非是和少爷有过性关系的通房丫环可以和少爷一辈子待在一起。鸳鸯作为贾母最信任喜欢的丫环,她自然是清楚贾母的意思的了,能够这么自然地道出袭人会跟贾宝玉一辈子,显然,袭人确实已被贾母“与了”宝玉。这个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
在《红楼梦》,在大观园中,在怡红苑里,没有任何人认为袭人跟宝玉的事是越礼的。
袭人自己这样认为,宝玉这样认为,晴雯,大家都公认正直爽快的人,她不甘心,她嫉妒了,但她只能借发宝玉脾气的时候冷语带过,并不敢直面。为什么?因为她也认为袭人这件事并不越礼!
黛玉也这样认为,那句好嫂子,我也分析过,她是真心实意跟袭人表达自己的友好态度的,绝非挖讽!
王嬷嬷,她说她什么都知道,但她敢跟上面说么?不敢!为什么?怕得罪袭人么?当然不是!那么只能解释为这种事对于贾府上级毫无价值!
赵姨娘也知道,还像贾政说了,但说了就是说了,贾政对此没有任何的反映。贾环两句挑拨的话已经把宝玉打得死去活来了,这么越礼的事还容忍呀?
都知道的这事,王夫人和贾母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呢?我不想推测。也没必要推测。如果不知,那只能说知道的人都认为没什么大不了,所以不报告。是知道也不管,那就更说明她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纵容态度。(引自《每日为花袭人一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