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号咖啡馆吧 关注:45贴子:9,294

回复:《我已飘零久》——纳兰词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犹记碧桃影里、誓三生(2)
于是,纳兰站在这样凄凉的夜里,开始怀念,甚至开始了回忆。也许,此时只有回忆,才是通向她唯一的道路。回忆是一种旅程,一直是被纳兰深爱的旅程。在回忆中,纳兰悄然接近她。那张脸,如同一条鱼一样跳出他的脑海,向他微笑。这是一种怎样刻骨的疼痛呢?我们还是用心静静地走近纳兰的情感吧。
     那年的春天,桃花灼灼,仿佛是一个人的容颜。这让我想到了《诗经》里的《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是描写一个美丽的少女,将要出嫁的情景。仅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八个字当中,我们就能看出那个少女的美丽。少女,其实是一种鲜艳,一种让我们刻骨铭心的艳。
     那白衣翩翩的男女,执着彼此的手,在春风中,成为这个春天最美的风景。站在落梅如雪乱的境界当中,纳兰轻轻地拥抱着那柔软的身体,轻轻地抚摸着那个女子飘逸的长发,在她的耳边说起了绵绵的情话:“我愿意前生、今生、来生,都和你有一种亲密的关系,一种肌肤相亲的关系,一种可以厮守一生的关系。”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臂上妆犹在,襟间泪尚盈。身有恨,恨无穷,星河沉晓空。陇头流水各西东,佳期如梦中。
     在灯火下,纳兰投向窗外的眼光,已经暗暗地收了回来。那潮湿的眼睛,似乎,就要把泪滴在那些稿纸上。于是,纳兰重新把自己的眼睛,投向那些她用那娇红的色彩,在丝绢上给他写下的文字,而暗暗地落泪,心疼。这些文字,如今,多像一颗颗明星,亮在纳兰的眼里,亮在纳兰心里的时候,她也跟着亮了。
        


24楼2011-04-09 07:49
回复
    不会啊~~~~~~~~~~~~


    26楼2011-04-14 12:10
    回复
      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1)
      深情是一种病,一直在纳兰的体内慢慢地吞噬着他的情感和生命。然后,渐渐成为一个天长地久、海枯石烂的伤口。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共银红。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纳兰容若 青衫湿遍?悼亡
           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站在幽深的黑暗中,纳兰渴望着一盏爱的灯火将他照亮。其实,他心里异常清楚,这样的渴望已经是无望的奢望。轻轻的风,在心里吹得他重重地疼。他很明白,今生再也无缘牵手。在时光的洪流中,那些对她的深情,却仍然还很茂盛。
           情感被写成了千古绝唱,在泪眼中明明灭灭的灯盏下,找到些许过去的温情。我的心还在,我的情还在,只是,它们是否能照亮你回来的道路?你的思念,仍然耀眼如星,却只能在一个个孤独的夜里孤独而寂寞地闪耀。
           那些过去的细节,袅袅升腾在你的脑海。那美丽的面容,升起了你坠落的青春,美丽了你的记忆。思念如歌,在泪水悄然坠落的时候,亲爱的人,她在哪里?一群群夜鸟披着如水的凉意,飞过我思念的头颅时,她在哪里?我眼里涌动的泪水,在你的心里深深地划了一下。
           疼。
           那缓缓穿过泪水抵达你心底的人,是不是仍然是她?那缓缓穿过你情感慢慢坐定的人,是不是还是她?繁忙的回忆,是一茬又一茬的庄稼,割去,又快速生长。一个人的思绪,在想念的时候才能知道遥远的含义。那些思念的心绪,像一弯秋天的月亮。
           她慢慢地浮现于你的心头,带着某种寂静的冰凉,和你心里渴望已久的微颤。那些悬于夜空的星星,是你脸上沸腾的泪滴,是那颗破碎的心,还有那绝望的疼。有一种阵痛,来源于破碎的痛楚。那美丽的笑容仍在你的心上,如同一朵带着露水的花朵,在阳光下,悦人眼目,铺展在你心头的时候,却让你很疼。
           内心,寒气袭人。再次梦见的人,为什么如此陌生?你心里的忧伤和惆怅,现在,用什么都无法擦干。那些零星的回忆,如今像一个个闪光的泪眼,让所有的思念都向她飞。有一个诗人说:回忆,就是让自己死去一次,又活过来的痕迹。我不知道,这话是不是源于内心和情感。
           那张爬满泪水的脸庞,早已写满你的心间。那种亲切的缠绵,在如烟的往事中,刻骨铭心地燃烧着。从思念当中起程的人,是不是要经过坎坷而艰辛的旅途,才能到达幸福的居所?只是,那些纷纷飞走的青春之上,早已写满了无言的结局。那被生离死别灼伤的心,就是一首最深情最动听的歌。
           再度辉煌的深情,经历时光之后,越发打动人心。陷入孤独的人,寂寞得让人心疼。那陷入回忆中的男人,脸上悄然落下的泪水,是对一个人的深深的纪念,是对一个人用心的挽留,更是对那逝去的人的用情的疼爱。于是,在那双眼里,总是出现这样的泪水,显得这样的憔悴。
      


      27楼2011-04-14 12:11
      回复
        如今,卢氏一个人独自睡在地下,无比的寒冷,纳兰也无法给予她温暖。这才是我们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最悲痛、最无奈、最绝望、最无力的事情。我们和我们所爱的逝者,隔着一层无法突破的距离。容颜仍在脑海,人却再也无法触摸。
             如今,梨花开了,如雪一样纷纷飘落在空气当中,飘落在纳兰的眼里。卢氏走了,纳兰知道,这些美丽的梨花,纯洁如雪的梨花,带给他的,也不过是一种怀念的疼。这些梨花,是卢氏带给纳兰的问候吗?这些梨花,是卢氏带给纳兰的抚慰吗?梨花如雪,在纳兰心里下着一种无缘再爱的疼。
             李煜曾经说过:“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词中也有着同样的沉哀入骨,入髓。难怪有人说,纳兰容若是李煜的转世,纳兰容若和李煜一样,都是用情用力抒发自己内心真切情感的男子。
             此时,卢氏的坟墓,近在咫尺,但人却远不可及。纳兰一次次地想着,在残阳之下的卢氏的坟墓,其上的草枯了又青,青了又黄。想着想着,那一行行的清泪掉在这个尘世之上。在纳兰的脸上,写着时光的痕迹。泪水,是否能照亮卢氏回家的道路?
             用什么都无法把长眠的卢氏唤醒,这是纳兰早已知道却不能接受的事实。纳兰一次次拼尽全力,带着这样的意图,在纸上放飞自己的抒情,在自己的心里喊她的名字。通常,在一个又一个孤独的夜里,他只能把对卢氏的思念继续带着,和自己脸上滴落的清泪,一起下酒。
             纳兰一直在担心,担心卢氏在地下,仍然还为他伤神。卢氏生前一直担心,担心纳兰的身体,担心他情深不寿。纳兰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如果可以重新来过,请不要再浪费爱你之人的深情。请好好地珍惜,请认真地珍惜,因为生命短暂,转眼就逝去。
        


        30楼2011-04-14 12:13
        回复
          怕难认、飘零人物(1)
             如今,她已不能再为他点亮一盏灯,等在一个个寒冷的夜晚。如今,她已不能再为他在寒冷的夜晚制作和缝补可以祛寒的冬衣,她已不能再和他一起用温热的体温相依着,去寻找在彼此心灵深处那深情的呼唤。如今,她已不能再和他一起,看那雨水在彼此的眼里,不绝地下着。梦来双倚,醒时独拥,窗外一眉新月。寻思常自悔分明,无奈却、照人清切。一宵灯下,连朝镜里,瘦尽十年花骨。前期总约上元时,怕难认、飘零人物。
               ——纳兰容若 鹊桥仙
               怕难认、飘零人物
               总觉得这是一首悼亡词。有人说,这是一首写给分别十年的恋人的词,对这种说法,我不能接受。从此词中读到的,是那种天上和人间的距离,是那种用尽一切深情、用尽一切努力,都无法再次相拥的遥远。这种遥远,我想,只可能存在于生和死之间。
               时间把我们的另外一半,硬生生地从我们的身上从我们的心里折断。活在世上,只有这种疼痛,是注定要用我们自己的一生去独自背负的。生离死别,永远都是人生最为真实的内容。泪水,是勾画我们人生痕迹的。
               十年花骨今朝泪,容颜似旧人去远。
               无法忘记,只好带着,继续行走。独自在一个又一个黑夜里想起,是不是可以让自己的内心得到一种柔软的抚慰和牵引?如今想起,不过是一种挽留,更是一种逝去。无法忘记,只能用自己的一生,去成全时光在你心里把她勾画完整。
               读到这里,我想到苏轼那首《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纳兰生前熟读诗词,我想,他不可能不读苏轼这首抒情的悼亡词。虽然在词的创新上,纳兰贡献不是很大,但他善于从别人的诗词中吸取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东西。我觉得,纳兰的这首悼亡词中有苏轼的影子。所以,这首词给我们展现的是一颗真切而疼痛的心,在一个暗夜里的呓语。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疼。
               苏轼无疑是豪放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但我通读了他的词集之后,还是觉得,那些抒情的作品当中才隐含了真实的苏轼。我总觉得,他的豪放,只是做在外表上给别人看的。而真正隐藏在内心的,是一种无力的疼,是一种空洞的寂寞和孤独。一个人的外表,往往是一种伪装,是做给别人看的,真正的情感存在心里。
               我总觉得,宋词的贡献,是把一颗真切的深情的会疼的心捧给了这个世界。于是,宋词用它这颗真切的会疼的深情的心,抚慰了一颗又一颗的古代或现在的心。明白了这一点的词人,才能用自己的词打动一代又一代的人。我觉得,纳兰容若,一定是早已洞悉了宋词的奥秘,所以,他才一次次地将我们现代人打动。
               纳兰官至三品侍卫,是皇帝身边的人,看似荣华富贵享用不尽。纳兰也是一个骨子里豪放的人,但这并不妨碍他有一颗敏感而深情的心。他在寄给严绳孙的信中是这样写的:“弟比来从事鞍马间,益觉疲顿……昔人言,身后名不如生前一杯酒,此言大是。弟是以甚慕魏公子之饮醇酒、近妇人也……东巡返驾,计吾哥已到都亭,当为弹指画谋生之计。古人谓好官不过多得金耳,吾哥但得为饱暖闲人,又何必复前宦情邪?”
          


          34楼2011-04-17 07:35
          回复
            怕难认、飘零人物(2)
            满纸是牢骚和对一个知己的倾诉,然后是用心地抚慰。纳兰对自己身为国家保卫干部这个职位深表失望和疲倦。他的无力和疲惫,透过每一个字,都能表达得淋漓尽致。他不仅自己想脱离官场,还劝严绳孙不要再踏进这个旋涡中。信中提到“弹指”,这“弹指”应该是顾贞观吧?顾贞观有词《弹指集》。顾贞观其人,是一个值得用心结交的人。
                 如今,无法相聚,只能在梦中和你相会。在梦中和你相拥的时候,我还是我,你还是你吗?这是纳兰一直在内心里渴望得到肯定的事情。只是,时间偏偏一点一点地将她从他的心里夺走。时光无情,人世有情。也许,这才是我们继续活下去的理由。
                 醒后,独自面对这孤独的长夜,有一种漫漫的煎熬在心里游移不定。独自站在星空之下,静静地回忆心中之人的容颜。星星,此时不过是为纳兰哭泣的泪眼。那一滴滴清泪,在纳兰的眼里,一直未能枯竭。
            


            35楼2011-04-17 07:36
            回复
              窗外一眉新月,凄凉而寒冷地普照着这个尘世。那淡淡的月光,让纳兰的心里生出了一些浓重的凉意。那一弯新月,又何尝不是一个人的愁眉?这弯愁眉,让纳兰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曾经担心他书生薄命,一直为他牵肠挂肚。如今,她彻底地放下了,早早地离开了他,留下他孤独而寂寞地怀念。
                   纳兰站在月光之下,怀念那些和卢氏生前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回忆,就是一把刀子,可以把一颗心剖开。那鲜血淋漓的伤口,最后成为这涌到纸上的抒情。纳兰一直漂泊不定。所以,他应该会从心里后悔,没有能更加珍惜和卢氏在一起的时光。如今后悔也没有用了。
                   如今这月,十分美好,却偏偏不照人圆。它凄切地照着纳兰的泪眼。让我们清晰地看见,一个深情的男人,那憔悴的脸,那怀念的气息,那弥漫的悲痛。纳兰把卢氏生前用过的东西一直好好地保存着。如今,睹物思人。在灯下,那瘦却的是人,还是心?那老去的,是青春,还是爱情?
                   十年,有时候不过是一梦。如此短暂。但如今,对纳兰来说度日如年。卢氏走后,纳兰带着对她的深情思念,度过了十年这么长的时间,这些思念,噬心蚀骨,令纳兰已经憔悴了。一个人的思念,就是我们心灵的灯油,总会有油尽灯枯的时候。当灯油燃尽了,我们的身体会像尘埃一样疲倦。
                   “前期总约上元时”一句,上元,就是元宵节。这一天,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纳兰站在凄冷的风中自问:“从前我们总是一起度过上元节的美好时光,无比温暖。如今的上元节,如果可以再次相见,你还能认出那已经憔悴的失意的疲倦的我吗?”
              


              36楼2011-04-17 07:36
              回复
                加精!加精!


                37楼2011-04-17 07:36
                回复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细思量。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西风乍起,人间天上,
                       除却我心而外,芸芸谁会秋凉?
                       不忍见萧萧黄叶,匆忙忙闭锁疏窗。
                       闭锁疏窗。几多旧事,几度思量。
                       当年,春光窄窄,春睡足足,春意芳芳。
                       与你诗词对垒,酒浓茶醉,胜如为你梳妆。
                       而今只影空怀远,不解香魂何处,
                       却晓得当时笑语、当时乐事,非是寻常。
                       容若词章,题为《饮水集》,其义取自"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正是,词以抒怀,以摹写心头那一点欲说还休的情愫,寓于词章字里、箫管声中,纵然传唱于世间、获誉于海内,而词中低徊不去的款款心曲其实也只有词人"冷暖自知"而已。
                       这样的词是不可解的,因为一旦词句离开了那位深情的作者,便如同花儿陨落枝头,如同叶子飘零尘土。一花一叶,其美丽之处正在于绚烂的生机,而谁能从一朵离开了枝头的夏花那里捕捉到那棵花树的全部秘密呢--这也许正是花儿那短暂一生的全部意义。
                  


                  40楼2011-04-17 16:26
                  回复
                    容若此词,上片是此时此地的沉思,下片是对往时往事的回忆;上片是容若此时此地的孤独;下片是容若和妻子在曾经的短短三年之中那一些短暂而无边的欢乐。
                         "谁念西风独自凉"。西风送凉意,对每个人都是一样,也吹进皇宫大内,也吹进民间草舍。而在容若词中,这凉意却似乎仅仅是为他自己而来,也仅仅是他自己才体会得出。--不合常理的叙述构成了突兀料峭的修辞,那是一番难以言传的清决与萧壮,似乎世人尽知,其实只有容若独会。
                         西风冷冷,黄叶萧萧,疏窗闭合,几多萧瑟。由景及人,由物及我,容若,一个才华横溢的词人,一个天真忧郁的孩子,韶华未逝,便已经往事萦怀。有多少"成熟"的大人直到临终还来不及回忆,而一个敏感的孩子却总是早早的就有了心事。
                         容若是一个孩子,天真烂漫,敏感多情,词章即心事的流露、天性的抒发,故而毫无做作之态。正是因此,容若才被眼高于顶的王国维誉为五代之后的词坛第一人。是论绝非过誉。容若有显赫的家世,有早早的成名,在他以睥睨天下的俊彦之姿指点词坛的时候,又有几人能够洞悉他那颗孩童一般的纯真的心?--也许,只有他的妻子,伴了他三年便匆匆离去的妻子,在这秋风乍起的刹那勾起容若无限怀想的妻子。(容若是:内心酷似小孩,外表却是大人;名侦探柯南是:外表酷似小孩,内心却是大人。大家别搞混了。)
                    


                    41楼2011-04-17 16:27
                    回复
                      注意最后一句


                      42楼2011-04-17 16: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