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天津电视台根据龙一同名小说改编制作,张嘉译、罗海琼联袂主演的三十集谍战片《借枪》在北京、天津、浙江电视台同时段播放。播出期间,万人空巷,街头巷尾无不拍手叫好,据说创造了收视率空前高的效果。
《借枪》的成功,可概括为五个字:新、奇、特、诡、隽。
新。
要暗杀十恶不赦的战争刽子手加藤,中*地下组织虽然计划十分周密,但却是缺枪少弹。巧妇须为无米之炊不可—“这是命令”!从未摸过枪的热血青年熊罗成、用“铁锤”从哥哥熊阔海那儿借来的手枪射杀加藤敬二失败而壮烈牺牲,暗杀行动屡屡受挫。“借枪”作为故事主线,贯穿于整个剧情始终。从“铁锤”(中*地下组织、砍头行动负责人)两次借“协皇军”老满的歪把子机枪,到熊阔海瞒着妻子书真将自家房契偷偷抵押给军统潜伏人员杨小菊,换回一千元用作收买日军参谋、反战人员龟井的情报,甚至熊阔海向杨小菊蹭饭,反映出当时地下党及其潜伏者复仇心切、经费却无从着落的极端窘迫与无奈。
奇。
在于他打破了自《潜伏》形成的谍战片“敌中有我,我中有敌”,其主人公多是潜伏在敌人高层或机密岗位、谍战人员的固有模式。《借枪》的主人公熊阔海,是一个拖家带口潜伏于天津租界长达三年之久,一夜间倒闭了的洋行小职员。这个奇,不仅在于主人公岗位的“奇”,奇在能奇迹般开展工作;奇人怪事奇结果:那么多的人都认为熊阔海是个窝囊废,甚至是个典型的混混(尤其是她的夫人书真、弟弟罗成皆这样认为)。混混,那有干一番大事业的气魄和胆略?所有人物各怀不同目的,性格迥异,却在大敌当前,誓死将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的重大责任面前,显示出奇迹般团结就是力量的人格魅力。
特。
一个鸡毛掸子成为“借枪”的引子,从而引出一系列人物和故事来。这些人物与故事贯穿于整个剧目始终,这些人物可以说塑造得比较成功:身份神秘爱占小便宜、精明得如同“骗子”一般的电话局女接线员裴艳玲,痛恨日本人、又仗义保护熊阔海的法租界巡捕安子,“协皇军”老满,乃至军统特务杨小菊等等。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刻划得都比较成功。一大群本不相关的特殊人物聚集一起,为一个排他性极强、神秘的砍头行动,知情与不知情自觉或不自觉地齐心协力,砍头行动最终成功。不能不说是一种大胆的成功尝试。较之以前的国共联合**故事片或谍战片,《借枪》有了重大的内容及形式上的突破。在国难当头,整个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唯有热血男儿,华夏赤子才能拯救整个中国,谱写中华民族抵抗入侵之敌的可歌可泣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