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回复贴,共1

﹍﹍﹍﹍﹍﹍「「「「河图」第三十八年夏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1-04-01 13:14回复
    1楼
    【戏子入画,一生天涯】
    ——我只是个戏子,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泪。
         斜屏半倚 拉长了光影
          重彩朱漆 斑驳了画意
          一出纸醉金迷闹剧
          一袭染尽红尘的衣
          唱罢西厢谁盼得此生相许
          记得那年,在涂满了油彩的面容之下,我高傲地卑微著,为我是千面的戏子。凭着我出神入化的演技,生活在一幕幕纸醉金迷的闹剧里,玩弄着台下那一群当真的傻子。我笑,笑我看穿了这尘世——我活半生,却经历了上百场别人的一世,人生如戏。别迷恋我倾人的艳丽,别相信我戏中的悲欢,在这一袭红尘戏服里,裹着的不过是颗戏子之心罢了。
          记得那次,在唱罢西厢后偶遇了那个年轻俊朗的军官。台下的他对我扬唇浅笑,炯炯目光下我竟然片刻间有一丝慌乱。戏终,人散。我斜屏半倚,低头看着阑珊中自己的影子修长却透着难以临摹的寂寥,又仰头望着到处的重彩朱漆张扬却又有说不出的落寞,蓦然间发现,原来,自己也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后来,后来,再后来,每次演戏时,目光都会对上台下那双眼,以及,那弯柔情浅笑。再次唱罢西厢时,我以千面候君心。
    


    2楼2011-04-01 13:14
    回复
      【痴迷旧戏,伴他如衣】
      ——衣香鬓影掩过了几声叹息,冷眼看过了霓虹几场别离。
            灯下的影 粉饰着回忆
            老旧唱机 轮回了思绪
            一封泛黄褶皱的信
            一支勾勒眉角的笔
            花腔婉转着应和陈年的曲
            民国第三十八年初,同是军官的朋友约我到戏楼看戏,当时我并不知道,在大陆的时间不多了,如果可以,我愿意选择不曾遇见他。但生活有时像戏一样弄人,也许,这就叫做劫数吧。天天去戏楼看台上的他袖舞翩翩,堂堂一个军官就这样流连在戏楼等着一个未知的未来。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戏子无情,我只信我的眼睛,只信他给我的一颦一笑......
      


      3楼2011-04-01 13:14
      回复
        然而,那突然而至的消息让我措手不及,心里悲伤到无以复加却还是要装作若无其事地照常去戏楼看他。衣香鬓影间掩过了我的叹息,他不知道;我冷眼看过了几场别离的戏,心凉如雨。痴迷旧戏的原因不是为了看戏,我走之后又有谁会伴他如衣?
        只留给了他一封信,内容很短:等我,第三十八年夏至,我要带你去台北。
        民国三十八年七月十六日,
        撤退至台湾,
        我带走的,
        除了回忆,
        还有一支他曾用过的眉笔......
        老旧的唱机,在这边轮回着他的思绪,却不知道那一边戏台上的他花腔婉转着应和陈年的曲......
        


        4楼2011-04-01 13:15
        回复
          【第三十八年夏至,你说过会带我去台北】
                他还演着那场郎骑竹马来的戏
                他还穿着那件花影重迭的衣
                他还陷在那段隔世经年的梦
                静静和衣睡去    不理朝夕
                他演尽了悲欢也无人相和的戏
                那烛火未明摇曳满地的冷清
                他摇落了繁花空等谁记起
                为梦送行的人    仍未散去
                故事结尾——
                戏子穿着那件戏服还在戏台上痴痴演着那场旧戏,经历了一场文革后,他变了,从此认不清戏里戏外,陷在那场曾经的梦里不能自拔。但他依旧记得,依旧等着,等着他许给他的那个第三十八年的夏至。
                一九八七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三十八年)军官回来了,在第三十八年的夏至,找到了依旧在那里演戏的他......
                衰草连横向晚晴,半城柳色半声笛。
                枉将绿蜡作红玉,满座衣冠无相忆。
                时光,来复去......
          


          5楼2011-04-01 13: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