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光明海吧 关注:44贴子:934
  • 14回复贴,共1

尊敬的止戈流水 提个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你所说的光明海在哪里 ,顾名思义,充满光明的海洋,却又逃离,疑惑了


1楼2011-04-03 10:38回复
    是别人的话很朴实但很真确:神话中的斯芬克斯“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正是“现实社会”——“社会关系的总和”——形象的一个隐喻:现实社会中充满了诱惑——色、权、钱、名等等;恐吓或恐怖——生、老、病、死等等。没有特殊的天赋和才能,不认识自己的使命,一般人是很难战胜它的。这就是几乎所有人在“斯芬克斯”面前败下阵来的根源(插图中斯芬克斯脚下枯瘦的死亡者是一个很好的象征和隐喻)。——作为“现实社会”形象隐喻的斯芬克斯,对个体的人发起“诱惑”与“恐吓”这双重挑战。我们应该觉悟到:斯芬克斯的形象并不全是负面的、消极的,相反,它有其非常正面的、积极的一面。因为,它的存在本身,构成了个体的一个“着力点”,一个突围的“靶子”。正是由于它的存在,对其发起挑战的世俗个体的人生才会是具体的、丰满的、有血有肉的、有价值和意义的。——一个真正地认识了自己的人,他会向一次次阻碍自己前进的“斯芬克斯”献上自己最由衷的敬意。      ——任何一个人,特别是青年人,都必须接受斯芬克斯的挑战,都要责无旁贷地回答现实社会向我们提出的两道“题”:诱惑和恐吓。——对这两道“题”的不同回答,是判断一个人能否成为自己的客观标准。      无疑,天生高傲的俄狄浦斯,能够战胜诱惑,但,由于内在力量的弱小(与生俱来的),他还不可能战胜“恐吓”——不敢正视自己的“命运”,逃避“杀父娶母”的神谕,实际上正是受“恐吓”支配的表现。因此,尽管他回答出别人不能回答出来的“难题”,但这仅仅表明,在起点处,俄狄浦斯高于他同时代的人。但他受制于“恐吓”的事实又说明,他的心智是不成熟的。这种心智的不成熟,必导致他的刚愎自用:俄狄浦斯没有好好地发展并善用自己的这种优势,他嘲弄先知特瑞西阿斯,沾沾自喜并无限地放大自己的这点“小聪明”,自以为自己是世间智慧的化身了:“喂,告诉我,你几时证明过你是个先知?那只诵诗的狗在这里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说话,不拯救人民?它的谜语并不是任何过路人破得了的,正需要先知的法术,可是你并没有借鸟的帮助、神的启示显示出这种才干来。直到我无知无识的俄狄浦斯来了,不懂得鸟语,只凭智慧就破了那谜语,征服了它。”      笔者认为,既有知——能够回答斯芬克斯之谜的表层含义,又无知——没有揭示斯芬克斯之谜的深层含义,认识到自己智慧的有限性,是俄狄浦斯悲剧的真正原因。俄狄浦斯既认识自己又没有认识自己的事实说明,人的理性是分层的:不成熟的理性——少年理性和成熟的理性——中年理性。      俄狄浦斯“杀父”和“娶母”事件隐喻着他的“生理”已经成熟,但这种生理的成熟,并不表明他的“心理”同时成熟。心理的成熟是一个较生理成熟更为复杂的“过程”,它需要人生“经历”、“苦难”和对命运“十字架”的无畏的担当来催化。一个在社会责任面前没有担当的人,其理智是不可能真正成熟起来的。而心理不成熟的片面的生理成熟,不仅是无益的,反而是有害的,它往往会演变成制造死亡事件的“暴力”(杀父)和泯灭人性的“**”(娶母)。“暴力”和“**”,正是个体在现实社会中为斯芬克斯所战胜的标志——逃避“恐吓”和接受“诱惑”。这是个体人生失败的根源。      当代人类对“启蒙理性”所具有的双刃剑性质几已达成共识。——理性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什么层次、等级上的理性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看到启蒙理性的悖论就全面否定所有理性。事实上,经过启蒙理性之后的成熟的理性——晚年俄狄浦斯以“肉眼”为代价换来的“慧眼”,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性,它,足以引领未来人类走出悲剧之命运。


    3楼2011-04-06 21:53
    回复
      呃~~太深奥了
      简单的解释行不?


      4楼2012-02-23 09:17
      回复
        能自由


        5楼2012-02-23 10:28
        回复
          嗯,好,我喜欢!


          6楼2012-02-23 11:40
          回复
            你喜欢什么?


            7楼2012-02-23 11:48
            回复
              自由


              8楼2012-02-23 12:26
              回复
                一个后生来到一座寺庙,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想以此考考老师父,冷不防地问了一句:“为何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师父随口答道。 后生听了,顿时目瞪口呆:“你怎么知道的?”后生接着说,“我在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但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 老师父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为何团团转?皆因绳未断! 为了钱我们团团转!为了权我们团团转!为了利我们团团转!为了名我们团团转!为了欲我们团团转!为了情我们团团转! 生活无为乎这些,可是我们却一直在团团转之。为何团团转,只因牵扯我们的绳未断。钱是绳、权是绳、利是绳、名是绳、欲是绳、情也是绳、这诸多的牵绊缠绕,我们又如何不为之团团转也?


                9楼2012-02-23 12:30
                回复
                  如果我们都不团团转了,我们就真的会幸福吗?
                  人总是矛盾的。
                  正在团团转的时候会羡慕洒脱放手的人。
                  真的放手了,又怀念团团转的日子。
                  所以只能边团团转边时不时的洒脱一下。虽然很牵强。
                  人生来就是受苦的,也许这也是人生的意义吧。


                  10楼2012-02-23 12:51
                  回复
                    那自由是什么呢?


                    11楼2012-02-23 12:52
                    回复
                      因人而异吧。。
                      自由对我来说是一个远大的理想,也许永远也实现不了。。


                      12楼2012-02-23 12:56
                      回复
                        能自由自然是最卑微的最实际的。


                        13楼2012-02-23 12:56
                        回复
                          支持 能自由是最卑微的最实际的。
                          我有很多缺点,但是我需要的却不多,仅仅只要生存,和自由。
                          好一个光明海,这里什么都有,但是这么卑微的愿望,却偏偏是无法实现的。
                          如果这里是神国,就应当逃出去。如果是地狱,就应当逃出去。


                          14楼2012-12-25 23:27
                          收起回复
                            呵呵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8-20 17: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