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吧 关注:1,376,146贴子:14,639,248

回复:清明带汉服幼子思陵祭拜崇祯帝归来,有海量图片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薪火相传


IP属地:湖南16楼2011-04-03 15:34
回复
    最后一张像女娃呢 好可爱


    IP属地:江苏17楼2011-04-03 15:36
    回复
      遥望


      IP属地:上海18楼2011-04-03 15:39
      回复
        回复:15楼
        你脑子有坑吧,我什么时候指责过了,看不懂就别乱叫,这个世界有你这种人才变的更恶心       楼主孩子很有爱啊,可我觉得还有祭拜民族英雄更好些,嘿嘿,当然不是说楼主做的不好,只是我自己厌恶这个无作为的皇帝而已啦


        IP属地:浙江19楼2011-04-03 15:47
        收起回复
          话说今天下雨不能出去有点郁闷,看到楼主的孩子很有爱,心情很舒服啊,只是祭拜方面提个建议而已,   就有个叫   辛明心   的神经病跳出来发癫,楼主在侬贴里发发牢骚,别打我啊! 楼楼家的汉家小儿郎很爱呀


          IP属地:浙江20楼2011-04-03 15:52
          回复
            我老公对崇祯皇帝有非常深刻的同情!我也不由读了一些有关这位皇帝的文字。看了那些文字,心里有一种堵得慌的感觉。我们汉人的最后一位皇帝,死时其实也才是三十出头的青年啊!尽管事先就知道崇祯皇帝的陵寝不对外开放,但还是去了。陵寝很小,很简陋(相对于帝王规模来说),很冷清。我们一家子,还有一位朋友,在那里呆了两个多小时。希望崇祯皇帝能够感觉到我们的用心,保佑华夏人和平、强大,在复兴祖德、祖业和祖魂的过程中顺利。


            21楼2011-04-03 15:59
            收起回复
              嗯嗯 支持下


              IP属地:江苏22楼2011-04-03 16:06
              回复
                回复:21楼
                我也同情崇祯啊!能死守国门,为国殉身,我恨的是如果他在世的时候在国政方面做的好一些的话,也许就不会亡国了,也许后人就不会遭受那么多的苦难了,毕竟他是国君啊!


                IP属地:浙江23楼2011-04-03 16:13
                收起回复
                  崇祯不作为?他最起码秉承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您在看看满清那几位,量中华物力国力,结与国之欢心,好大的口气。


                  IP属地:甘肃24楼2011-04-03 16:16
                  收起回复
                    崇祯帝时期的官僚系统已经让魏阉拆得支离破碎了。人心很涣散,大臣之间由于旧有的派系和恩怨引发了新一轮冲突。投靠阉党的也不能杀得太干净。
                    这事不能怪崇祯。


                    25楼2011-04-03 16:18
                    收起回复
                      离开思陵后,我们去了神路。也拍了些照片



                      26楼2011-04-03 16:19
                      收起回复
                        你儿子好可爱


                        IP属地:四川27楼2011-04-03 16:20
                        回复


                          IP属地:四川28楼2011-04-03 16:25
                          回复
                            上面那张照片,穿汉服的儿子引来二十来个外国人的围观和拍照(用手机拍照的老公未能拍下全景)。小伙子一点也不怯场,还和人用英语交谈,介绍自己穿的是汉服,不是kimono。


                            29楼2011-04-03 16:25
                            收起回复
                              在神路上奔跑



                              30楼2011-04-03 16:2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