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每个时期的通语都有一个基础方言点,比如现代普通话的基础方言点在北京,即以北京话为普通话的蓝本。宋朝通语的基础方言点在汴州、洛阳一带,称汴洛音。但这个汴洛音是历时的,不是共时的,即不能把现代开封、洛阳一圈的方言等同于宋代的汴洛方言。
书面语:宋代书面语主要是模仿的以先秦时代词汇、语法为主体的上古汉语,当然不可能原汁原味地模仿,这种文体即所谓文言文。
口语:在口语语法上,汉代以后言、文逐渐脱离,往后愈发严重。宋人说的是近代汉语,具体可参考水浒传一类的记述。
方言:宋代同样存在方言,但宋代的方言也不等同于现代的方言。士大夫诗、词、文中也有方言押韵的现象,但不是主流。大多数人仍以通语押韵。
我以前按照王力《汉语语音史》构拟的宋代音系读了一段姜夔的《扬州慢》,可以参考一下(个别的读音可能当时没有仔细看,存在错误,如二等韵的字,王力的二等介音e没有读出来)。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4gmheMlY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