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金世宗对赵位宠之乱的对策
在世宗正式册封王晧后,金与高丽的关系稳定了数年。但不久,由于高丽又发生了
赵位宠之乱,两国的关系再次面临考验。
赵位宠在高丽毅宗王晛时任兵部尚书、西京(今朝鲜平壤)留守,王晧即位后,他仍保留原职。明宗王晧四年(1174)九月,赵位宠以讨伐郑仲夫、李义方等叛臣的名义起兵,并且移檄东北两界诸城。他在檄文中说:“侧闻上京重房议以北界诸城率多桀骜,欲讨之,兵已大举,岂可安坐,自就诛戮。宜各纠合士马,速赴西京。” 在他的煽动下,岊岭(今朝鲜黄海道慈悲岭)以北四十余城纷起响应。王晧派平章政事尹麟瞻讨伐,尹率三军至岊岭驿,被赵位宠大败。赵趁机进兵,被李义方击败,奔还。李义方围城,被赵位宠击退。不得已,王晧再次派出尹麟瞻围攻西京。在尹麟瞻长期围攻下,赵位宠想要借助金来抗御王晧。于是于1175年(金大定十五年,高丽明宗王晧五年)九月,“遣徐彦等九十六人上表曰:‘前王本非避让,大将军郑冲夫、郎将李义方实弑之。臣位宠请以慈悲岭以西至鸭绿江四十余城内属,请兵助援。’” 对于赵位宠的求援,金世宗仍本着不干涉高丽内政的原则来处理。“上曰:‘王皓已加封册,位宠辄敢称兵为乱,且欲纳土,朕怀抚万邦,岂助叛臣为虐。’诏执徐彦等送高丽。” 对于王晧,世宗则百般抚慰。同年“十一月辛亥,朴绍还自金。诏曰:‘省所上表告,奏事具悉。使价来庭,奏函申恳戴赐封之恩,造述有国之由来。谓寇攘卒起于不虞,致职贡少稽于入觐。迄用平定,孚于听闻。载嘉侯度之恭,宜固世封之守。’”
对于高丽的内乱,世宗也不得不加以防备。曾派出军队以防不测。“(赵位宠起兵后)定、长二州及宣德镇欲投女真,(东路加发兵马副使)景升遣人抚安之。女真千余人到定州门外,欲乘危钞掠。景升谕解之,女真乃退。” 高丽明宗王晧六年(1176)二月“甲午,金人以兵船十余艘侵掠东海霜阴县”。 六月,王皓最终平定了赵位宠之乱。然而,其余部仍有活动。为此,金军仍严加防范。1178年11月,“金遣把将军兵来屯义州关外”。 庾信若时为高丽西北面兵马使。“金遣八将军来屯义州关外,信若遣人诘之。答曰:‘闻西京留守赵位宠请兵于本国及西宋欲伐我,故屯兵以备之耳。’信若又遣人曰:‘位宠已诛,宋又阻大海无路,请兵此皆虚说,请问告者名?’金将曰:‘龙州人某。’信若使人往索,则已逃矣。令诸城物色之,得于永清县。鞫之,其人果服。曰:‘吾父常以国家密事告金人,多获厚利,及其死,嘱诸我。故我以此恐愒,邀彼厚赏耳。’遂斩之,没其母为官婢。”
赵位宠之乱平定后,金、丽双方恢复了正常的使节来往。“顷之,王皓定赵位宠之乱,遣使奏谢,自位宠之乱,皓所遣生日回谢、横赐回谢、贺正旦、进奉、万春节等使,皆阻不通,至是,皓并奏之。诏答其意,其合遣人使令节次入朝。” 对于高丽使节的过失,世宗能够予以宽宥。大定十七年(1177),高丽贺正旦使吴光陟带来的进献礼物两条玉带中有一条实为石质的,为此金朝大臣请求追究高丽的责任。但是世宗却十分大度。他说:“小国无辨识者,误以为玉耳。且人不易物惟德,其物若复却之,岂礼体耶。” 王晧听到吴光陟的汇报后很惭愧,派郎中朴孝缙表谢乞罪。同年12月“有司奏高丽下节押马官顺成例外将带甲三过界,上以使人所坐罪重,但令发还本国而已”。 由于金世宗顾全大局的政策,因此金、丽关系在金世宗一朝基本上保持着和平交往的局面。
参见魏志江:《女真与高丽曷懒甸之战考略》,《辽金与高丽关系考》,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
参见魏志江:《十二世纪初金国与高丽的外交》,《辽金与高丽关系考》,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
《金史》卷129《张仲轲传》。
《高丽史》卷18《毅宗二》。
《金史》卷61《交聘表中》。
《高丽史》卷18《毅宗二》。
《高丽史》卷18《毅宗二》。
《高丽史》卷18《毅宗二》。
《高丽史》卷18《毅宗二》。
《高丽史》卷19《毅宗三》。
《高丽史》卷19《毅宗三》。
《金史》卷135《高丽传》。
《高丽史》卷100《金光中传》。
《高丽史》卷100《金光中传》记载高丽使为金庄,同书卷18《毅宗二》载金庄为谢贺生辰使。《金史》卷135《高丽传》却载为正旦使。使节为高丽所派,应以《高丽史》为准。
《金史》卷135《高丽传》,《高丽史》卷100《金光中传》记载同。
《金史》卷135《高丽传》。
《高丽史》卷18《毅宗二》。
《高丽史》卷100《金光中传》。
《高丽史》卷128《郑仲夫传》。
《高丽史》卷128《郑仲夫传》。
《高丽史》卷128《郑仲夫传》。
《高丽史》卷19《毅宗三》。
《金史》卷135《高丽传》。
《金史》卷135《高丽传》。
《高丽史》卷99《庾应圭传》。
《高丽史》卷19《明宗一》。
《高丽史》卷99《庾应圭传》。
上述内容见载于《高丽史》卷99《庾应圭传》和《金史》卷135《高丽传》,两者记载相同。
《高丽史》卷99《庾应圭传》。
《高丽史》卷19《明宗一》。
《高丽史》卷19《明宗一》。
《高丽史》卷19《明宗一》,《金史》卷135《高丽传》记载相同。
《高丽史》卷99《崔均传》。
《高丽史》卷19《明宗一》。
《高丽史》卷19《明宗一》。
《高丽史》卷19《明宗一》。
《高丽史》卷100《赵位宠传》。
《金史》卷135《高丽传》。
《金史》卷135《高丽传》。
《高丽史》卷19《明宗一》。
《高丽史》卷100《杜景升传》。
《高丽史》卷19《明宗一》。
《高丽史》卷19《明宗一》。
《高丽史》卷99《庾信若传》。
《金史》卷135《高丽传》。
《高丽史》卷19《明宗一》,《金史》卷135《高丽传》记载相同。
《金史》卷135《高丽传》。
(作者:尼玛哈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