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
说到泰国美食,我又有一大堆说不尽的话了。只是篇幅有限,就简短地说说吧。总体来说,泰国食物以口味浓重为主,即使是一向以口味清淡自居的泰国北部人所做出来的食物,相对于中国菜来说还是浓重。
提起泰国菜,我的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三种味道:甜、酸和辣。
刚来泰国的时候,我吃到的第一口白饭,我都觉得是甜的。我还记得当时在想:“真不知道他们的米是用什么种出来的,怎么会有如此重的甜味?!”而甜品,那更是甜得惊人。认识的中国朋友中,极少有吃泰式甜品不掺纯净水就吃得下的人。而酸辣那就更甚了,他们的每个菜都要放辣椒才觉得够味,很多菜也用酸角或者柠檬来调味。
有人说,到泰国一定要吃的东西,是Pad Thai、Somtam还有Tomyam。而这三种菜刚好是甜、酸、辣的代表作品。
Pad Thai是泰式炒粉,味道甜甜的粉。可能是习惯了家乡都是咸味的粉,所以我不太喜欢吃泰式炒粉。所以不太好做评论。
Somtam有很多种不同的翻译,有人翻译成“木瓜沙拉”,有人翻译成“凉拌木瓜丝”,是用木瓜丝加蒜蓉、豆角等配料放到石臼里舂制而成的。Somtam的发源地是泰国东北部,正是我留学头两年的所在地。东北部人好吃糯米、烤肉和Somtam,更喜欢三种东西搭着吃。所以在东北部的大街小巷的,你放眼所及全是卖这三种东西的路边小摊。但是,头脑不清醒的时候千万不要去点Somtam吃。这因为我们试过头脑不清醒,点Somtam的时候忘记叮嘱摊主少放辣椒,结果是我们都会吃不下。因为泰国人吃Somtam都是由摊主随手抓一把(意味着无数)泰国朝天椒丢进去舂,而我们只能吃到最多5枚的程度!如果你能吃完一把辣椒舂出来的Somtam,估计你的嘴唇比《东成西就》里梁朝伟的腊肠打包嘴还迷人了……
Tomyam就是出了名的冬阴汤。“冬阴”是酸辣的意思,顾名思义,这个汤是十分酸辣的。在炎炎夏日,来一碗冬阴汤真开胃呢!一般所听到的“冬阴功”,其中这个“功”其实是“虾”的意思,那么“冬阴功”就是用虾做的冬阴汤。而其实除了出名的“冬阴功”之外,还有“冬阴鸡”、“冬阴海鲜”等等。不要问我有没有“冬阴鸭”,回答是,没有。泰国人不大喜欢吃鸭肉呐。
另外,让我感受比较深刻的就是,泰国的小摊子大都不太卫生。你知道的,我们毕竟是学生,不可能经常出入高档的餐馆吃饭,于是我们便成了一般性的小饭馆还有路边小摊的常客。刚来的时候,真是不习惯。吃饭的桌子都是脏兮兮的,提供的刀叉也沾满灰尘。那些卖食物的阿姨会用一只手带手套切熟食,你千万不要以为很卫生。当我付钱的时候,她竟然也没摘下手套,直接伸手过来接钱,反倒是我很犹豫要不要就那样递钱给她。我很想问,阿姨,你带那手套是干嘛呢?是为了不让自己的手脏到而已吗?哎,不过来得久了,也就习惯了,现在我们都流行一句话——没看见。所谓眼不见为净。
还有比较让我感觉新鲜和好笑的就是他们对于盐和糖的使用,跟我们中国的有些区别。我们中国人的甜点那真正叫甜点,而泰国人的甜点则不一样,他们会放盐来提味。其实只是小小的提味也很正常,但是他们的“提味”往往会弄到有咸味为止,使得我常常吃不习惯。要知道,我可是著名的不挑嘴,但是还是吃不习惯,就像那个泰式炒粉,哎,实在是不习惯甜味的粉呐。还有些搞笑的例子。我有次做了甜味绿豆汤给泰国朋友吃,他们非要我往里面加盐,还执着地对我说只是提味,不会有咸味的。我只好先给自己盛了一碗,然后剩下的就给他们加了盐。他们还非要我试试那加了盐的甜味绿豆粥,证明真的没有咸味。可是,哎,你明白的。最后是,他们自己也喝不下那一大锅他们觉得好喝的绿豆粥,哈哈!另外一个是听来的,有个中国朋友给泰国朋友做八宝粥,结果泰国朋友一直跟此中国朋友说:“放骨头进去一起煲哇!”啊,于是此中国朋友差点没当场晕倒。
我还在国内的时候,经常能吃上莲藕汤和海带绿豆汤。这两种汤是夏日里的消暑良友,特别是海带绿豆汤,那简直是消暑能手。但是令我感到奇怪的是,这边那么热的天气,这边竟然都不吃海带。我们在这边到处寻海带都寻不着,而莲藕倒是有的,但那绝对是天价,我还真吃不起。后来好不容易有机会吃一次,那也是打了折的,我和朋友摊钱买的。打了折了还是贵,才那么两节莲藕,吃没几口就吃完了,真让我肉痛。有次我托回国的朋友千里迢迢从国内带了海带过来,我好做海带绿豆汤,泰国朋友看到海带之后,竟然觉得海带好可怕,还惊呼:“啊!!中国人怎么吃那么奇怪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