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斟灌故城遗迹及民间传说调查资料 (2011-03-19 20:26:47)转载标签: 寿光斟灌故城禹王庙寒浞冢古城墙斟鄩嫦娥寒浞寒亭文化 分类: 小说纪事
寿光市斟灌故城遗迹及民间传说调查资料
夏朝初叶,今天的菜乡寿光属古斟灌国。斟灌乃夏帝仲康所封侯国,斟灌故城即其统治中心所在地。日前,博主专程去斟灌故城一带探访了古迹,搜集了部分民间传说,归来后经过认真梳理,整理成文,贴于此处,以飨博友。不当之处,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关于古斟灌及斟灌故城
据清嘉庆五年(1800年)《寿光县志》卷九·纪年载:“夏帝相九年癸未,帝居于斟灌;二十七年辛丑,寒浞使其子浇帅师灭斟灌。少康元年壬午,伯靡自鬲帅斟鄩、斟灌之师以伐浞。”另据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寿光县志》卷二·沿革载:“夏斟灌国。应劭注《汉志》云‘寿光,古斟灌,禹后。今灌亭是。’《续山东考古录》云‘斟灌国故城在东北四十里,一称灌亭,一称东寿光城,今斟灌店。’”在该志卷十五·大事记·纪事词条下,有“斟灌存亡关于少康中兴本末”的详细记载:“斟灌,夏同姓诸侯国。王相之时,羿代夏政,相失国,依斟灌及斟鄩氏。《竹书纪年》亦有相居于斟灌之文。斟灌之墟是为帝丘。其后寒浞杀羿,使其子浇帅师灭斟灌,并伐斟鄩,大战于潍,灭之。遂弑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少康既长,其臣收二斟之寿光东斟灌村禹王庙碑碑文 (2011-03-15 18:14:09)转载标签: 斟灌故城禹王庙庙碑碑文风蚀禹王祠堂记文化 分类: 小说纪事
寿光东斟灌村禹王庙碑碑文
寿光市洛城街道的东斟灌村,系夏代斟灌故城所在地。该村历史悠久,传说颇丰。以前,在村子西北角上曾有禹王庙一座,该庙气势恢宏,香火兴旺,历朝历代都曾重修。“文革”期间,禹王庙被拆,房梁瓦片荡然无存,现只有一石碑横卧于东斟灌村村委院落东南一隅。该碑是清乾隆十七年重修禹王庙时所立。碑文由登莱青海防道、山东布政使司参议沈廷芳撰文,寿光知县王椿立石,生员李烒所书。内容主要讲述了斟灌城的历史及禹王庙重修原因等。
笔者有幸于近日目睹了此碑。整体看,石碑因保护不力,风蚀严重,部分字迹已经很难看清。经笔者仔细辨认、推敲并查阅相关资料,将碑文整理校点如下,或有未妥之处,一并请教于方家。
《禹王祠堂记》
重修禹王庙碑记:
青州寿光县东北古斟灌城,即夏后氏封国,有大禹庙焉。乾隆辛未夏,予按部过城隅,肃谒墀下。秋风落日,古屋龙蛇,墙桷崩蚀,庭墄荒芜,乃属邑令王椿氏更新之。惟禹敷土,随刋明德远矣,庙于九州也宜宁,仅青州僻邑按县之有是城也,即《左传》所记斟灌氏。帝相迁依于此,是寒浞虽灭二斟,而后缗得归有仍,生少康,卒收二国之烬,以兴夏室。后之人殆思其德,立庙于同姓分封之域,尤宜举之,而莫敢废也。王君既增其式廓,配以二斟诸臣。是秋工竣,请予文勒石。予周览庙庭,惟金大定时一碑曾载兴葺岁月,厥后罔或继者。君能修废举坠,崇典祀于古先哲,王其关声教綦,钜胥宜述,爰摭其本末而铭之。辞曰:
于皇神禹,迹遍寰区。惟青州域,界海岱隅。
潍淄既道,坟土是敷。广莫斥卤,毋患濒居。
芒芒参参,稼穑菑畲。厥田厥赋,地利始腴。
厥贡厥篚,方物聿殊。微神禹功,吾其鱼乎!
予行下县,畎亩恬舒。望衡对宇,沟洫弗潴。
鷇食鹑衣,寝息于徐。式瞻古祠,肃止驺旟。
太息鞠草,谁其茀除?卓哉大夫,乃召工徒。
美矣轮奂,增是规模。克崇文命,祀事孔胪。
载献醴酒,载陈牲羭。妥灵迓福,庇我井闾。
缅维斟灌,望古踟蹰。奕奕新庙,洋洋归墟。
履兹清晏,长巩皇图,仰怀明德,神永奠诸!
寿光市斟灌故城遗迹及民间传说调查资料
夏朝初叶,今天的菜乡寿光属古斟灌国。斟灌乃夏帝仲康所封侯国,斟灌故城即其统治中心所在地。日前,博主专程去斟灌故城一带探访了古迹,搜集了部分民间传说,归来后经过认真梳理,整理成文,贴于此处,以飨博友。不当之处,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关于古斟灌及斟灌故城
据清嘉庆五年(1800年)《寿光县志》卷九·纪年载:“夏帝相九年癸未,帝居于斟灌;二十七年辛丑,寒浞使其子浇帅师灭斟灌。少康元年壬午,伯靡自鬲帅斟鄩、斟灌之师以伐浞。”另据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寿光县志》卷二·沿革载:“夏斟灌国。应劭注《汉志》云‘寿光,古斟灌,禹后。今灌亭是。’《续山东考古录》云‘斟灌国故城在东北四十里,一称灌亭,一称东寿光城,今斟灌店。’”在该志卷十五·大事记·纪事词条下,有“斟灌存亡关于少康中兴本末”的详细记载:“斟灌,夏同姓诸侯国。王相之时,羿代夏政,相失国,依斟灌及斟鄩氏。《竹书纪年》亦有相居于斟灌之文。斟灌之墟是为帝丘。其后寒浞杀羿,使其子浇帅师灭斟灌,并伐斟鄩,大战于潍,灭之。遂弑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少康既长,其臣收二斟之寿光东斟灌村禹王庙碑碑文 (2011-03-15 18:14:09)转载标签: 斟灌故城禹王庙庙碑碑文风蚀禹王祠堂记文化 分类: 小说纪事
寿光东斟灌村禹王庙碑碑文
寿光市洛城街道的东斟灌村,系夏代斟灌故城所在地。该村历史悠久,传说颇丰。以前,在村子西北角上曾有禹王庙一座,该庙气势恢宏,香火兴旺,历朝历代都曾重修。“文革”期间,禹王庙被拆,房梁瓦片荡然无存,现只有一石碑横卧于东斟灌村村委院落东南一隅。该碑是清乾隆十七年重修禹王庙时所立。碑文由登莱青海防道、山东布政使司参议沈廷芳撰文,寿光知县王椿立石,生员李烒所书。内容主要讲述了斟灌城的历史及禹王庙重修原因等。
笔者有幸于近日目睹了此碑。整体看,石碑因保护不力,风蚀严重,部分字迹已经很难看清。经笔者仔细辨认、推敲并查阅相关资料,将碑文整理校点如下,或有未妥之处,一并请教于方家。
《禹王祠堂记》
重修禹王庙碑记:
青州寿光县东北古斟灌城,即夏后氏封国,有大禹庙焉。乾隆辛未夏,予按部过城隅,肃谒墀下。秋风落日,古屋龙蛇,墙桷崩蚀,庭墄荒芜,乃属邑令王椿氏更新之。惟禹敷土,随刋明德远矣,庙于九州也宜宁,仅青州僻邑按县之有是城也,即《左传》所记斟灌氏。帝相迁依于此,是寒浞虽灭二斟,而后缗得归有仍,生少康,卒收二国之烬,以兴夏室。后之人殆思其德,立庙于同姓分封之域,尤宜举之,而莫敢废也。王君既增其式廓,配以二斟诸臣。是秋工竣,请予文勒石。予周览庙庭,惟金大定时一碑曾载兴葺岁月,厥后罔或继者。君能修废举坠,崇典祀于古先哲,王其关声教綦,钜胥宜述,爰摭其本末而铭之。辞曰:
于皇神禹,迹遍寰区。惟青州域,界海岱隅。
潍淄既道,坟土是敷。广莫斥卤,毋患濒居。
芒芒参参,稼穑菑畲。厥田厥赋,地利始腴。
厥贡厥篚,方物聿殊。微神禹功,吾其鱼乎!
予行下县,畎亩恬舒。望衡对宇,沟洫弗潴。
鷇食鹑衣,寝息于徐。式瞻古祠,肃止驺旟。
太息鞠草,谁其茀除?卓哉大夫,乃召工徒。
美矣轮奂,增是规模。克崇文命,祀事孔胪。
载献醴酒,载陈牲羭。妥灵迓福,庇我井闾。
缅维斟灌,望古踟蹰。奕奕新庙,洋洋归墟。
履兹清晏,长巩皇图,仰怀明德,神永奠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