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经查询,《精神现象学》与我所谓的【精神印象】并无多少关联,它们最大的关联,就是它们都与人类认识活动有关。
同时我也反省到,多余的幻想、有害的直觉都将混乱思维。
回到尚未加入幻想元素的地方——
由于正常人清醒时,其五感始终在发挥作用,内部生理环境的状况也随时反馈信息于大脑,因而在感知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由五感作用与生理活动而反馈而来的印象。这些印象的存在,与心理活动是否将注意力指向它们(增强它们的活跃度)无关,则可以说这群基本印象,构成了思维的“环境”。
前文曾言的空间感与时间感,皆是从这群基本印象中综合出来的印象。要说明这种“综合”,举事例如下——
这些事例很简单,类似物理学中的控制变量法,我既然说空间感是从基本印象中综合出来的,则当基本印象中某个印象成分被紊乱之时,我们的空间感必会随之变化。
其一,逛街时听着MP3,耳机里的声响颇大,基于这种干扰,人对环境的掌控能力会被削弱,走路时保持平衡也不如平常时容易(此例子不够典型,因为人们对双耳效应的空间性的认知不足)。
其二,近视者配了新眼镜,眼睛尚未适应那种新视界,他们走路或拿东西比从前吃力,而且这种空间感的紊乱亦可能导致他头晕目眩,更严重者还有呕吐现象。
其三,闭着眼睛走路,随着路程的增加,路径越发偏离直线。这固然是由于人体左右不完全对称的缘故,但睁开眼睛时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偏离,足以说明视觉对空间感的影响。
其四,基于身体或大脑左右功能的不对称,影响了左手与右手的灵活度差异。这种差异有确定方向(左右)的作用。这足以说明“身体觉”(姑且使用这个称谓)对空间感的影响了。
若这些例子还不够鲜明,各位可自行试验:看着望眼镜走路或者去拿东西,对距离与大小的判断常会出错。
而即使上述任何一种感觉,都可以衍化出空间感来(即便不全面),我所说的——空间感是从基本印象中综合而来——也是准确的。因为正常人有意识的时候无法剔除基本印象,他的大脑对基本印象作综合处理也与他意愿无关。除非他变聋而且失明而且高位截瘫,使他的大脑不能得到基本印象(或者得到它们也永远不能上升到感知中),那他的空间感是什么状况我可不知道。所以我只好锁定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
因此,我不必讨论视觉、听觉、身体觉是否能独立衍化出空间感来。反正即便是瞎子探讨与空间有关的逻辑时,他也必须使用从正常人能在视觉中得到的空间信息(他在想象中模拟,若他生来就瞎,则会将触摸中得到的直线、位置的印象做替代)。
至于时间感的紊乱,则抽象一点,不过下面这个事例也勉强可以说明问题——
当你通宵达旦的上网,错过了平常的睡眠时间,而在白日补觉,待你醒来时你不看钟表(此时外面是阴天,假定观测天象不可分辨时辰),你将对时间失去把握。
或者,你在发高烧,睡睡醒醒,睡睡醒醒,等你某次醒来,你同样把握不到时间。
或者,你在半夜醒转,你也会不知道时间,我对此的解释是:基本印象在你睡觉之时全部潜匿着,你无法从中综合出时间感来,而你醒来后时间感虽然恢复了,但你只可能从恢复的时间感中隐约知道自己醒来多久的信息,却无法得出你睡了多久的信息。
当然,你若掌握了知识,结合知识与你醒转后的基本印象,是能够大概判断你睡了多久的。不过这种判断是逻辑的判断,而不是经验的判断(那个小知识是:成人的正常睡眠时间是八小时。你可根据现在的精神状态饱满程度与你睡前看到的时间,大概判断离8小时后有多远)。
还有几个典型的现象可以说明,人对时机的把握(打羽毛球、打乒乓球)、人对节奏的掌控(唱歌、跳舞等),有赖于注意力对视觉、听觉、身体觉的高度集中。
经查询,《精神现象学》与我所谓的【精神印象】并无多少关联,它们最大的关联,就是它们都与人类认识活动有关。
同时我也反省到,多余的幻想、有害的直觉都将混乱思维。
回到尚未加入幻想元素的地方——
由于正常人清醒时,其五感始终在发挥作用,内部生理环境的状况也随时反馈信息于大脑,因而在感知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由五感作用与生理活动而反馈而来的印象。这些印象的存在,与心理活动是否将注意力指向它们(增强它们的活跃度)无关,则可以说这群基本印象,构成了思维的“环境”。
前文曾言的空间感与时间感,皆是从这群基本印象中综合出来的印象。要说明这种“综合”,举事例如下——
这些事例很简单,类似物理学中的控制变量法,我既然说空间感是从基本印象中综合出来的,则当基本印象中某个印象成分被紊乱之时,我们的空间感必会随之变化。
其一,逛街时听着MP3,耳机里的声响颇大,基于这种干扰,人对环境的掌控能力会被削弱,走路时保持平衡也不如平常时容易(此例子不够典型,因为人们对双耳效应的空间性的认知不足)。
其二,近视者配了新眼镜,眼睛尚未适应那种新视界,他们走路或拿东西比从前吃力,而且这种空间感的紊乱亦可能导致他头晕目眩,更严重者还有呕吐现象。
其三,闭着眼睛走路,随着路程的增加,路径越发偏离直线。这固然是由于人体左右不完全对称的缘故,但睁开眼睛时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偏离,足以说明视觉对空间感的影响。
其四,基于身体或大脑左右功能的不对称,影响了左手与右手的灵活度差异。这种差异有确定方向(左右)的作用。这足以说明“身体觉”(姑且使用这个称谓)对空间感的影响了。
若这些例子还不够鲜明,各位可自行试验:看着望眼镜走路或者去拿东西,对距离与大小的判断常会出错。
而即使上述任何一种感觉,都可以衍化出空间感来(即便不全面),我所说的——空间感是从基本印象中综合而来——也是准确的。因为正常人有意识的时候无法剔除基本印象,他的大脑对基本印象作综合处理也与他意愿无关。除非他变聋而且失明而且高位截瘫,使他的大脑不能得到基本印象(或者得到它们也永远不能上升到感知中),那他的空间感是什么状况我可不知道。所以我只好锁定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
因此,我不必讨论视觉、听觉、身体觉是否能独立衍化出空间感来。反正即便是瞎子探讨与空间有关的逻辑时,他也必须使用从正常人能在视觉中得到的空间信息(他在想象中模拟,若他生来就瞎,则会将触摸中得到的直线、位置的印象做替代)。
至于时间感的紊乱,则抽象一点,不过下面这个事例也勉强可以说明问题——
当你通宵达旦的上网,错过了平常的睡眠时间,而在白日补觉,待你醒来时你不看钟表(此时外面是阴天,假定观测天象不可分辨时辰),你将对时间失去把握。
或者,你在发高烧,睡睡醒醒,睡睡醒醒,等你某次醒来,你同样把握不到时间。
或者,你在半夜醒转,你也会不知道时间,我对此的解释是:基本印象在你睡觉之时全部潜匿着,你无法从中综合出时间感来,而你醒来后时间感虽然恢复了,但你只可能从恢复的时间感中隐约知道自己醒来多久的信息,却无法得出你睡了多久的信息。
当然,你若掌握了知识,结合知识与你醒转后的基本印象,是能够大概判断你睡了多久的。不过这种判断是逻辑的判断,而不是经验的判断(那个小知识是:成人的正常睡眠时间是八小时。你可根据现在的精神状态饱满程度与你睡前看到的时间,大概判断离8小时后有多远)。
还有几个典型的现象可以说明,人对时机的把握(打羽毛球、打乒乓球)、人对节奏的掌控(唱歌、跳舞等),有赖于注意力对视觉、听觉、身体觉的高度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