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吧 关注:16贴子:57
  • 7回复贴,共1

南阳:国民政府管辖下的教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国民政府管辖下的教育
http://www.nyk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575


1楼2011-04-18 23:05回复
    南阳客栈
    标题: 国民政府管辖下的教育 [打印本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flasher     时间: 2009-3-9 14:21      标题: 国民政府管辖下的教育
    近现代的南阳教育由于受辛亥**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南阳教育界一大批知名人士思想敏锐,政治视野开阔。他们联系中国近代被侵略和奴役的现实,深切体悟到了民族衰弱与教育落后的必然联系,因而十分重视发挥教育对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兴教办学,不断进行教育改革,积极传播进步文化,推动了南阳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南阳社会的进步。就学校教育来讲,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师范教育等都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但由于旧的封建社会制度和旧的教育体制的束缚,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教育权操纵在少数官僚绅士的手中,加上地方封建势力之间明争暗斗,战乱和饥荒的频繁,南阳教育事业遭到了极大的摧残。' 


    2楼2011-04-18 23:06
    回复
      国民政府管辖下的教育
            一、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南阳教育的发展
            (一) 学校教育概况
            1. 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亦称学前教育,即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的教育。晚清时期称启蒙教育,开展幼儿教育的地方称为蒙养院。民国时期改称幼儿教育,开展幼儿教育的场所多称为幼稚园。民国以前,南阳的幼儿教育几乎属于空白,史书记载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唐河知县黄梅在县东城建蒙养义学1所,清宣统三年(1911年)南阳县的崔本裕、田光华分别在潦河坡、董营各建蒙养院1所。
            1921年,意大利传教士安西满在南阳县靳岗创办西满幼稚园。其他各县的幼儿教育均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民国期间的幼儿教育,虽因战乱不断而有时断时续的情况发生,但其经费来源、组织形式、教育场所、训育教员、教育科目设置都有了一定的规范。可以说,民国时期创办的幼稚园,开启了南阳学前教育的前奏。
      


      3楼2011-04-18 23:09
      回复
        3. 中学教育
        民国初期,南阳的中学教育处于新旧交替阶段,教育制度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有较大的改革。但中学的数量较少,规模较小,普及程度较低。1912年,依照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的中学令中第三条“中学定为省立”的规定,全省划分为6个学区,南阳被划为第五学区,设省立中学一所,其前身为1905年创办的宛南中学堂,后更名为南阳府官立中学堂、南阳中学,1914年又更名为河南省立第五中学,有学生6班300人。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推行了男女合校制度和白话文教学。冯玉祥二次主豫时期,下令各地庙宇改为学校,庙产变为学产,南阳中学教育才有了较快的发展,其中包括私立中学教育在这一时期开始发展。同时,南阳的中学教育不仅在学校数量上有所增加,而且依据冯玉祥批准执行的《河南教育行政大纲》,对旧有中学进行了改组与扩建,因而中学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民国时期中学的学制6年,初中3年,高中3年。中学课程的开设根据1915年国民政府颁布的教育纲要规定的科目有:修身、经学、国文、英文、数学、历史、地理、博物、物理、化学、图画、体操。其中经学一科指定研习《四书》、《诗经》、《礼记》、《左传》等儒家经典书籍。修身课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为三民主义课。1927年河南省教育厅根据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的《中学规程》又对初中课程作了局部调整。
        


        5楼2011-04-20 01:28
        回复
          (二) 对复古主义教育的批判
          针对封建反动军阀取消民国初期河南资产阶级教育改革的复古主义逆流,南阳教育界的一些民主进步人士对此展开了猛烈的抨击,一批在南阳家乡谋职和南阳籍在外谋职的民主进步人士也积极参与其中。省立南阳第五中学、唐河师范学校、南阳英算专修学校的进步师生担当了反对复古主义排头兵的作用。
          1915年9月,《青年》(后改名《新青年》)杂志创办后,受到南阳进步青年师生的欢迎,其发行量不断增加,曾一度供不应求。南阳这块古老封闭落后的土地也受到了先进思想文化的影响。此后,《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以及孙中山先生的《讨袁檄文》等进步刊物和重要文章,不断在南阳教育界的知名人士中传播。1918年初,《河南教育》月刊登载了孙建中的《余之文学革命论》一文,阐述了他的新文学主张:“近来文学革命之先声,洋洋盈耳。其目的在排除空虚典雅之贵族文学,而建设平易写实之平民文学。其方法在废古典,用俗语,禁摹拟,邂排偶,推翻往古,更造新生……”这是反对复古主义、主张文学改革的标志性文章,对南阳的文学改革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1918年夏,南阳籍在外工作的冯友兰、嵇文甫、徐炳昶、马云卿等十多名民主人士组织创办《心声》杂志,标志着反对复古主义教育,倡导新文化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心声》杂志每月一期,每期发行1000余份。其办刊宗旨为:“输入外界之思潮,发展良心之主张,以期打破社会上、教育之老套,惊醒其迷梦,指示以前途之大路而促其进步。”为了批判复古主义教育,他们主张“输入外界之思潮”。全国当时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蔡元培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在《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杂志,宣传人权与科学,反对尊孔复古,主张文学革命。《心声》杂志加入了新文化运动的行列,她将新文化运动扩展到南阳并逐步引向深入。在如何学习外国的问题上,他们既主张眼界开阔,又提出了不能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徐炳昶在《心声》杂志撰文指出“外国人本有长有短”,我国一些“志行薄弱”的人,“学他们长处很难,学他们的短处倒很容易”,“以日用言之,外国人的好处是洁净,坏处是奢侈。(中国人)倒没有学到洁净 ”。他主张学习外国应学其长处,不能“舍长取短”。这种看法是颇有见地的。总之,他们对当时河南“处铁路四达之区,犹且杜门自守”的封闭状态深为不满,大声疾呼:“若果能常处于世外,则不知魏晋,诚亦自有其清福;但恐渔夫闯进,未容我长此逍遥耳。”《心声》杂志共出2卷20期,每期都在南阳有较多的发行量,因而,在南阳教育界起到了响应新文化运动、批判复古主义教育的历史进步作用。
          发端于1915年的全国新文化运动,在南阳教育界引起了比较广泛的响应。一些知名的教育家毅然投身这场运动,提倡民主,提倡科学,提倡新文学;对运动的深入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李元勋、徐炳昶、冯友兰等人士。
          李元勋(1864~1922年),号午樵,河南省南召县人。光绪五年(1879年)为县儒学生员,肄业于宛南书院。除攻读经儒之学外,业余时间潜心研读数学。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开始,他相继写出《天文勾股》、《圆率引》、《招差引》等数学方面的专著,民国初年又著《化学周期表》一书。在新文化运动中,李元勋先后在南阳、信阳、陕县、开封各地中学任教,所著《天文勾股》等4本自然科学专著,成为他反对封建主义复古教育、传播科学知识的武器。河南著名教育家张嘉谋在《李元勋传略》中称赞他讲学“罕譬善诱,娓娓不倦”,“先生博学多通,课余就问答者,居室恒满”。与此同时,李元勋致力于研究汉语语音系统的沿革,注重辨析字音中的声、韵、调三种要素,并研究其不同历史时期的分合异同,创造出汉语音系统“代声术”,拼法、用法简而易从,使文字和广大人民更加接近。李元勋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直接推动了河南教育界新文学运动的发展,使不少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能够借助其“代声术”,用接近群众的语言——白话来创作文学作品,描写现实生活和斗争,反映人民的民主要求。李元勋先生去世9年后,他创造的“代声术”于1931年被中国历史语言研究院的罗享田教授编入《中国音韵学史》。
          


          7楼2011-04-21 01:24
          回复
            ●∪灬ガ╔◥てぅそ←


            20楼2011-04-21 11:53
            回复
              4. 外地学校南移西迁对宛西的影响
              **战争时期,省内大批学校迁入南阳,给南阳带来了新文化传播的巨流,打破了封建统治的格局,使宛西的社会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显著特征是:
              (1) 新文化教育的开发与扩展
              抗战前,宛西原有新学堂(俗称“洋学”)极少,只有一些“私塾改良”,即以旧书籍为主加一些新的教科书,还谈不上新文化教育。1933年,彭禹廷与别廷芳倡办马山口天宁寺宛西乡村师范学校(1937年更名为“镇内淅联立宛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而这所乡师,又是别廷芳主要为推行地方自治培训保甲骨干的,其他青年只有望而却步,不得进学修业。同时,旧社会人民生活困难,度日尚难,更无力上学接受新文化教育。那时中等学校极少,能入学的多系高门富户,贫苦青年根本无法就学。尤其是地霸别廷芳,为维护其封建割据统治,对有志无势、出外求学的青年,疑虑重重,横加干涉。一些有力赴外求学的人也心寒胆颤,宁可为愚,不可为士。这就是宛西原有教育文化的基本状况。
              自从外地学校陆续迁入,中等学校遍布各区,宛西从高中、初中到小学,从普通中学到师范、职业、专科,从正规学校到农民识字班、夜校等,各级各类学校在当时来讲,可谓应有尽有,从而冲破了旧有文化统治的封锁。凡有志进取的青年,不分贫富,都想方设法进校求学,或享受公费,或变卖田产,负债供学,或肩担粮柴,苦度走读。因此上中学的青年急剧增加,打破了这块山乡僻野文化教育的沉寂局面,冲刷了人们的思想领域,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质。所以,宛西在解放后参加**的人数较多,同这一时期上学者较多,文化程度较高,有着重要的关系。
              


              21楼2011-04-22 22:23
              回复
                无语,不发了,太tnn多敏感字了,逼老子当白字先生


                22楼2011-04-22 22: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