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对复古主义教育的批判
针对封建反动军阀取消民国初期河南资产阶级教育改革的复古主义逆流,南阳教育界的一些民主进步人士对此展开了猛烈的抨击,一批在南阳家乡谋职和南阳籍在外谋职的民主进步人士也积极参与其中。省立南阳第五中学、唐河师范学校、南阳英算专修学校的进步师生担当了反对复古主义排头兵的作用。
1915年9月,《青年》(后改名《新青年》)杂志创办后,受到南阳进步青年师生的欢迎,其发行量不断增加,曾一度供不应求。南阳这块古老封闭落后的土地也受到了先进思想文化的影响。此后,《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以及孙中山先生的《讨袁檄文》等进步刊物和重要文章,不断在南阳教育界的知名人士中传播。1918年初,《河南教育》月刊登载了孙建中的《余之文学革命论》一文,阐述了他的新文学主张:“近来文学革命之先声,洋洋盈耳。其目的在排除空虚典雅之贵族文学,而建设平易写实之平民文学。其方法在废古典,用俗语,禁摹拟,邂排偶,推翻往古,更造新生……”这是反对复古主义、主张文学改革的标志性文章,对南阳的文学改革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1918年夏,南阳籍在外工作的冯友兰、嵇文甫、徐炳昶、马云卿等十多名民主人士组织创办《心声》杂志,标志着反对复古主义教育,倡导新文化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心声》杂志每月一期,每期发行1000余份。其办刊宗旨为:“输入外界之思潮,发展良心之主张,以期打破社会上、教育之老套,惊醒其迷梦,指示以前途之大路而促其进步。”为了批判复古主义教育,他们主张“输入外界之思潮”。全国当时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蔡元培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在《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杂志,宣传人权与科学,反对尊孔复古,主张文学革命。《心声》杂志加入了新文化运动的行列,她将新文化运动扩展到南阳并逐步引向深入。在如何学习外国的问题上,他们既主张眼界开阔,又提出了不能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徐炳昶在《心声》杂志撰文指出“外国人本有长有短”,我国一些“志行薄弱”的人,“学他们长处很难,学他们的短处倒很容易”,“以日用言之,外国人的好处是洁净,坏处是奢侈。(中国人)倒没有学到洁净 ”。他主张学习外国应学其长处,不能“舍长取短”。这种看法是颇有见地的。总之,他们对当时河南“处铁路四达之区,犹且杜门自守”的封闭状态深为不满,大声疾呼:“若果能常处于世外,则不知魏晋,诚亦自有其清福;但恐渔夫闯进,未容我长此逍遥耳。”《心声》杂志共出2卷20期,每期都在南阳有较多的发行量,因而,在南阳教育界起到了响应新文化运动、批判复古主义教育的历史进步作用。
发端于1915年的全国新文化运动,在南阳教育界引起了比较广泛的响应。一些知名的教育家毅然投身这场运动,提倡民主,提倡科学,提倡新文学;对运动的深入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李元勋、徐炳昶、冯友兰等人士。
李元勋(1864~1922年),号午樵,河南省南召县人。光绪五年(1879年)为县儒学生员,肄业于宛南书院。除攻读经儒之学外,业余时间潜心研读数学。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开始,他相继写出《天文勾股》、《圆率引》、《招差引》等数学方面的专著,民国初年又著《化学周期表》一书。在新文化运动中,李元勋先后在南阳、信阳、陕县、开封各地中学任教,所著《天文勾股》等4本自然科学专著,成为他反对封建主义复古教育、传播科学知识的武器。河南著名教育家张嘉谋在《李元勋传略》中称赞他讲学“罕譬善诱,娓娓不倦”,“先生博学多通,课余就问答者,居室恒满”。与此同时,李元勋致力于研究汉语语音系统的沿革,注重辨析字音中的声、韵、调三种要素,并研究其不同历史时期的分合异同,创造出汉语音系统“代声术”,拼法、用法简而易从,使文字和广大人民更加接近。李元勋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直接推动了河南教育界新文学运动的发展,使不少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能够借助其“代声术”,用接近群众的语言——白话来创作文学作品,描写现实生活和斗争,反映人民的民主要求。李元勋先生去世9年后,他创造的“代声术”于1931年被中国历史语言研究院的罗享田教授编入《中国音韵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