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有我有爱的wow吧 关注:698贴子:72,570

保护野生动物 细数那些灭绝和濒临灭绝的动物【偷偷地发……】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了别让那些偷猎者发现


1楼2011-04-20 23:21回复

    西非狮
    曾经广布于除了撒哈拉沙漠中部和热带雨林以外的非洲大陆,在印度也有少量分布。但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杀,狮子在东非及西非早已不见踪迹,现在只在东非及南非有少量分布,并且大多生活在国家公园内,仍处在濒临灭绝的危险之中。 西非狮在1865年灭绝。
    差点忘了……此贴来自17岁之夏同学!!!!


    2楼2011-04-20 23:22
    回复

      新疆虎
      新疆虎的个头仅次于西伯利亚虎,体长一般在1.6—2.5米,尾长约0.8米,重约200-250公斤。人类最后一次发现新疆虎是在1916年,在这以后的数十年间,科学工作者曾多次寻找过它们的踪迹,但始终在也没发现过。可以说新疆虎主要是在人类破坏自然环境之后结束它们最终的生命历程的。新疆虎于1916年灭绝。
      


      3楼2011-04-20 23:23
      回复

        中国白臀叶猴
        白臀叶猴主要栖息在热带森林,为昼行性完全树栖的猴子,并常在树林冠层活动,几乎不下地,也不喝水,主要以树叶,嫩芽和果实为食。他们善于跳跃,且动作优雅,跳跃中前臂伸过头顶,后肢先着地,一纵可达6米远。白臀叶猴是群居而生,每个群体为一雄或几雄多雌。每个群体约10只,有时也可见若干小家族临时聚集起来的大群。在群体中常可见到雌性为雄性理毛,这种行为对联络个体间的感情,维系群体成员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白臀叶猴为昼行性,完全树栖,主要在森林的上层活动,几乎从不下到地面上,善于跳跃,一跃可达6米多远,动作优雅。食物也是以各种鲜叶嫩芽为主,兼食各种野果,所不同的是很少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也很少到水边去喝水,这可能是它从树木的嫩叶和幼芽中已经能吸取所 白臀叶猴
        需水分的大部分,另外还能从清晨枝叶上的露珠得到一些水分。平常喜欢群居,既有小群,也有大群。小群一般是4一5只或8—10只,包括1—2只成年雄兽、几只成年雌兽和若干幼仔。但有时也能见到50一60只以上的大群在一起活动,这似乎是若干个家族的临时聚合。在群体中常可见到雌性为雄性理毛,这种行为对联络个体间的感情,维系群体成员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白臀叶猴过去在海南岛上数量一直不是很多,当进入19世纪中期后,当地居民不断增多,为了种植庄稼,人们砍伐了大量热带雨林。白臀叶猴的栖息地在这里逐年缩小,迫使它们无家可归。还有人们为了获得白臀叶猴的皮做御寒的皮衣或褥子,常常猎杀它们,人们的这些行为使岛上本已不多的白臀叶猴数量更加稀少,如不及时加以保护很可能全部灭绝。因此,这些地区的政府很快地实施了对白臀叶猴的保护措施,可是一直到现在,白臀叶猴仍被不法分子屡屡捕杀。但愿它不会成为空谷绝响。中国白臀叶猴:1893年灭绝。
        


        5楼2011-04-20 23:24
        回复

          东袋狸
          在人类的干预下东袋狸在1940年全部灭绝.


          6楼2011-04-20 23:24
          回复

            恐鸟恐鸟的灭绝,人类肯定难辞其咎。但把这笔账全算在人类头上,恐怕也有失公允。恐鸟的迅速消失,原因比较复杂。 科学家对恐鸟数量动态变化的模拟实验表明,当时成年恐鸟的死亡率很高,而出生率很低。死亡率高可能与天敌(人类是主角)对这种缺乏自卫能力的动物的大肆捕杀有关。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也有一定的责任。 至于出生率低则可以做如下解释:巨大的动物繁殖率都很低,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寿命却很长(小动物如老鼠、昆虫之辈,繁殖率很高,但却是短命鬼)。在地域和食物均十分有限的海岛上,在没有天敌相制约的情况下,过高的繁殖率对像恐鸟这样巨大动物的生存而言是非常不利的。恐鸟的基因里必定有一种限制“人口膨胀”的机制在发挥作用,否则它们早就因繁殖得过多,吃光岛上可食的植物而自我毁灭了。据说恐鸟一次只生一个蛋。 但当年若无外敌入侵,恐鸟的低繁殖率恐怕是不会构成灭种的危机的。
            


            7楼2011-04-20 23:25
            回复

              昆士兰毛鼻袋熊 栖息地破坏 由于栖息地遭到破坏,以及和家畜争夺事物而遭到捕杀,昆士兰毛鼻袋熊的生存环境每况愈下。栖息地有小规模火山爆发,影响其生育地. 在新南威尔士州的里否赖纳地区,曾经生活在那里的数量众多的昆士兰毛鼻袋熊,已经很长时间不见踪影了。 在昆士兰东南部,昆士兰毛鼻袋熊在1900年就已经灭绝了。


              8楼2011-04-20 23:26
              回复

                这不是狗。。。是瘦弱的塔斯曼尼亚虎(袋狼)
                自从塔斯马尼亚岛上的移民来到,袋狼的生存继而出现了危机。 大量的家畜——羊被狗伤害了。而人们误以为是袋狼所为,因为狗和袋狼都是吸羊的血。1888年,政丵府出赏金奖赏捕杀袋狼的人们,在那之后的二十年之中丵,共有2268只袋狼被捕杀了。这也是记录袋狼数量的珍贵资料。 最后一只袋狼,是于1936年9月7日死亡的。死于塔斯马尼亚岛上的霍巴特动物园。
                看着图片真的有些英雄末路的味道


                9楼2011-04-20 23:27
                回复

                  斑驴
                  19世纪初期,欧洲人的到来才给斑驴的生存带来了威胁。欧洲人并不象当地人那样喜食斑驴肉,而是看中了斑驴亮丽的皮毛。他们大量猎杀斑驴,剥下皮做成标本运回欧洲市场出售,当时欧洲人看到如此美丽的动物都倍感兴趣,于是许多人收购斑驴标本,一时斑驴标本价格昂贵。由于利益的驱使,也使更多的人来到非洲猎杀斑驴,使斑驴数量进一步大量减少。 到了19世纪70年代,斑驴已经所剩无几了,这时欧洲人就捕捉活斑驴运动欧洲,试图人工饲养繁殖。到了1880年同,人们再也捕捉不到野生的斑驴了,而运到欧洲的活斑驴因不适应生存环境一个接一个地死去了。
                  


                  10楼2011-04-20 23:28
                  回复

                    阿特拉斯棕熊
                    1870年在阿尔及利亚的西迪比而阿贝斯郊外,一只棕熊被杀,之后人类再也没有发现过阿特拉斯棕熊,别看熊又凶又笨,其实它和其他动物一样,有温顺的一面,有时还会"感情用事"可是现在由于人类的捕杀,野生的熊越来越少了,人类仍在对它们痛下杀手:吃熊胆,取胆汁……
                    阿特拉斯棕熊:1870年灭绝
                    


                    11楼2011-04-20 23:28
                    回复

                      澳米氏弹鼠
                      找不到原因。。可能是自然灭绝吧
                      澳米氏弹鼠于1901年灭绝


                      12楼2011-04-20 23:29
                      回复

                        澳洲小兔猼兔猼属原来数量很多,在澳大利亚的草原上到处能看到它们的身影。但由于它们的肉味鲜美,很早就遭到了人类凶狠的捕杀,特别是欧洲移民进入澳洲后,它们更是厄运当头,人们不但大量捕杀它们,还到处开垦草地做植作物,兔猼在失去家园的情况下,无处觅食,不得不偷食庄稼,这更增加了人们捕杀它们的理由,人们开始把它们当成害兽,见到就杀。在人类的狂捕滥杀之下,小兔猼在1890年全部被人们赶尽杀绝了。 


                        13楼2011-04-20 23:29
                        回复

                          白足澳洲林鼠
                          白足澳洲林鼠大约是在20世纪初灭绝的,由于人类天性不喜欢鼠类,因此,对于白足澳洲林鼠的具体灭绝时间和原因十分迷茫。
                          1902年灭绝
                          


                          14楼2011-04-20 23:29
                          回复

                            南加州猫狐:1903年灭绝
                            百度百科里木有。。。。。哎


                            15楼2011-04-20 23:30
                            回复

                              纹兔袋鼠
                              纹兔袋鼠已于1906年在澳大利亚大陆灭绝,今天只有部分残存在伯尼尔和多雷尔群岛。


                              17楼2011-04-20 23: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