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汤洗脚谈真理与谬误
LZ你的看法我不能完全认同,既然你问他们是什么关系,我想如果回答你他们没有关系那么更应该看似像放屁了,但如果说他们有关系的话,我想既然存在关系那么一定可以相互转换了,这在哲学上面也是说的通的。
我们规定真理就是那些被证明是可行并且符合客观实际的东西,谬论就是不可行胡说八道的东西,换句话通俗的概括,真理是对的,谬论是错的。我想这说的也够直观了,可是既然2者是两个极端的话,那不就够成对立了吗,既然对立了那也就上升到矛盾层面了,矛盾双方当然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所以这也再次应证了真理与谬论之间的关系。所以说LZ你所谓的屁话在这里应该好好怀疑一下自己是否说的对不对了。
那么不从哲学上讲,我们从哲学层面出发,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东西在没有得到结果之前有可能是真理也有可能是谬论也有可能什么都不是,那么实践就是判断的唯一标准了。说到这LZ还不明白什么关系吗?这里的实践就好比是一个桥梁,他不就连接了真理跟谬论这之间的一段路程。不管真理也好谬论也好斗可以通过实践得到呈现,我觉得这就很好的回答了 LZ提出的关系这个问题。
其实我们往往看一个事物老是估计抠字面的意思,就好比LZ这里所谓真理与谬论之间的关系。我们一概的就去认为既然说到两者的关系,那么要么转换要么不转换,如果转换的话一定是真理到谬论或者谬论到真理,因为在我们的眼里只看到了恒等这个变化,我们只是认为如果这个命题成立必须要让a=b才行,否则就像LZ说的那样都是屁话。其实想一想我们学过的数学,很简单难道我们都忘了结合律了吗?a=c,c=b推得a=b。既然还知道,为什么不能把这里的c看成是实践,a看成是真理,b看成是谬论呢?我们仅仅看到的是两个参量,也许是命题给我们指出的原因,我们总想让a想办法变换成为b,却不知道其实a在怎么带公式也是很难得出b的结论。而如果我们拿到一个中间变量c,那么问题就很好解决了。所以说数学也是跟哲学密不可分的,我们平时上学学的东西并不简单的是说让我们做题来用的,这些算法都是我们日后生活中可以加以实现的啊。
接着上面所说的,拿我们现在学习为例。如果是中学生的话,做数学难免会碰到证明题,我不知道你们还记得不记得辅助线的用法,往往难题都是给的条件很有限,可能就给你个三角形,让你去证明一大堆等式,这时候不用辅助线而仅仅是用给出的比例公式区推结果或者从结果反推条件是很难进行的。高考几何题一道题或许会画上3,4条辅助线,这些辅助线你是怎么画的,为什么这样画?如果说是经验或者灵感那有点太不实际,但仔细想一想不还是你通过条件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去推算或者说试出来的。不说几何就说反证法,我们否定了条件与结果的关系,认为2者不成立然后从两头开始推,当从结果和条件两头都推到一个不能在推得状态时我们发现了他们之间存在矛盾从而反证了命题成立,这其实也是一样。这里的条件与结果不就是LZ所说的真理和谬论吗?我们否定他们没关系或者说不能相互转换,借助实践这个辅助线来从两头推,其实到了最后你会发现任何的实践作用在不同的时间或者不同的人物身上都有可能产生真理或者谬论的结果,1个实践不能说明问题,那你多画几条辅助线,更多的实践你会发现或许你的辅助线有些画的是没用的,但有用的联系在一起却说明出了问题,因此说LZ的观点是一定有要好好想一想的。
还记得大学高数里学的夹逼准则,放缩法,泰勒展开等等所有的数学公式不管我们如何去证明他们,或者把他们当成定理去证明别的东西,他们就都好比是我们的辅助线,通过这些东西两个看似没有联系的东西是一定可以成立的。别说数学,我们的物理牛顿三大定律,化学中的配平质量守恒,生物中的进化论,语文中的之乎者也,历史中的甲骨文太多的东西我们都去学过,他们不都证明了很多事物之间的联系吗?我们学了他们并把他们当成定理,其实也一样可以跨学科甚至跨科学的去证明任何东西。我记得我曾经说过一个蝴蝶效应,他不就是个例子,虽说是变化中的,但一样反正了两种现象间的关联。因此LZ你说的屁话我觉得确实是屁话,因为你太看重了真理和谬论这两个字眼,却忽略了很多自己学的东西,不管你当时是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或者心情,我觉得你应该好好的去反思一下自己。我说了这么多其实也仅仅是反映一下问题希望促使你理解一些东西,因为我一直认为哲学不管是唯物还是唯心等都是可以指导我们论证实践的,因为他们将意识和客观已经说的很清楚也很抽象了。其实要反驳你的这个观点还有一种最简单的方法,还是用哲学来说,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就这一句话,我觉得LZ你应该好好的去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