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所谓一千比一的伤亡比例,那是瞎扯
俄使伊格估计,当时清军投入约5至6万人,其中3万骑兵,损失1000人(清朝自己估计为3000人)。法军死亡3人,受伤17人,英军死亡2人,受伤29人。请注意,这是俄使的估计,而且比例不过是二十比一
但问题是,英法联军有很多印度和非洲的殖民地士兵作战,比如放弹的啊三军,然而这些伤亡都没被记入敌方损伤范围内,而根据一些西方军史学者的估计,联军的伤亡数字在几百至一千
清军很多都是溃散,尤其是陆军,并非被打死打伤,根据英军写的1860年华北作战记,他们估计清军伤亡三百或者五百人,无论如何说,也不可能达到所谓一千比一的水平,比蒋中正在**战争中条山战役创造的辉煌对比,还是要逊色的多
事实上,蒙古骑兵也尝试了穿插迂回等各种手段,只不过当年英法联军炮弹射程可达1500码。而枪支射程可达1000码。一分钟可射击三发。而清军火枪射程只有五百码。而且准度很差,这才是失败的关键,怎么打都是输的,你再怎么迂回,也突破不了联军的火阵,而联军又精明的很,采取射程内才有效射击的方法,大量杀伤冲击阵地的清军,关键在于科学和武器技术的差距
俄使伊格估计,当时清军投入约5至6万人,其中3万骑兵,损失1000人(清朝自己估计为3000人)。法军死亡3人,受伤17人,英军死亡2人,受伤29人。请注意,这是俄使的估计,而且比例不过是二十比一
但问题是,英法联军有很多印度和非洲的殖民地士兵作战,比如放弹的啊三军,然而这些伤亡都没被记入敌方损伤范围内,而根据一些西方军史学者的估计,联军的伤亡数字在几百至一千
清军很多都是溃散,尤其是陆军,并非被打死打伤,根据英军写的1860年华北作战记,他们估计清军伤亡三百或者五百人,无论如何说,也不可能达到所谓一千比一的水平,比蒋中正在**战争中条山战役创造的辉煌对比,还是要逊色的多
事实上,蒙古骑兵也尝试了穿插迂回等各种手段,只不过当年英法联军炮弹射程可达1500码。而枪支射程可达1000码。一分钟可射击三发。而清军火枪射程只有五百码。而且准度很差,这才是失败的关键,怎么打都是输的,你再怎么迂回,也突破不了联军的火阵,而联军又精明的很,采取射程内才有效射击的方法,大量杀伤冲击阵地的清军,关键在于科学和武器技术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