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痴吧 关注:600贴子:12,810

痴于书(2011年4月号,总第8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写在前面
     又是一月二十七,呵呵。比较特殊,我还在外地出差中。忙里偷闲,把本期吧刊开了吧。现在还是早晨,天晴心爽。天气终于是暖和起来了,大家都去淘自己喜欢的书吧!
                                           书痴吧刊小编1号:烟雨满城西
                                                    2011.4.27



IP属地:山东1楼2011-04-27 08:58回复
    烟雨淘书小记(烟雨满城西2011.6.11)
         时间的关系,去中山公园的次数明显减少了,每次去也大都不能尽兴而归,往往正淘得高兴,手机铃声一响,结果只能无奈地匆匆返回,身不由已啊。
         1.《20世纪建筑》,巴伯尔斯凯,魏怡译,山东美术出版社,2003.12
          铜版纸印刷,漂亮的图片,20世纪的经典建筑尽收眼底。
         2.《书品1991年合订本》,赵守俨主编,中华书局,1991.12   
        书品,杂志,季刊,以评介中华书局所出图书为主。内容还是不错,很喜欢读这类文章。可惜的是本书封面有一片水渍。
         3.《道德经注译与析解》,贺荣一,百H文艺出版社,1997.4
          本书重点在于老子思想的析解,并非仅仅是一般的注释翻译。
         4.《不祥的蛋》,布尔加科夫,戴骢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6
          “新文艺经典译丛”丛书的一种。薄薄的一本小书。
         5.《艺术电影速查手册》,吴冠平主编,南海出版公司,2003.8
          444部当代艺术电影经典收藏。铜版纸印刷,每部影片分导演、主演、出品、获奖记录、故事、评点和剧照等部分,书末附导演简介、片名对照索引等。
         6.《同性恋在中国》,方刚,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4
          长篇纪实性文学。中国同性恋方面的书还是很少的。
       


    IP属地:山东6楼2011-06-11 23:06
    回复
        7.《魔鬼缠身》,拉迪盖,邓丽丹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2
            “新文艺经典译丛”丛书的一种。漂亮的彩色插图。
           8.《阴谋和爱情》,席勒,廖辅叔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9
            55年一版,78年一印,插图很好,应该是原版本的插图吧。书品相还好。
           9.《寻找无双》,王小波,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9
            王小波全集第五卷,“长篇小说.剧本”,收《寻找无双》和《东宫西宫》。
           10.《梦寻》,陈钟,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10
           陈钟的长城画,和他的一些不仅仅是有关绘画的散文文字。

      


      IP属地:山东7楼2011-06-11 23:08
      回复
        滨州之行淘到《惠民大众》试创刊号(kongxiangjun3898,2011.4.12)
        2011年4月9日    晴     星期六
             今天是周六,原本可去济南的中山公园书市淘宝的日子。可由于工作关系只能出差在外忍痛割爱了,想来其实也无所谓,毕竟工作与收藏或者所谓的淘宝相比,孰轻孰重毋庸赘言。
             因是周末并无多少工作可做。早饭后,一个人还是转到了位于黄河一路渤海八路的滨州高杜收藏品市场。在滨州时我来这里并不多,主要还是因我的收藏方向与此不对路。人流虽也熙熙攘攘,可在我看来地摊的玩意大多都是些假冒伪劣的所谓古董。转了一圈自然没有任何收获,哪怕值得让我蹲下来看看的冲动都没有。
            之后又来到了颐园,此园虽比北京的颐和园少了一个字,但是风景却没有一点可比性。当然主要还是园子比较小。虽然为了举办全运会时已经修缮一新,但文化气息却并不浓。但这里确是滨州爱书人淘书的地方,每周五和周六都有近十个旧书摊吸引爱书人前来淘宝。 公园本来就不大,赶上近日又举办赏石展,可怜的旧书摊便被挤到仅余一点空地,着实令人郁闷不已。稍微一转居然还是有点收获:
          先是淘到一本《惠民大众》试创刊号合订本,还有一本《滨州日报》创刊20周年的画册及几本杂志。
          之后还淘到几张镭射影碟。此类东东在济南也是不多见,还有一放影碟的机子,价格并不贵。可玩可听!
             《滨州日报》源于GM战Z年代的《渤海日报》(渤海日报为中G渤海区W机G报,1944年7月1日创刊,1950年4月25日停刊). 1992年5月,经GW院批准,惠民地区更名为滨州地区,《惠民大众》遂在 5月13日更名为《滨州日报》(包括渤海晨刊)对开8版,彩印,周五刊。

        


        IP属地:山东11楼2011-06-13 00:11
        回复
          羊城淘书记(朗月清风,2011.4.25)
            23号来到羊城,自由时间太短,大概只有下午2点半到4点半2个小时,和刘远电话里约了一下,决定叫他带我去遛一遛广州的古玩市场。
               约好在上下九街道广州酒家门口碰面。打车从北京路口到哪里用了不长的时间,司机不错,告诉我因为堵车,需要绕一点路,多几块钱。
               很顺利的在街口和同学见了面,先转了一个两层楼的市场,隔成一间间的小店铺,但是好多店铺没有开门。从楼里出来,钻进马路对面的一个市场,这个里面的摊位倒是比较多,都是敞开式摊档。人流不是太多,人气比较弱。
            走马观花的浏览,突然发现在市场一角有个旧书摊档,一头扎进去,在书架上选了一遍,架子上的书不是太多,大部分是医学类的书。靠墙一个小架子上一排不多的书里倒是有几本对口味的书,挑了十本书,老板要价很高,一本《简明中国历代官制词典》和一本黄裳的《清代版刻一隅》分别要价50元,其他几本书不管厚薄、时间早晚都要每本30元,明知道要的太贵,但是时间太紧张,来不及上网查询,也没法子打持久战磨菇讲价,讲了几分钟,降了40块,统共算300块,算是一种心里安慰吧,赶快付钱打包。
            出的门来,赶快打的赶回北京路**地点。出租车在北京路借口停下,穿过一条马路赶往停车场,突然发现路侧有一家很大的新华书店,一楼就是广州古籍书店,还有十来分钟时间,拽着刘远跑进一楼扫描一番,柜台上有小64开本的《中国历史年代简表》,很方便携带查询,6元,搞一本。不敢再多耽搁,二楼没有上去看,掐着点数赶到停车场找到车子,时间将将够。
          购书目录
          1、《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文物出版社编 2001年10月第2版 2010年5月第12次印刷;
          2、《简明中国历代官制词典》 安作璋 主编 齐鲁出版社 1990年4月第1版;
          3、《清代国家机关考略》 张德泽 著 学苑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 ;
          4、《清代版刻一隅》 黄裳 著 齐鲁书社 1992年1月第1版 1996年3月第2次印刷;
          5、《一氓题跋》   李一氓著 吴泰昌 辑 三联书店 1981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6、《古籍整理概论》 黄永年 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1年1月第1版;
          7、《掌故小札》 郑逸梅 著 巴蜀书社 1988年4月第1版;
          8、《书报旧话》 郑逸梅 著 学林出版社 1983年8月第1版;
          9、《校雠广义》【目录篇】【典藏篇】【校勘篇】三册,缺【版本篇】 程千帆 徐有富 著 齐鲁书社 1998年4月第1版。
            


          IP属地:山东13楼2011-06-13 00:21
          回复
            淘书日记(小桥,2011.4.16)
              有个老人八十五时,搬家往远处,多年积攒的很多书,儿女们既不愿继承,也不愿费力搬运。实在是很多,足可以开一家小书店了。老人最后决定,联系了附近一家以卖专业书为主要业务的书店,托他们代卖,当然定价很低,当年也要七八十块的书,只卖三十元。书店开始并不愿意,那些书虽然保存的很好,但怎么也不是新书,何况有部分书中老人看书时做了微少标记,就是旧书了。但最后老人的话打动了书店老板,老人说,我不愿把这些书当做垃圾卖了,那样对不起这些书,当年我也是完全按原价买的,我想在你这里卖,总有需要这些书的人,总有喜欢这些书的人,而他们不必像我一样用那么高的原价购买。
              当我今天来到老人代卖书的书店时,在看到众多我并不感兴趣的专业书准备离开时,看到了老人的书。他的书种类涉及古籍、历史、字典、电影、养生、散文等,总体来说偏文科,正是我喜欢的。书店老板看出我的兴趣,开始并没有说原委,在我挑出两本后,她开始热情给我介绍那满满两架的书,并在我听来还算动情的讲述了这两架书的来历。我用心的一本一本看过去,这些书几乎可以看到老人不同时期的看书倾向,有知青诗集,有党史,有小人书,有徐志摩诗集,有每日感悟类等等。大多都是新的,只是放成旧旧的模样。但我变态的正喜欢这种发黄的书页,很有历史感和岁月感,看见觉得亲切无比。我正印证了老人的话,总有人会喜欢这些书。在喜欢的人手里,这些书被当做一本书,而当做垃圾卖的话,即使价钱更高,也只是一堆废纸了。图中左上角即为我从老人的书中淘回来的。
              我想,到我老了,我想任何办法也不要我一生积攒的书被当做垃圾处理了,想任何办法也要他们待在我的身边,或者赠送给我觉得爱书的人,或者委托书店卖掉,这作为最后的办法。不过我觉得这位老人是一个懂书的人,我很佩服他一辈子攒下这么多的书,并尽可能的保证了这些书的崭新,并在自己年老无力保存时,想法为他们寻找新的主人。
              被读,才是书的价值。再好,束之高阁,或弃之,也只是纸了。今天有风,但这样的相遇挺好。


            IP属地:山东15楼2011-06-13 00:27
            回复
              渝州淘书笔记(玩书楼主,2011.4.30)
              2011年4月3日
                   因小雨,各摊大伞未能完全遮住摊上的书,除大伞以外,还用围塑料雨布围住四周,使人翻检不便。各摊搜寻,了无新意。
                   一摊见徐贵祥所著小说《历史的天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版,2005年7印,塑膜红色封面,有腰带,上注“本书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无污损、画痕、签章,近10品,摊主索价廉,购下。
                   同摊,见中华书局版李贽《藏书》1-3册,独缺第4册,85品;同版《续藏书》上册,脊有伤,当85品;《曹操集》,封面有破损,近8品。
                   《藏书》所存3册老板索价不算太贵,却言:“若4册全,当卖XX元,现独缺第4册,只有贱卖”。其索价虽不算贵,但也不能说便宜,若真如其言,全套之价就太贵了。这类书不好配,放弃;《续藏书》已收藏;《曹操集》品相不太理想,放弃。
              2011年4月8日
                   今到沙坪坝办事,事后时间仍早,往杨公桥立交桥淘旧书。
                   尽头一店,即上次购《朝鲜通史》处,数种1970年代内部发行各国历史书籍,挑其中4册询价,女摊主索价奇昂,懒还价,放下离开。
                   上次购《古巴GMZZ回忆录》店,数册同类书籍,选4册询价,索价亦高,将书还回架上欲离开。摊主急让一价,仍无法接受,转身进另一店,摊主追着再稍让,并言“可商量。”不喜其漫天要价,懒于与其费口舌,不回头。
                   一店见《贞观政要》一册,摊主索价昂,放下欲离开,摊主言可还价,我还一价,摊主不接受,转身离开,摊主却又同意以此价售我。后细想,此价仍偏高。
                   通道口第一家,亦见数种1970年代内部发行历史书籍,选《毛里求斯简史》、《索马里近代史》、《西南非洲》、《中非史》4册,询价,摊主索价较合理,稍还一价即拿下。
                   杨公桥旧书市,较少去,每次间隔时间长,所售旧书前后数次均在,可见其久未售出,这与摊主索价奇昂很有关系。摊主故意喊出天价,令购书者不好还价太低,摊主还装着不愿卖的样子,实则与其他旧书市场相比,价仍高,往往购下即后悔。
              2011年4月17日
                   前往西安3日,因时间原因,未及逛西安的旧书市场,有些遗憾。昨晚回家,今天上午在家休息,午饭后在家呆得无聊,干脆往石桥铺淘旧书。
                   一摊见《世说新语校笺》上、下2册,【南朝·宋】徐震堮著,中华书局1984年2月1版,2009年10月北京11印,定价48.00 元;《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著,中华书局1983年10月1版,2010年1月北京14印,定价26.00 元;《老子道德经校释》,【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12月1版,2009年11月北京4印,定价18.00 元。另有一册新版《焚书 续焚书》,均为繁体竖排,封面过塑膜。数种书均品好,近10品。其中《焚书 续焚书》已购1970年代版,无意重购。其余3种4册询价,男摊主索价稍昂,一番讨价还价后购下。
                   一摊见译林精装《荆棘鸟》,[澳大利亚]考琳·麦卡洛著,曾胡译,凤凰出版传媒公司、译林出版社1998年7月1版,2007年3月16印。几全新,定价28元,摊主索价廉,未还价即购下;转一圈后,回到同一摊,又见精装《山楂树之恋》,艾米著,凤凰出版传媒公司、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1版,2010年8月13印,几全新,定价亦28元。此书因张艺谋改编成电影,风靡全国,前数月,在各书店见其热销。本无意购买,今摊主索价廉,购下。
              2011年4月23日 星期六 晴
                   气温逐日升高,天亮时间随之前移,起床钟点亦提前。今天出门早,到中兴路时,收藏品市场还未开门,各类摊贩、淘货者簇拥在几处门前,等待着市场大门的开启。
              


              IP属地:山东21楼2011-06-13 23:46
              回复
                看各地书友淘书的有趣经历和丰硕成果,真是羡慕啊!


                24楼2011-06-14 08:30
                回复
                       国学书店的管理很到位,如果你翻阅书籍放回时没有摆放到位,马上就有勤快的服务员过来摆好,并顺便麻利地整理其它书籍;在书台的旁边还很人性化地设有两张小太师椅供你坐下阅读,我有时就经常选好一大堆书放在旁边的茶几上,慢慢品读挑选,最后挑出其中的几本买下。

                      每次去这家书店从来没有空手出来过,两年间竟也买了八十多本书,全部堆在卧室我睡觉的大双人床上,一半睡觉,一半放书,方便取阅;我爱人来杭州时,看到这个阵势,调侃我说:“你是不是在学毛主席在床上看书啊!”,我回道“咱是小人物,怎么净拿我和大人物比啊!”。调离杭州时这些书装了两个大纸箱,一直托运到了北京。这家书店距离西湖很近,我往往购书后直接骑车沿凤起路过延安路直奔西湖,过断桥后找一个面向西湖的长椅坐下开始读书,好景好书,相得益彰,其乐融融!
                       2000年左右在北京、长春等地公出时,就开始光顾特价书店,每每都有惊喜;在北京站前的一家书店买到了加文·孟席斯的《1421中国发现世界》,只有13元,还有日本作家泽木耕太郎的描写他七十年代环球旅行的《午夜快车三部曲》三本,看起来非常过瘾,一共才15元。在长春更是花5元钱买到了这几年不知看了多少遍的高诵芬的《山居杂忆》,至今还感觉物超所值。经常买书的人都有体会,特价书店有很大的吸引力,有“淘”的感觉,有物有所值,甚至是物超所值的感觉!这似乎和经济实力有关也无关;有关的是,当下书价越来越高,很多书让人感觉书的价值和售价背离,而且是书价越高的书沦为特价书的机会就越大;无关的是,即使“不差钱”,遇到心仪的书可以打对折或是更低的折扣时,从人的本性来讲是不会错过机会的!   
                       去年年底到杭州故地重游,又专门拜访了这家书店,风采依旧,自然不会空手,意外买到了在青岛没有见过的《行走青岛的光和影》图文并茂的摄影集,还有彩印的《与俞伯平有西湖》、《冰眼看日本》等;要不是带的行李太多,还会多买的!这是我最后一次来到此店,至今还感觉意犹未尽,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还能再次光顾?但不管怎样,我会经常怀念这家给我带来很多乐趣的国学特价书店的! 


                  IP属地:山东26楼2011-06-14 19:14
                  回复
                    有趣的题跋本(张建斌,2011.4.26)
                    丁丁游历北京城(儿童文学)1953

                    丁丁游历北京城(儿童文学)1953


                    森林炊烟 (散文)收《祖国的泥土》一文 1958


                    红河南北(散文集)1958


                    寄到汤姆斯河去的诗(诗集)1959

                    


                    IP属地:山东34楼2011-06-14 21:09
                    回复
                      江湖集(诗集)1960


                      第十个春天(散文集)1960


                      风帆(散文集)1963


                      花环(诗集)与闻捷合著,1964


                      非洲的火炬(散文集)与闻捷合著,1964

                      


                      IP属地:山东35楼2011-06-14 21:23
                      回复
                        在毛**身边长大(儿童诗)1964


                        ***上的红灯 1954


                        时代纪事 1959


                        寄自海防前线的诗 1959


                        静静的哨所 1963

                        


                        IP属地:山东36楼2011-06-14 21:30
                        回复
                          《苏联专家在新中国》(合著)1950

                          《后方的战线》1956


                          《曲山探宝》(合著)1959


                          《红云崖》,1959.10,中国青年


                          《大巴山月》,1962.4,重庆人民

                          


                          IP属地:山东37楼2011-06-14 21:34
                          回复
                            《长河日夜流》,1964.12,作家


                            《红楼梦评论集》(与蓝翎合著)(1957年)


                            《论中国古典小说艺术形象》(1961年)


                            《题材、思想、艺术》(1964年)


                            《论儒林外史》1957

                            


                            IP属地:山东38楼2011-06-14 21:40
                            回复
                              《找红军》1961


                              《告别火星》1957


                              《百鸟衣》1956


                              《百鸟衣》1959


                              《百鸟衣》1959

                              


                              IP属地:山东39楼2011-06-14 21: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