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瑾吧 关注:12贴子:298
  • 9回复贴,共1

发一发那些哲理小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 度娘


1楼2011-04-30 15:20回复
    有些人费尽脑汁,历尽艰辛,却无法摆脱贫困;有些人稍动脑筋,却旋即成为腰缠万贯的富翁。原来发明之路上有一个岔路口,一条通向贫困,一条通向富裕。下面的故事会给你带来什么启迪呢?
         美国的海曼曾是一位卖不出画的画家。当他画素描时,经常为寻找橡皮而苦恼。因为贫穷,所以买一块橡皮也不能随随便便。橡皮虽小,但管大用。小小的橡皮既容易滚落,又容易夹在纸物中间,常常为找它而使人烦恼。当这小东西失落时,画就画不成了。海曼想出了一个主意,就是设法在铅笔的尾部装上一块小橡皮。起初,是用线缠法将橡皮固定,后来决定用小软铁片将其固定。
         海曼的亲友维廉姆见此后,即建议海曼申请专利,结果以55万美元卖给了铅笔公司,获得了成功。此事发生在1860年左右。
         加倍或合并相同的两种东西,已成为发明的捷径。
         松下公司总裁松下幸之助早年曾经把原来的单插座改为双头插座、三头插座而获得了巨额利润。酒井先生是靠发明给玩具狗附加一条红舌头而发财的人。他说:“我以每只狗70日元批发价出售,每天可卖300只。有一天有个人找我要减价多买一些,被我拒绝,不料这个人想出一篮双狗的主意,抢去了生意。”原来那个人把两只酒井小狗并放在塑料小篮中,前肢搭出篮缘,伸着红舌,十分可爱,申请了专利。他卖出的小狗平均每只价高170日元仍有不少人买。利用加倍的原则,他凭空每天挣得了3万日元。
         现在所采用的可口可乐瓶样式,是1923年后才有的。当时25岁的青年路透,是美国某家玻璃瓶公司吹玻璃瓶的工人。
         有一天,久别的女朋友到他这里来拜访。她穿着流行的紧腿裙,美极了。这种裙子在膝部附近变窄了,强调了人体的线条美。约会归来后,路透迅速按照裙子样式制作了一个瓶子。然后作为图案设计进行了专利登记,并将此瓶子设计带到可口可乐公司。
         该公司的总经理与此青年签订了一份合同,答应每一格罗斯(十二打)付给他5美分。这就是可口可乐饮料现在所用的瓶样。
         这样,这位年轻人路透所得的金额,据说约合口币18亿元之巨。
         一位家庭主妇将收缩薄膜覆盖在晒衣竿上并浇上热水。由于薄膜收缩,所以它就紧紧地贴在晒衣竿上,于是变成了竿的塑料薄膜。这是20年前的一件价值100万日元的发明。
         头脑不使用会老化,越使用越灵敏。对世界上的事物关心并注意观察,然后把灵机一动所想出的东西,试着构思出自己的方案。躺在床上也好,上厕所也好,乘电车也好……什么时候郁行,只要脑海中浮现出方案,就要立刻把它记下来。至于想出来的是妙计还是愚方,放在以后再评价。“枪法再差,多放也可命中”——在众多的方案中,总会有一两件碰巧是出色的。
    


    2楼2011-04-30 15:20
    回复
      2025-05-22 07:25:19
      广告
      中国人讲究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种规矩虽然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却也在另一个层面,限制了人们的思维。
           以下情形可能很多中国人都会遇到,当我们的孩子把太阳、天空画成绿色,把小草描成蓝色时,大多数父母会教导孩子改成正确的颜色。殊不知,这样一改,也把孩子的想象力与思维模式改掉了。
           犹太人思维模式的一大特点就是敢于挑战一切,不信奉权威,对现在存在的一切,都当做不合理的来看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不断创造商业机会。
           曾听过这样一则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有个人家里养了一头驴,非常能干,但这头驴病得快不行了。如果没有生病,那这头驴至少能卖800元,但现在生病了,最多只能卖50元。于是他牵着这头驴去集上当好驴卖。有人上前打听,卖驴人便装出一副无辜相,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最终以100元成交。但买驴人买回家后,驴第二天就死了。
           在一般人的思维里,用100元买一头死驴,肯定是亏了。但如果是犹太人,就会让这头死驴赚钱。怎么赚呢?发彩票,只要花两元买一张彩票,就有可能买到一头驴(当然不知道是死驴),发行1000份。结果怎么样呢?
           彩票收入2000元,中彩的人知道是死驴,不干,退两元,再减去买驴的100元,净赚1898元。
           这就是犹太人的思维。
           有这种思维的人,在中国也有一个,那就是史玉柱。当年他做脑白金的时候,其实根本就没想要把它做到多少年,史玉柱只是想把它做成品牌,然后靠卖品牌赚钱。而且其做法也颇有犹太人的智慧。脑白金其实就是在退黑素里添加一种原料。它本身是一种保健品,但史玉柱却根本没有把它当保健品卖,而是作为礼品来卖——“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
           从退黑素到脑白金,从保健品到礼品,从产品到品牌,这可能就是犹太人的思维模式之一吧?
           马云有一句很经典的名言:如果阿里巴巴能够成功,那么所有的创业者都能成功。他的意思是中国市场并不缺乏机会,而是缺乏发现机会的人。如果我们能够拥有犹太人的思维方式,就会发现全世界到处都是机会。
      


      4楼2011-04-30 15:21
      回复
        一位视力只有0.1的“准盲人”,在不戴眼镜的情况下凭感觉出手,最终夺取射箭比赛的冠军——这并非天方夜谭,韩国射箭名将林东贤在广州亚运会的赛场上,就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对百发百中的“神枪手”,人们总会有一个惯性的思维,那就是认为弹无虚发的神射手们,必然拥有鹰一般的视力。“能射中那么小的靶心,选手们的视力真是好啊。”观看过射箭比赛的人几乎都会说出这样的话。在需要用眼睛瞄准的射箭运动里,林东贤创造了奇迹。
             林东贤从9岁开始就拿起了弓箭,凭着刻苦的训练和过人的天赋,他进步飞快。然而,他从16岁起视力开始不断下降,现在只能看见6米之内的东西,而正常人的可视范围是600米左右。很多人觉得林东贤不能再继续射箭了,但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林东贤左右眼的视力现在分别是0.1和0.2,但他比赛时却并不佩戴眼镜或是使用望远镜。对林东贤来说,比赛时只要能区分靶心的深红色和靶心之外的淡黄色和白色足矣。他凭的是感觉,靠的是“心”。射箭教练解释说:“只要有正确的姿势和感觉,把握好靶心的位置,那么即使闭上眼也能射中靶心。”
             在射箭这种一个小小的失误就可能失败的项目里,是以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心态平和来博胜利的。韩国的射箭已经称霸世界超过20年了,这种成绩绝非“生来就有”,而是选手们付出了血汗的努力和系统性的技术训练才换来的。
             林东贤的自信已经到了可怕的地步。在北京奥运会时,就在他准备出发到北京的前一天,他的弓折断了,这对一名射箭运动员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第一是运动员普遍存在的“迷信”也就是心理暗示问题,第二就是新弓使用起来一般会不太合手。但在最后的比赛中,他出现的失误并不多,而且他关键时刻的稳定还救了韩国队。在北京奥运会中,正是林东贤在关键时刻三次射中10环,奠定了韩国队夺得冠军的基础。在这次广州亚运会男子射箭团体赛中,也正是他的稳定表现帮助韩国队最终拿下金牌。
             18岁,他与队友配合夺得雅典奥运会团体冠军,并成为奥运会射箭史上最年轻的男子金牌得主。北京奥运会上,他赢得了自己的第二枚奥运金牌。2010年4月,国际射箭联合会官方网站更是称他为“世界最佳”选手,排名男子射箭世界第一。于是被林东贤打败的对手自嘲他们败给了“瞎子”。
             无论是射箭、射击,还是其他工作,不仅要用眼、用脑,更要用心。用了心,“盲人”也能射箭,甚至可以成为世界冠军。
        


        7楼2011-04-30 15:22
        回复
          舞蹈是要用双脚来跳的,一个舞蹈演员演出时是在用肢体动作向观众传达自己的感情,因此,人们都认为没有双腿的人根本无法跳舞。可是有一个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的弱小的年轻女子却做到了,她是四川绵竹的一位舞蹈教师,叫廖智。
               这不是天方夜谭。在中央电视台的《我要上春晚》节目中,没有双腿的舞蹈演员廖智“站”在了舞台中央,跪在鼓上的她表演了一出叫《鼓舞》的舞蹈。红绸飞舞,失去双腿的廖智用自己残缺的身体在一面大鼓上旋转翻滚,做出各种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这是一场震撼人心的演出,现场掌声雷动,观众无不满含泪水地看完廖智这场令人难忘的舞蹈演出。几位资深评委在点评廖智的演出时,一个个感动得热泪盈眶,哽咽得话都说不下去,这就是一个没有双腿的舞蹈演员带给人们的巨大感动。
               廖智是四川绵竹市汉旺镇人,本是一位教学生跳舞的舞蹈教师。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时,正在家中的廖智和自己十个月大的女儿及婆婆一齐被埋在废墟里,被埋二十六个小时后,廖智被救出,女儿和婆婆却不幸遇难。廖智活了下来,可膝盖以下的小腿及双脚都被截去,她成了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轮椅的残疾人,这一年,她刚24岁。
               一个一直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舞蹈演员突然间没有了双腿,这样的打击对她来说比失去生命更为残酷。可是仅仅在截肢后一个月,还躺在病床上的廖智为了安慰邻床养伤的小朋友,就在病床上跳舞给小朋友看。她突然有了想法,没有了双腿也一定要将自己的舞蹈事业继续下去。就是这个信念,支撑着廖智一直走到现在,成就了一个没有双腿的舞蹈演员在舞台上的辉煌成就。
               我们见过只有一条腿的残疾人演员跳舞,但很少看到失去双腿的人能够在舞台上一展风采。要知道,一个没有双腿的人想要跳舞何其困难,实现这个目标几乎就是在创造奇迹。然而,在众多好心人的支持和鼓励下,廖智终于站在了义演晚会的舞台上。那晚,廖智与搭档表演的是双人舞《走向希望》,她穿一条红色舞裙,男舞伴穿一件白色舞衣,两人在舞台上精彩起舞,谁也看不出这个美丽的女孩双腿被截去了。台下有观众心生疑惑,廖智的腿不是好好的吗?此时,音乐进入高潮,廖智被舞伴猛地举过头顶,她双手抓住右脚,把一只假腿取下来扔在地上,红色的裙褶就像鲜血一样,垂直下搭。顿时,全场鸦雀无声,片刻之后,所有观众均欷歔不已,泪水直流,他们都被廖智坚强不屈的精神感动了。
               廖智的《鼓舞》更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这些成就的背后,廖智为舞蹈所经历的苦难,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廖智曾说,在经过汶川大地震这场生死劫难后,她开始明白一个词——珍惜。如果没有那场地震,廖智应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是一位幸福的年轻妈妈,女儿如今也该有三岁了,她也依然在舞蹈学校里教学生跳舞。是可怕的地震让她失去了一切,失去了亲人,也失去了自己用来跳舞的双腿。可廖智没有就此沉沦下去,她珍惜生命,笑对生活,坚强地活下来,期待自己的又一个辉煌,这就是她的信念,她成功了。
               此刻,没有人否认没有双腿的舞蹈演员廖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她用自己瘦小的身躯撑起了一片天空,用廖智自己的话说,那就是“四川在雄起,灾区在雄起”。
          


          8楼2011-04-30 15:23
          回复
            他要走了。
                 是的,他不适合留在这里。文科毕业的他,阴差阳错地进入了这家科研单位。虽然是老板的秘书,但干的全是扫地倒水擦桌子的活。忙的时候,他甚至还要到车间帮忙,汗流浃背地装货卸货。没有人瞧得起他,连他也瞧不起自己。
                 在这里,他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
                 老板去了美国,要过些时候才能回来。于是,他写了封离职信,交给了另一个秘书,让他转交给老板。然后,一卷行李走人。
                 之后,他辗转了好多个地方。好容易在一个新单位待下来,却接到了原来老板的电话,老板让他回去。
                 他不愿回去。是的,没意思。所以,当老板的秘书来接他的时候,他婉言谢绝了。后来,干脆老板开着车来接他。老板说,你回来,我给你意想不到的待遇。
                 他回去了,而且一直干到现在。
                 他已是公司的副总经理,老板的左膀右臂。
                 当年,他回来,引起了公司不小的轰动。因为,还没有一个普通员工离职后,会被这么高规格地请回来。更想不到的是,他回来,不再是小秘书,老板居然破格把他安排到了公司中层领导的位置上。
                 满公司的人瞠目结舌。
                 没有人明白其中的原因,包括他自己。
                 他也没有问过老板。也许,这将永远是一个谜。
                 直到去年夏天,他和老板一同去三亚出差,在面朝大海的宾馆里,他和老板一起喝茶。老板一时兴起,突然问他,你知道那年我高调征召你回来的缘由吗?
                 他摇摇头,说,不知道。
                 其实很简单,是因为17块钱。
                 17块钱?!老板的话,让他如堕云里雾中。
                 你还记得你离职后,给我留的那封信吗?
                 记得。他点点头,却依旧云里雾里。
                 那封信里,除了你的离职原因外,还附了17块钱。
                 他一下子想了起来。是的,他走的时候,在信里算了一笔账,详细地罗列了自己从财务室支取的钱数以及平日采购花去的钱数,两项相抵,还差公司17元钱。于是,他就把这17块钱一并附在了信里。
                 老板说,17块钱实在是很微薄的一笔钱。然而,一个离职的人,没有看轻这笔原本属于公司的钱,实在不容易。你在你的离职原因里,谈到了自己在公司里没有任何价值可言。然而,你留下的17块钱,让我看到了你的价值。
                 什么价值呢?是比这17块钱更昂贵的——人性的价值。
            


            9楼2011-04-30 15:23
            回复
              岛村芳雄是日本东京岛村产业公司的董事长,他原先在一家包装材料厂当店员,后来改行做麻绳生意,就在他做麻绳生意时,创出了“原价销售术”。
                   岛村的原价销售术很简单。首先,他以5角钱的价格到麻绳厂大量购进45厘米的麻绳,然后原价卖给东京一带的工厂。完全无利的生意做了一年后,“岛村绳索确实便宜”的名声远播,订货单从各地雪片般飞来。此时,岛村开始按部就班,他拿购货收据前去订货客户处诉说:“如果让我继续为你们服务的话,我便只有破产一条路可走了。”客户为他的诚实所感动,甘愿把交货价格提高到5角5分。同时,岛村又到麻绳厂商洽:“你们卖给我一条5角钱,我一直是原价卖给别人,因此才得到在这么多的订货。”厂方一看他开给客户的收据存根,大吃一惊。这样甘愿不赚钱的生意人,麻绳厂还是第一次遇到,于是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他一条算4角5分。
                   如此一来,以当时他一天1 000万条的交货量计算,他一天的利润就是100万日元。创业两年后,他就成为誉满日本的生意人。
              


              11楼2011-04-30 15:25
              回复
                乔利·贝朗13岁时,在一个贵族家里当杂工,他包揽了所有的脏活累活。
                     贵妇要乔利把一件礼服熨一下,他一不小心,碰翻了桌子上的煤油灯,那件昂贵的礼服上滴上了几大滴煤油。贵妇人听到了这个消息,气急败坏地跑过来吼道:“这件衣服归你了,我要从你的工钱里把衣服钱扣出来,从今天起,你就准备白给我干一年活吧。”
                     乔治很无奈,他把让自己倒大霉的衣服挂在床前,时时提醒自己干活时要谨慎。过了些日子,他突然发现,那被煤油浸过的地方不但没脏,反而把原来的污渍除去了。“你现在可以把这件衣服给夫人送回去,没准儿她能少扣你些工钱。”与他同屋的一个男孩提醒他。乔利摇摇头说:“不必了,我还要拿它做实验呢。”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实验,他又在煤油里加入了其他一些化学原料,终于研制出了“干洗剂”。
                     一年之后,乔利开了世界上第一家干洗店。生意一发而不可收,几年的时间,他就成了闻名全球的。所以,不必抱怨工作中的失误,没准它就是成功的契机。
                


                12楼2011-04-30 15:25
                回复
                  2025-05-22 07:19:19
                  广告
                  弄个前缀多好


                  13楼2011-04-30 15:56
                  回复
                    我还不是吧主呢。


                    14楼2011-04-30 19: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