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给力”:合资自主成“浮云”?
文/赤脚远足
不久前落幕的上海车展,成了合资自主品牌集体登台亮相的新车盛宴:广本理念S1率先上市、上汽通用五菱宝骏630全球首发,就连一向对合资自主计划秘而不宣的大众,也宣布旗下南北大众两家合资企业已将“合资自主”计划提上议事日程。而长安PSA合资项目据说首款车型就定位“合资自主”品牌……
一时间,合资自主已成为主流合资企业是否顺应中国市场,是否有诚意推进本土研发的“试金石”。然而,就在政府和政策暗中怂恿合资企业推出自主品牌之际,绝大多数本土品牌汽车企业却开始变得超脱和淡定。的确,与其一味的向外界抱怨生存环境如何恶化,不如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
在本届上海车展上,以长城、奇瑞和吉利为代表的自主品牌生力军均以异常高调的姿态参展,开始显现出“主场作战”的心理优势,并以“新产品+新技术”的强大阵容集体亮相。很显然,自主品牌希望用实际行动,来回击“合资自主低价攻势可能让自主品牌面临灭顶之灾”这样甚嚣尘上的论调。
的确,对于土生土长的自主品牌而言,无论是在品牌形象还是在营销管理等环节,这些企业的做法可能稍显稚嫩,有时甚至“土老帽”。而口含“金玉”诞生的合资自主,则可携技术和管理的双重优势,在初期对本土汽车企业形成一定的冲击。至少,在10万元以下的低端市场,竞争充分程度肯定超过以前。
因此,在具体的打法和战术上,自主品牌在面临合资自主冲击时要有如临大敌、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否则,自主品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合资自主拿某款成熟车型平台克隆出一款所谓的“本土化改进”车型,换上个新标再调低几万元就开始与自己拼抢市场。
而在涉及到更长远视角的战略层面,自主品牌更应该藐视合资自主。正如长城汽车总经理、全国人大代表王凤英在“两会”期间抛出的一个一针见血的论调——只要自主品牌真正从品质和服务等细节处下足功夫,一切形式的合资自主终归是纸老虎。
说一千道一万,自主品牌能否真正“给力”,关键的关键还是要看产品。而其他诸如营销、管理和服务虽然同样不容忽视,但是这些环节对提升品牌的贡献,必须依托产品本身这个根基才能实现。正因为如此,自主与合资自主的竞争,到最后抽丝剥茧就是产品力和产品品质的“贴身肉搏”。
在这些方面,民营车企长城汽车的发展模式值得借鉴,应该是抵抗洋品牌并取得胜利的代表,不说以前的SUV和皮卡,就目前轿车品类来说,腾翼C30目前仅10个月已经销售达到10万辆,而且销量不是全部的,最关键的是消费者普遍认可其品质,已经形成一定的品牌优势。
长城这种独立研发采用合资配套体系的做法,被称为“自主合资”,一些理性消费者已经通过研究发现了其品牌的价值和潜力。
而在品质管控和品牌建设上,合资自主都有现成的老师和外援,他们可以照搬现成的生产工艺和质量管控体系。例如,站在理念背后的是本田、站在启辰背后的是日产、站在宝骏背后的是通用;与此同时,像大众、丰田和PSA等外资汽车巨头,同样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旗下合资企业推出自主品牌时的“导师”。
对比之下,自主品牌除了“偷师”老外,就是自己“闭门造车”或者“摸着石头过河”。不过,自主品牌当然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比合资自主更深厚的品牌根基和情感基础。试想,如果在品质和可靠性几乎一致的前提下,消费者为何不买耳熟能详的本土品牌,而要去买一个“假洋鬼子”的新品牌呢?
文/赤脚远足
不久前落幕的上海车展,成了合资自主品牌集体登台亮相的新车盛宴:广本理念S1率先上市、上汽通用五菱宝骏630全球首发,就连一向对合资自主计划秘而不宣的大众,也宣布旗下南北大众两家合资企业已将“合资自主”计划提上议事日程。而长安PSA合资项目据说首款车型就定位“合资自主”品牌……
一时间,合资自主已成为主流合资企业是否顺应中国市场,是否有诚意推进本土研发的“试金石”。然而,就在政府和政策暗中怂恿合资企业推出自主品牌之际,绝大多数本土品牌汽车企业却开始变得超脱和淡定。的确,与其一味的向外界抱怨生存环境如何恶化,不如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
在本届上海车展上,以长城、奇瑞和吉利为代表的自主品牌生力军均以异常高调的姿态参展,开始显现出“主场作战”的心理优势,并以“新产品+新技术”的强大阵容集体亮相。很显然,自主品牌希望用实际行动,来回击“合资自主低价攻势可能让自主品牌面临灭顶之灾”这样甚嚣尘上的论调。
的确,对于土生土长的自主品牌而言,无论是在品牌形象还是在营销管理等环节,这些企业的做法可能稍显稚嫩,有时甚至“土老帽”。而口含“金玉”诞生的合资自主,则可携技术和管理的双重优势,在初期对本土汽车企业形成一定的冲击。至少,在10万元以下的低端市场,竞争充分程度肯定超过以前。
因此,在具体的打法和战术上,自主品牌在面临合资自主冲击时要有如临大敌、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否则,自主品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合资自主拿某款成熟车型平台克隆出一款所谓的“本土化改进”车型,换上个新标再调低几万元就开始与自己拼抢市场。
而在涉及到更长远视角的战略层面,自主品牌更应该藐视合资自主。正如长城汽车总经理、全国人大代表王凤英在“两会”期间抛出的一个一针见血的论调——只要自主品牌真正从品质和服务等细节处下足功夫,一切形式的合资自主终归是纸老虎。
说一千道一万,自主品牌能否真正“给力”,关键的关键还是要看产品。而其他诸如营销、管理和服务虽然同样不容忽视,但是这些环节对提升品牌的贡献,必须依托产品本身这个根基才能实现。正因为如此,自主与合资自主的竞争,到最后抽丝剥茧就是产品力和产品品质的“贴身肉搏”。
在这些方面,民营车企长城汽车的发展模式值得借鉴,应该是抵抗洋品牌并取得胜利的代表,不说以前的SUV和皮卡,就目前轿车品类来说,腾翼C30目前仅10个月已经销售达到10万辆,而且销量不是全部的,最关键的是消费者普遍认可其品质,已经形成一定的品牌优势。
长城这种独立研发采用合资配套体系的做法,被称为“自主合资”,一些理性消费者已经通过研究发现了其品牌的价值和潜力。
而在品质管控和品牌建设上,合资自主都有现成的老师和外援,他们可以照搬现成的生产工艺和质量管控体系。例如,站在理念背后的是本田、站在启辰背后的是日产、站在宝骏背后的是通用;与此同时,像大众、丰田和PSA等外资汽车巨头,同样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旗下合资企业推出自主品牌时的“导师”。
对比之下,自主品牌除了“偷师”老外,就是自己“闭门造车”或者“摸着石头过河”。不过,自主品牌当然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比合资自主更深厚的品牌根基和情感基础。试想,如果在品质和可靠性几乎一致的前提下,消费者为何不买耳熟能详的本土品牌,而要去买一个“假洋鬼子”的新品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