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简述
马雅玉(Maya Onyx):为“喜玛拉雅玉”的简称,属于软玉的一种,主要产自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与昆仑玉、和田玉同属一个成矿带上,总体硬度为3.5-4.5,折射率在1.490-1.662之间。马雅玉玉质温润、细腻、清爽素雅、油润性和通透度优越。
形成
马雅玉形成于漫长的地质历史的演变。从大约4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以片麻岩、板岩和片麻状花岗岩组成的太古代地层到使亚洲发生褶皱、变质、断裂的喜马拉雅运动形成的新生代地层,地球内部经历了多代地壳变化,产生了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石类。据当代科学考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地质板块活动之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伴随着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激烈的地质运动,喜马拉雅山脉迅速隆起。不断的运动和撞击,在板块间巨大的挤压力量和地底岩浆的共同作用下,来自地下几十公里深处的高温融化的岩浆,经地下裂缝涌到地球表面,冷却后成为坚硬的石头。在此过程中,一种神奇的玉石矿物结构形成了,那就是玉感细腻的“马雅玉”。
种类
在高温高压、风雨冰雪的极端自然环境下,马雅玉像雄伟的喜马拉雅山一样呈现出不同的玉料形态。各种物理特性不同的玉料,组成了马雅玉绚丽的家谱系列。目前市面上流行的马雅玉品种主要有青玉、紫玉、古青玉、白玉、翡翠玉、琉璃玉、火山玉(珊瑚玉)、红龙玉和冰玉等九大种,这些玉石除了兼有马雅玉基本的特性之外,各种玉料还有自己独有的外观特点:
1)青玉:(J)
青玉又叫“巴玉”,其玉色变化丰富,质感细腻、厚质温润、精光内蕴。青玉按其成分划分属于碳酸盐质玉原石,为变质岩类玉石矿,硬度在3-4之间,在马雅玉家族中,其硬度是几种玉石中较软的。青玉颜色丰富,多达10余种。其纹理有横纹与竖纹之分,可按具体设计需求用以雕刻茶盘、人物、动物等。借助于青玉丰富的色彩变化,它在制作传统风情的山水田园雕件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紫玉:(P)
紫玉,又称“粉玉”,其颜色有浅紫、粉紫之分,玉质细腻,个性张扬、开放,彰显着一种通透矜持的奢华感。紫玉按其成分划分属于碳酸盐质玉原石,硬度在3.5-4.0之间,粉玉的纹路一般呈水平状,以水墨色彩铺开,形成絮状花纹的尊荣感官。结合紫玉的特点,在艺术加工上紫玉常常用于雕刻现代风情的玉瓶、果盘、写意雕件等。
3)白玉:(W)
“白玉”,为马雅玉中极为名贵的一个玉种,玉如凝脂、厚质温润、脉理坚密,其玉身呈乳白色,油润、密度高,整体成色已非常接近“和田玉”中的极品“羊脂白玉”。 白玉为碳酸盐质玉原石,硬度在3.7-4.2之间,鉴于白玉圣洁的外观形态和传统文化中白玉带有的辟邪寓意,该玉石主要用于雕刻传统元素的法相、佛像、如意、田园风情人物雕件等。
4)古青玉:(G)
古青玉颜色有浅绿和墨绿之分。层次变化丰富、色泽深沉、质感高贵,具有中国古典的含蓄之美。浅绿古青玉,颜色自然、和谐,端庄大方;墨绿古青玉纹路丰富绚丽,油性足、通透温润。白玉为碳酸盐质玉原石,硬度在3.7-4.1之间。为目前马雅玉中最受欢迎和流行的一个玉石种类。古青玉常用于传统韵味较足的玉瓶、玉盘、雕件等领域。
5)翡翠玉:(F)
翡翠玉,硬度在4.0—4.5之间。藏青色、白色的鲜艳外观光彩照人,玉感十足,水灵通透,除了玉质硬度属于软玉之外,其他特性足以媲美翡翠硬玉。翡翠玉玉矿少,产量低,因而决定了其在市场价格体系中的特殊地位。翡翠玉玲珑剔透的外观形态使其在玉瓶、玉坛雕刻领域广受欢迎。
6)琉璃玉:(L)
琉璃玉晶莹剔透,透光性强;属于碳酸盐质玉原石,硬度在3.0-4.0之间。琉璃玉密度结构较翡翠玉大,内部水分对温度、光照比较敏感,所以宜放置在温度和水分适宜的地方保养,避免阳光长期直射。借助火山玉绚丽的外观,该玉常用于花瓶设计领域。
7)火山玉(珊瑚玉):(V)
简述
马雅玉(Maya Onyx):为“喜玛拉雅玉”的简称,属于软玉的一种,主要产自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与昆仑玉、和田玉同属一个成矿带上,总体硬度为3.5-4.5,折射率在1.490-1.662之间。马雅玉玉质温润、细腻、清爽素雅、油润性和通透度优越。
形成
马雅玉形成于漫长的地质历史的演变。从大约4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以片麻岩、板岩和片麻状花岗岩组成的太古代地层到使亚洲发生褶皱、变质、断裂的喜马拉雅运动形成的新生代地层,地球内部经历了多代地壳变化,产生了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石类。据当代科学考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地质板块活动之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伴随着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激烈的地质运动,喜马拉雅山脉迅速隆起。不断的运动和撞击,在板块间巨大的挤压力量和地底岩浆的共同作用下,来自地下几十公里深处的高温融化的岩浆,经地下裂缝涌到地球表面,冷却后成为坚硬的石头。在此过程中,一种神奇的玉石矿物结构形成了,那就是玉感细腻的“马雅玉”。
种类
在高温高压、风雨冰雪的极端自然环境下,马雅玉像雄伟的喜马拉雅山一样呈现出不同的玉料形态。各种物理特性不同的玉料,组成了马雅玉绚丽的家谱系列。目前市面上流行的马雅玉品种主要有青玉、紫玉、古青玉、白玉、翡翠玉、琉璃玉、火山玉(珊瑚玉)、红龙玉和冰玉等九大种,这些玉石除了兼有马雅玉基本的特性之外,各种玉料还有自己独有的外观特点:
1)青玉:(J)
青玉又叫“巴玉”,其玉色变化丰富,质感细腻、厚质温润、精光内蕴。青玉按其成分划分属于碳酸盐质玉原石,为变质岩类玉石矿,硬度在3-4之间,在马雅玉家族中,其硬度是几种玉石中较软的。青玉颜色丰富,多达10余种。其纹理有横纹与竖纹之分,可按具体设计需求用以雕刻茶盘、人物、动物等。借助于青玉丰富的色彩变化,它在制作传统风情的山水田园雕件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紫玉:(P)
紫玉,又称“粉玉”,其颜色有浅紫、粉紫之分,玉质细腻,个性张扬、开放,彰显着一种通透矜持的奢华感。紫玉按其成分划分属于碳酸盐质玉原石,硬度在3.5-4.0之间,粉玉的纹路一般呈水平状,以水墨色彩铺开,形成絮状花纹的尊荣感官。结合紫玉的特点,在艺术加工上紫玉常常用于雕刻现代风情的玉瓶、果盘、写意雕件等。
3)白玉:(W)
“白玉”,为马雅玉中极为名贵的一个玉种,玉如凝脂、厚质温润、脉理坚密,其玉身呈乳白色,油润、密度高,整体成色已非常接近“和田玉”中的极品“羊脂白玉”。 白玉为碳酸盐质玉原石,硬度在3.7-4.2之间,鉴于白玉圣洁的外观形态和传统文化中白玉带有的辟邪寓意,该玉石主要用于雕刻传统元素的法相、佛像、如意、田园风情人物雕件等。
4)古青玉:(G)
古青玉颜色有浅绿和墨绿之分。层次变化丰富、色泽深沉、质感高贵,具有中国古典的含蓄之美。浅绿古青玉,颜色自然、和谐,端庄大方;墨绿古青玉纹路丰富绚丽,油性足、通透温润。白玉为碳酸盐质玉原石,硬度在3.7-4.1之间。为目前马雅玉中最受欢迎和流行的一个玉石种类。古青玉常用于传统韵味较足的玉瓶、玉盘、雕件等领域。
5)翡翠玉:(F)
翡翠玉,硬度在4.0—4.5之间。藏青色、白色的鲜艳外观光彩照人,玉感十足,水灵通透,除了玉质硬度属于软玉之外,其他特性足以媲美翡翠硬玉。翡翠玉玉矿少,产量低,因而决定了其在市场价格体系中的特殊地位。翡翠玉玲珑剔透的外观形态使其在玉瓶、玉坛雕刻领域广受欢迎。
6)琉璃玉:(L)
琉璃玉晶莹剔透,透光性强;属于碳酸盐质玉原石,硬度在3.0-4.0之间。琉璃玉密度结构较翡翠玉大,内部水分对温度、光照比较敏感,所以宜放置在温度和水分适宜的地方保养,避免阳光长期直射。借助火山玉绚丽的外观,该玉常用于花瓶设计领域。
7)火山玉(珊瑚玉):(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