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涛发表在《中华读书报》(2001-8-29科技视野版)《数学科普:
常识性谬误流传令人忧 》一文中,在谈三环亲和数链是否存在时,
写了如下一段话:
到底现在有没有发现三环亲和数链呢?
英国人西蒙·辛格著,薛密译的《费马大定理》一书第57页给
出了一个三元数组:
1945330728960;2324196638720;2615631953920;
书中指出这个三元数组中“第一个数的因数加起来等于第二个数,
第二个数的因数加起来第于第三个数,而第三个数和因数加起来等
于第一个数。”因而这三个数恰好构成了一个三环亲和数链。
由于这几个数太大,自己当时并没有进行验证就引用了书中的
结论。在自己的稿件寄出后,我与一位叫王承军的朋友共同通过编
程检验了一下。检验结果证实了自己当时的草率。实际上,这个三
元数组中第一数的所有真因数之和并不等于第二个数,而是等于第
二个数与第三个数之和;而第二个数的所有真因数之和也不等于第
三个数,而是等于第一个与第三个数之和;而第三个的所有真因数
和等于第一个与第二个数之和。简而言之,每个数的真因数之和都
等于另两个数之和。于是,显然的结论是上述三元数组根本不是三
环亲和数链。实际上,符合这一性质的数组有另外的名称。在谈祥
柏先生的《数:上帝的宠物》一书209页引用外国一数论学者的称
法将其叫做“金兰数”。书中同时给出了迄今为止发现的两组金兰
数的例子。
最小的金兰数是:123228768,103340640,124015008。
另一组用书中的记法是:
214·3·5·19·31·89·151;214·5·11·19·29·31·151;
214·5·19·31·151·359
如果转化成通常记法的话分别为:
1945330728960,2324196638720,2615631953920。
正是《费马大定理》一书中给出的三元数组。通过亲自验证我可以
给出结论:谈祥柏先生书中的说法是正确的,这一组数是金兰数,
而并非三环亲和数链。
那么,三环亲和数链是否存在呢?我只能非常谨慎地说,据我
目前所了解的有限资料看,答案是否定的。
这一错误也使我意识到自己的文章中可能存在更多自己没有发
现的问题。因而,我真诚地希望能够得到同行老师的批评指正。
附:数学科普:常识性谬误流传令人忧
韩雪涛
《中华读书报》2001年8月29日
2000年,曾被国际数学联盟定为“世界数学年”,其主要宗旨在于“使数学
及其对世界的意义被社会所了解,特别是被普通公众所了解”。这就把数学普及
工作放到了一个显著的位置上。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似乎很难乐观。正如
胡作玄老师在《数学上未解的难题》一书中指出的:“本来就相当荒芜的数学科
普领域,充斥着许多东拼西凑的假冒伪劣产品,有的人在抄的方面都不负责任,
其结果是错误百出,误导读者。”诚如胡老师所言!错误事实不断误用的现象在
数学科普界确实普遍存在着。下面举出几个较为典型的例证。
疏率、约率、密率、祖率
中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数学家祖冲之曾得到与圆周率有关的两项重要成果。
其一,他算得圆周率介于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其二,他用两个分数22/
7与355/113近似表示圆周率。与此相关的,出现了表示这几个数值的称法,但
随之也出现了一些误称。举几例如下:
胡作玄编著的《数学上未解的难题》一书12页:
他(祖冲之)计算的π值介于疏率和密率之间,即: 22/7<π<355/113
可见,胡作玄先生是把22/7称作了疏率。
任现淼编著的《趣味数学365天》144页:
π的疏率22/7和密率355/113。密率又称祖率。
杨世明与王雪芹著《数学发现的艺术》一书144页也把22/7称为疏率。
但关于疏率的称法是错误的。对这一错误的来龙去脉梁宗巨《数学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