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破菜刀吧 关注:113贴子:17,797

学习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传是传记的一种。传记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为主。自传则是以记述自己的生平事迹为主。自传体作文是传记的简要形式-小传的一种。从写作的对象上来讲,自传体作文是以写人为主的文章。只不过这个人物是自己,写人的手法在此都可以应用。但是,怎样把自传体作文写好,却不象写人那样简单。
首先,自传体作文要写出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我”来。这个我,应该就是生活中自己的真实样子,而不是与生活中真实的自己隔着一层,让人看了之后,觉得那不是你,或者不是完全真实的你。这就要求写作自传体作文的第一个要求是认识自我。也许你要问了,我自己还能不认识自己吗?其实不然。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成长,走过的每一天每一步都在塑造着自己。在紧张的生活中,在不知不觉的成长中,慢慢地,可能对自己的成长不那么敏感了,或是感受不那么深刻了,或者,由于环境的左右,自己成了自己不希望的样子,自己对自我的认识也渐渐有了偏差。写作自传的过程有时是一个寻找、发现自我的过程,你要顺着一根线,把自己给追回来,加以审视,加以分析,最终真正地认识自己。那么,怎样才能在文章中真实地、生动地表达自己呢?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请问一下自己: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性格如何?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我的理想是什么?我希望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以上的爱好与想法?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谁对我的影响比较大?哪些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比较深?……这么问下来,做个记录,加以整理,一份较为真空的自传体作文就出来了。写作自传体作文比其他写人的作文要容易很多。这是因为写的是自己,素材不缺,认识不缺。但是,素材多了,又面临一个选材和剪裁的问题。什么样的素材最适合用于这篇自传体文章?什么样的素材更重要、更有表现力?这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写作自传体作文,最忌写成流水账,从自己的出生写起、一年一年的,在哪儿生活,在哪儿上学,在哪儿玩耍,这样的文章不是自传。自传中的自己要个性鲜明。要紧扣自己的性格特点来写作,我爱静还是爱动?内向还是外向?喜欢看书还是喜欢运动?都要在写作中运用准确的事例生动地表达出来。 自传还有向别人明确传递出自己的外貌特征,使人读后留有印象,甚至一见到你本人就能根据你自传中的描写认出你。这也需要运用外貌描写的技巧,把自己写好,写活。 自传中要有事实。自传不是简单的记人,它要反映出人物的成长变化经历,要有一定的时间感。
自传中有时也要有感情的流露和对事情的看法,也要写生活中的经验教训,但这些非同于其他文艺作品中的直接抒情、议论,而是寓情、理于叙事之中,让读者感觉出来,即间接表露出来。


IP属地:辽宁1楼2011-05-04 14:25回复
    从哪里入手呢?如果有日记的话就再好不过了。不过我写的自传体都是根据现实生活来的,把当天发生的事用一种主题来写出来,就是说比如你是学画画的,就把画画当成主体,其余的事都围绕着画画进行,这样比较有中心,不会乱


    IP属地:辽宁2楼2011-05-04 14:25
    回复

      自传小说,注意“小说”二字。既为小说,自然可以想象,可以虚构。
      但自传体小说又不同于一般小说,后者可以完全虚构,只要虚构的故事合乎生活的逻辑,也就是生活中不必确有其人其事,但如果发生,却是完全可能的。
      而自传体小说中的其人其事,却应该是确实存在的。你只能以此为基础,再用适当的想象和虚构去填补它。如果基本事实是“骨架”,那么想象和虚构就是使之丰满起来的“血肉”。
      《三国演义》这类历史小说,可以作为我们写自传体小说的范例。《三国演义》是七实三虚,即七分真实,三分虚构。它的基础是历史著作《三国志》,但我们读《三国志》时感到比较吃力,而读《三国演义》就十分轻松。原因就在于前者是学术专著,后者是小说。小说靠着它的想象和虚构,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内容,使原本干瘪的史实“骨架”充满了“血肉”。
      比如刘备请诸葛亮出山,这件事自然是史实,在《三国志》里也有叙述,但非常简单。而作为小说的《三国演义》却对此大加渲染,增加许多曲曲折折,使三请的过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自然也大大地增强了可读性。
      你的自传体小说就可学这种手法:以基本事实为“骨架”,加上适当的想象和虚构,或改变某些情节,或增添某些细节,从而把往事叙述得更加精彩。
      把握事实与想象之间的比例,是自传体小说的关键。事实过了则少了可读性,想象过了则少了真实性。
      大胆地想象,大胆地虚构,你就是一部精彩的小说。
      ――摘自广西教育出版社《新语文写作》,有删改。
      


      IP属地:辽宁3楼2011-05-04 14:27
      回复
        传记体小说的一种,是从主人公自述生平经历和事迹角度写成的一种传记体小说。这种小说是在作者亲身经历的真人真实的基础上,运用小说的艺术方法和表达技巧经过虚构、想象、加工而成,它一方面不同于一般的自传和回忆录,另一方面又必须以作者或自述主人公为原型。如,卢梭的《忏悔录》、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IP属地:辽宁4楼2011-05-04 14:28
        回复
          个人吗!就是要写自己。用那种最平常的文字是最好的,如果刻意的去追求文字的优美,就失去了一个自传的真实性。
              在用词方面。一定要朴素,怎么顺,怎么是大白话就怎么写。
              描写事件和任务要从小作起,一个人的大事一定要写清。小事更能让自传显的亲切。
          


          IP属地:辽宁5楼2011-05-04 14:29
          回复
            搜索了这么多 竟然没多少帮助··


            IP属地:辽宁6楼2011-05-04 14:30
            回复
              先找到方向……
              另外,我觉得5楼的内容可以忽略,它会妨碍一个人在创作中的成长


              IP属地:辽宁7楼2011-05-05 13:08
              回复
                方向是有的 但是怎么着手很难
                改来改去 就等于一点没干嘛
                ··
                我以前看过一个高中毕业的作家说过
                他的最大特点就是朴素
                因为他实在没有多少华丽的辞藻··毕竟学历学时有限
                不过 我是会多看书的 ··学习别人


                IP属地:辽宁8楼2011-05-05 21:14
                回复
                  有了方向,找到切入点就不难了。根据你现在的情况,应该是故事还不清晰,可能你是打算边写边构思吧。其实完全可以先建立人物关系,创造出几个改变故事走向的大事件,然后再根据人物和主题,去丰满你的故事
                  改,不是无用功,改的过程也是梳理的过程,让你知道哪些东西是无效的,在接下来的创作中你自然会绕过这些东西
                  关于朴素与华丽,其实搞创作高中毕业的词汇量足够用的了,有高下之分,那是因为文字的排列组合不同。即便如你喜欢的方文山,他的词是够美,可还不都是常用字嘛?我承认朴素也是一种力量,有时候甚至可以直指人心,可通篇朴素下来,没有特色的文字让人转头就忘,除非他的故事格外震撼。可是,他又能写出几个令人震撼的故事呢?而且朴素,写对话的时候怎么办呢?无论小说还是剧本,都要求个性化对白,也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难道这里的人物个个都是厚道木讷的下岗工人,说话一水儿的朴素?如果真是这样,有人看么?有创造在里面么?反正,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自第一句话起,便抓人眼球,同时这第一句话也奠定了文章的基调。当然了,标题是文眼,更没有不重视的道理哈


                  IP属地:辽宁9楼2011-05-06 17:28
                  回复
                    谢谢白兔老师 获益良多


                    IP属地:辽宁10楼2011-05-06 17:30
                    回复
                      我现在在列提纲
                      我每段时间发生的事先列出来其中都有谁
                      然后
                      再重新按照要求 和 剧情的发展 安排哪些事情的发生
                      和BOSS的出现
                      对于对白我会仔细考虑下每个人都特点 而匠心独运的
                      我开始没有想这么多
                      我只想把故事通篇讲完就好 谁想这么多学文


                      IP属地:辽宁11楼2011-05-06 17:32
                      回复
                        冲突、斗争、克服障碍


                        IP属地:辽宁12楼2011-05-08 22:23
                        回复
                          一个成功的反派会让我们心疼到最后恨正义的一方


                          IP属地:辽宁13楼2011-05-08 23:03
                          回复
                            如果你说的是反扒那篇,我考虑了下,觉得还是写纪实吧,用真实的力量打动人。因为如果写成小说或剧本,精彩指数是上去了,可是反扒过程会被隐入情节,可能达不到你预期的效果~ 等到其他方面的题材,你再用小说或剧本的形式来表现吧~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另外,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学习,你先把之前说过的吃透,之后遇到问题再探讨不迟~
                            


                            IP属地:辽宁14楼2011-05-09 14:35
                            回复
                              菜刀你的大脑被怪兽逆袭了,所以说出这么邪恶的话?创作难道不需要符合美学要求,难道弘扬的可以不是主流文化与思想么?反派作恶,可以有他的苦衷(这就象我之前说的“图穷匕现”,人物是通过一个个事件,一步一步揭示的),但最后的结局,一定是反派被打败,或者是被正义感召。反派可以让人同情,但如果达到“恨正义的一方”,那只能说,这作品立意有问题,或者,正面人物形象有待于深化~
                              很多人在控诉广电总局的审查制度,殊不知,广电总局阻止了多少烂片现世,看看那些被毙掉的故事梗概,你会发现,太多的是立意存在问题。好莱坞的动作片,科幻片,我从中看到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正义最终战胜邪恶”,这是多么好看的主旋律啊~ TVB拍来给师奶们消遣的现代剧,古装剧,其主题大多还是围绕“导人向善”而展开。你能说,马加爵值得同情,甚至让人心疼,但我们就该恨法律,恨审判者和行刑者么?
                              那句话,是歧路~


                              IP属地:辽宁15楼2011-05-09 14: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