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家鑫吧 关注:12,837贴子:1,587,070
  • 14回复贴,共1

周礼的“刑不上大夫” VS 秦法的“法不阿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要按周礼 药家鑫可以出来了
要按秦法 药家鑫可以死了


1楼2011-05-07 09:15回复
    楼主弄错了 “刑不上大夫”的含义是:士大夫自重自爱,不会做有背天良的事,所以刑法无法加其身。士大夫知耻,如果做了坏事,用不着刑法加其身,就会自我了断。


    2楼2011-05-07 15:32
    回复
      重新复习语文课去。。。刑不上大夫是不给士大夫用刑吗?。。那是说士大夫不用肉刑,直接要自裁的


      IP属地:上海3楼2011-05-07 15:33
      回复
        都回去学语文去,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是刑法不以士大夫为上,礼仪亦不以庶民为下,是法律公和礼仪公平对待所有人的意思。只可惜这么好的一句话总是被后世为自己的利益曲解。


        IP属地:山西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1-05-07 15:46
        回复
          按秦法要加薪他爹得罢官连坐


          6楼2011-05-07 15:49
          回复
            儒家的话 害人时 解释为不给大夫用刑
            辩解时 解释为刑不以大夫为上
            难怪秦始皇要焚书坑儒
            因为儒家说话真没谱


            7楼2011-05-07 17:47
            回复
              跟你说你理解错了。。
              我国古代大夫以上的贵族享受的特权之一,是宗法等级制在法律上的反映,记载始于《周礼》。大夫以上的贵族犯罪,“不执缚系引,不使人颈盩,不捽抑”,处死刑不“於市”,而“於朝”。
              谁说大夫不用死了?
                   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理解‘刑不上大夫’这一句话?我们来看《孟子.离娄上》中如何说,摘录于下:
              原文
                   “…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
              译文
                   只有仁人才应该处在高位。不仁的人处在高位,是让他把邪恶传播给众人。在上的不依照公义度量事物,在下的不用法度约束自己,朝廷不信仰道义,官吏不信仰法度,君子(泛指居高位的大夫)触犯理义,小人触犯刑律,国家还能生存的,只是由于侥幸罢了。


              IP属地:上海8楼2011-05-07 17:50
              回复
                应该是孟子就是一条狗。孔子也是


                11楼2011-05-08 15:22
                回复
                  这古人就会说这些歧义话。。还好意思说后人没文化,是你们说话的时候不会说的明白点吗?


                  12楼2011-05-08 15:31
                  回复
                    大家一起草孔子他妈


                    14楼2011-05-10 19:36
                    回复


                      15楼2011-05-10 19:39
                      回复

                        谢谢!一不小心还学了点文化。


                        16楼2011-05-10 19:40
                        回复
                          楼主你懂个蛋。你懂什么叫刑不上大夫么?文盲一个。回家吃米田共吧


                          17楼2011-05-10 19:41
                          回复
                            你才懂个蛋 刑不上大夫一直是当作特权来用的
                            遭受到非议 狡辩地解释成为 刑不以大夫为上
                            这种例子多如牛毛
                            陶俑代替人殉 本来是历史的进步
                            孔子却辱骂首先使用陶俑的人为始作俑者
                            孟子解释成为 孔子因为陶俑长着人形 所以孔子才反对的
                            实际孔子极力维护的周礼 排场大的人殉可以有上百人
                            孔子专门搞殡葬礼仪
                            这个肯定是知道的
                            孟子的狡辩凸显了儒家的无耻本质
                            揭示孔子孟子道貌岸然表象下的罪孽


                            18楼2011-05-10 19: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