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心别苑吧 关注:9贴子:811

回复:山海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凡岷山之首,自女几山至于贾超之山,凡十六山,三千五百里。其神状皆马身而龙首。其祠:毛用一雄鸡瘗,糈用稌。文山、勾祢(mí)、风雨、騩之山①,是皆冢也。其祠之:羞酒,少牢具,婴(毛)[用]一吉玉。熊山,(席)[帝]也②。其祠:羞酒,太牢具,婴(毛)[用]一璧。干儛,用兵以禳(ráng)③;祈,璆(qiú)冕舞④。
     ①文山:指岷山。②帝:主体。这里是首领的意思。③禳:祭祷消灾。④璆:同“球”。美玉。冕:即冕服,是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的礼服。这里泛指礼服。
     中次十经之首,曰首阳之山,其上多金玉,无草木。
     又西五十里,曰虎尾之山,其木多椒、椐(jū)①,多封石,其阳多赤金,其阴多铁。
     ①椐:椐树,也叫灵寿木。树干上多肿节,古人用作手杖。
     又西南五十里,曰繁缋(kuì)之山,其木多楢杻,其草多枝、勾①。
     ①枝、勾:就是上文所说的桃枝竹、钩端竹,矮小而丛生。
     又西南二十里,曰勇石之山,无草木,多白金,多水。
     又西二十里,曰复州之山,其木多檀,其阳多黄金。有鸟焉,其状如鸮,而一足彘尾,其名曰跂踵,见则其国大疫。
     又西三十里,曰楮山,多寓木,多椒、椐,多柘,多垩。
     又西二十里,曰又原之山,其阳多青雘,其阴多铁,其鸟多鸜(qú)鹆(yǔ)。
     又西五十里,曰涿(zhuó)山,其木多榖柞杻,其阳多[王雩]琈之玉。
     又西七十里,曰丙山,其木多梓、檀,多弞(shěn)杻①。
     ①弞杻:杻树的树干都是弯曲的,而弞杻的树干长得比较直,不同于一般的杻树。
     凡首阳山之首,自首山至于丙山,凡九山,二百六十七里。其神状皆龙身而人面。其祠之:毛用一雄鸡瘗,糈用五种之糈①。堵山②,冢也,其祠之:少牢具,羞酒祠,婴(毛)[用]一璧瘗。騩山,帝也,其祠羞酒,太牢具;合巫祝二人儛③,婴一璧。
     ①五种之糈:指黍、稷、稻、粱、麦五种粮米。②堵山:指楮山。③巫:古代称能以舞降神的人,即女巫。祝:古代在祠庙中主管祭礼的人,即男巫。
     中次一十一山经荆山之首,曰翼望之山。湍(zhuān)水出焉,东流注于济;贶(kuàng)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汉,其中多蛟①。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漆梓,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珉(mín)。
     ①蛟:据古人说是像蛇的样子,却有四只脚,小小的头,细细的脖子,脖颈上有白色肉瘤,大的有十几围粗,卵有瓮大小,能吞食人。
     又东北一百五十里,曰朝歌之山。潕(wǔ)水出焉,东南流注于荥(xíng),其中多人鱼。其上多梓、枏,其兽多麢、麋。有草焉,名曰莽(wàng)草①,可以毒鱼。
     ①莽草:就是上文所说的芒草,又叫鼠莽。
     又东南二百里,曰帝囷(qūn)之山,其阳多[王雩]琈之玉,其阴多铁。帝囷之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多鸣蛇。
     又东南五十里,曰视山,其上多韭。有井焉①,名曰天井,夏有水,冬竭。其上多桑,多美垩、金、玉。
     ①井:也和上文所说的井一样,是指自然形成的水泉,而非人工挖掘的水井。古人把四周高峻中间低洼的地形,或四面房屋和围墙中间的空地称作天井,因其形如井而露天。所以,这里也把处在低洼地的水泉叫做天井。



IP属地:天津42楼2011-05-11 11:23
回复

         又东南二百里,曰前山,其木多槠(zhū)①,多柏,其阳多金,其阴多赭。
         ①槠:槠树,结的果实如同橡树的果实,可以吃,木质耐腐蚀,常用来作房屋的柱子。
         又东南三百里,曰丰山。有兽焉,其状如猿,赤目、赤喙、黄身,名曰雍和,见则国有大恐。神耕父处之,常游清泠(líng)之渊,出入有光,见则其国为败。有九钟焉,是知霜鸣。其上多金,其下多榖、柞、杻、橿。
         又东北八百里,曰兔床之山,其阳多铁,其木多(薯藇)[槠(zhū)芧(xǔ)]①,其草多鸡谷,其本如鸡卵,其味酸甘,食者利于人。
         ①芧:芧树,即栎树。果实叫橡子、橡斗。树皮可以饲养蚕,树叶可以做染料。
         又东六十里,曰皮山,多垩,多赭,其木多松柏。
         又东六十里,曰瑶碧之山,其木多梓枏,其阴多青雘,其阳多白金。有鸟焉,其状如雉,恒食蜚①,名曰鸩②。
         ①蜚:一种有害的小飞虫,形状椭圆,散发恶臭。②鸩:鸩鸟,和上文所说的有毒鸩鸟不是一种鸟,是同名异物。
         又东四十里,曰(支)[攻]离之山。(济)[淯]水出焉,南流注于汉。有鸟焉,其名曰婴勺,其状如鹊,赤目、赤喙、白身,其尾若勺,其鸣自呼。多[牛乍]牛、多羬羊。
         又东北五十里,曰祑(zhì)[/周](diāo)之山,其上多松、柏、机、(柏)[桓](huán)①。
         ①机:即桤(qī)树。桓:桓树,树叶像柳叶,树皮是黄白色。古人说它又叫无患子,可以洗涤衣服,除去污垢。
         又西北一百里,曰堇(qín)理之山,其上多松柏,多美梓,其阴多丹雘,多金,其兽多豹虎。有鸟焉,其状如鹊,青身白喙,白目白尾,名曰青耕,可以御疫,其鸣自叫。
         又东南三十里,曰依轱(kū)之山,其上多杻橿,多苴(zhā)①。有兽焉,其状如犬,虎爪有甲,其名曰獜(lìn),善駚(yāng)[分/牛](fén),食者不风。
         ①苴:通“柤”。即柤树。
         又东南三十五里,曰即谷之山,多美玉,多玄豹,多闾麈,多麢[鹿霝]。其阳多珉,其阴多青雘。
         又东南四十里,曰鸡山,其上多美梓,多桑,其草多韭。
         又东南五十里,曰高前之山。其上有水焉,甚寒而清,帝台之浆也,饮之者不心痛。其上有金,其下有赭。
         又东南三十里,曰游戏之山,多雘杻、橿、谷,多玉,多封石。
         又东南三十五里,曰从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竹。从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其中多三足鳖,枝尾①,食之无蛊(疫)[疾]。
         ①枝:分支的,分叉的。
         又东南三十里,曰婴[石西/土](zhēn)之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梓、櫄(chūn)①。
         ①櫄:又叫杶树,形状像臭椿树,树干可制做车辕。
         又东南三十里,曰毕山。帝苑之水出焉,东北流注于(视)[瀙](qìn),其中多水玉,多蛟。其上多[王雩]琈之玉。
         又东南二十里,曰乐马之山。有兽焉,其状如汇(wéi),赤如丹火,其名曰[犭戾](lì),见则其国大疫。
         又东南二十五里,曰葴(jiān)山,(视)[瀙]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汝水,其中多人鱼,多蛟,多颉(jiá)①。
    


    IP属地:天津43楼2011-05-11 11:23
    回复
      凡洞庭山之首,自篇遇之山至于荣余之山,凡十五山,二千八百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毛用一雄鸡、一牝豚刏(jī),糈用稌。凡夫夫之山、即公之山、尧山、阳帝之山,皆冢也,其祠:皆肆瘗①,祈用酒,毛用少牢,婴(毛)[用]一吉玉。洞庭、荣余山,神也,其祠:皆肆瘗,祈酒太牢祠,婴用圭璧十五,五采惠之②。
           ①肆:陈设。②惠:这里是绘的意思。惠、绘二字同音而假借。
           右中经之山志,大凡百九十七山,二万一千三百七十一里。
           大凡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七十,居地,大凡六万四千五十六里。
           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臧(zàng)》①,盖其余小山甚众,不足记云。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树谷也②,戈矛之所发也,刀铩(shā)之所起也③,能者有余,拙者不足。封于太山④,禅(shàn)于梁父⑤,七十二家,得失之数⑥,皆在此内,是谓国用⑦。
           ①五臧:即五脏。臧,通“脏”。五脏,指人的脾、肺、肾、肝、心等五种主要器官。这里用来比喻《五臧山经》中所记的重要大山,如同人的五脏六腑似的,也是天地山海之间的五脏。②树:种植,栽培。谷:这里泛指农作物。③铩:古代一种兵器,即铍(pī)。大矛。④封:古时把帝王在泰山上筑坛祭天的活动称为“封”。太山:即泰山。⑤禅:古时把帝王在泰山南面的小山梁父山上辟基祭地的活动称为“禅”。⑥数:命运。⑦据学者研究,这一段话非本书原有,是先秦人的相传之语及注释的话,后被校勘本书的人采录而附于此。因底本原有,故一仍其旧。
      右《五臧山经》五篇,大凡一万五千五百三字。


      IP属地:天津46楼2011-05-11 11:26
      回复
        ◇ 《山海经》卷六 《海外南经》
        地之所载,六合之间①,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②,要之以太岁③。
             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
             ①六合:古人以东、西、南、北、上、下六方为六合。②四时:古人以春、夏、秋、冬四季为四时。③太岁:又叫岁星,即木星。木星在黄道带里每年经过一宫,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所以古人用以纪年。
             海外自西南陬(zōu)至东南陬者①。
             ①陬:角。又本书自《海外南经》以下各篇,大概最早成书时先有图画,后有文字,而文字只是说明图画的   所以,每篇一开始都有表示方位的一句话,像本篇的“海外自西南陬至东南陬者”一句就是。
             结匈国在其西南①,其为人结匈②。
             ①其:代指邻近结匈国的灭蒙鸟。而灭蒙鸟在结匈国的北边,参看本书《海外西经》。②结匈:可能指现在所说的鸡胸。匈,同“胸”。
             南山在其东南①。自此山来,虫为蛇,蛇号为鱼。一曰南山在结匈东南。
             ①其:也是代指灭蒙鸟,否则,后面“一曰南山在结匈东南”一句就重复而多余了。以下同此。
             比翼鸟在其东,其为鸟青、赤,两鸟比翼。一曰在南山东。
             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jiá)①。
             ①颊:面颊,脸的两侧。
             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①。在羽民东,其为人小颊赤肩,尽十六人。
             ①司:视察。这里是守候的意思。
             毕方鸟在其东,青水西,其为鸟人面一脚。一曰在二八神东。
             讙(huān)头国在其南,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①。一曰在毕方东。或曰讙朱国。
             ①方:正在,正当。因为是配合图画的说明文字,所以出现了这种记述具体的一举一动的词语。
             以下此类词语尚多。
             厌火国在其国南,〔其为人〕兽身黑色,生火出其口中。一曰在讙朱东。
             三(株)[珠]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一曰其为树若彗①。
             ①彗:即彗星。因为它拖着一条又长又散的尾巴就像扫帚,所以通常也称为扫帚星。这里实际是指树的形状像一把扫帚。
        


        IP属地:天津47楼2011-05-11 11:27
        回复
          《山海经》卷八 《海外北经》
          海外自(东)[西]北陬至(西)[东]北陬者。
               无(启/月)[启](qǐ)之国在长股东,为人无(启/月)[启]①。
               ①无启:无嗣。传说无启国的人住在洞穴中,平常吃泥土,不分男女,一死就埋了,但他们的心不腐朽,死后一百二十年就又重新化成人。
               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启/月)[启]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一目国在其东,一目中其面而居。一曰有手足。
               柔利国在一目东,为人一手一足,反膝,曲足居上。一云留利之国,人足反折。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jué)为泽溪①。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②。禹厥之,三仞三沮③,乃以为众帝之台④。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⑤,虎色⑥,首冲南方。
               ①厥:通“撅”。掘。②五谷:五种谷物。泛指庄稼。③三:表示多数。仞:充满。沮:败坏。
               这里是陷落的意思。④众帝:指帝尧、帝喾、帝丹朱、帝舜等传说中的上古帝王。⑤隅:角落。⑥虎色:虎文,即老虎皮毛的颜色纹理。
               深目国在其东,为人举一手一目,在共工台东。
               无肠之国在深目东,其为人长而无肠。
               聂(shè)耳之国在无肠国东,使两文虎①,为人两手聂其耳②。县(xuán)居海水中③,及水所出入奇物。两虎在其东④。
               ①文虎:即雕虎,老虎身上的花纹如同雕画似的。②聂:通“摄”。握持。③县:通“悬”。无所依倚。这里是孤单的意思。④两虎:即指上文的两文虎,原来图上的画像就是如此。这种说明图上画面的物像、人形、山状、方向、位置等文字,自《海外南经》以下比比皆是。因为原画已失,仅剩说明文字,图画与文字不能配合着视读,所以,文中所指所述往往有不甚了了之感。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博)[夸]父国在聂(shè)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邓林在其东,二树木。一曰博父。
               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①,河水所入。
               ①禹所积石之山:是一座山,即禹所积石山。传说大禹曾疏通积石山而导引黄河水流过。此积石山是另一座山,不是这里所说的禹所积石山。
               拘(缨)[瘿](yǐng)之国在其东,一手把(缨)[瘿]①。一曰利(缨)[瘿]之国。
               ①瘿:因脖颈细胞增生而形成的囊状性赘生物,多肉质,比较大。
               寻木长千里,在拘(缨)[瘿]南,生河上西北。
               跂踵国在拘(缨)[瘿]东①,其为人大,两足亦大。一曰(大)[反]踵②。
               ①跂踵:走路时脚跟不着地。②反踵:脚是反转长的,走路时行进的方向和脚印的方向是相反的。
               欧丝之野在(大)[反]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①。
               ①据树:据古人解说,是凭依桑树一边吃桑叶一边吐出丝,像蚕似的。这大概是图画上的形状。
               欧:同“呕”。吐。
               三桑无枝,在欧丝东,其木长百仞①,无枝。
               ①仞:古时八尺为一仞。
               范林方三百里,在三桑东,洲环其下①。
               ①洲:水中可居人或物的小块陆地。
               务隅之山,帝颛(zhuān)顼(xū)葬于阳①。九嫔葬于阴②。一曰爰有熊、罴、文虎、离朱、(丘鸟)[鸱](chī)久、视肉。
               ①颛顼:传说中的上古帝王。②九嫔:指颛顼的九个妃嫔。
               平丘在三桑东。爰有遗玉、青(鸟)[马]、视肉、杨柳、甘柤(zhā)、甘华①,百果所生②。(有)[在]两山夹上谷,二大丘居中,名曰平丘。
               ①遗玉:据古人说是一种玉石,先由松枝在千年之后化为伏苓,再过千年之后化为琥珀,又过千年之后化为遗玉。甘柤:传说中的一种树木,枝干都是红色的,花是黄色的,叶子是白色的,果实是黑色的。甘华:传说中的一种树木,枝干都是红色的,花是黄色的。②百:这里表示很多的意思,并非实指。
               北海内有兽,其状如马,名曰騊(táo)駼(tú)。有兽焉,其名曰驳(bó),状如白马,锯牙,食虎豹。有素兽焉,状如马,名曰蛩蛩(qióng)。有青兽焉,状如虎,名曰罗罗。
               北方禺强①,人面鸟身,珥(ěr)两青蛇②,践两青蛇。
               ①禺强:也叫玄冥,神话传说中的水神。②珥:插。这里指穿挂着。
          


          IP属地:天津51楼2011-05-11 11:40
          回复
            《山海经》卷九 《海外东经》
            海外自东南陬至东北陬者。
                 [肆差-聿](jiē)丘,爰有遗玉、青马、视肉、杨柳、甘柤、甘华。甘果所生,在东海。两山夹丘,上有树木。一曰嗟丘。一曰百果所在,在尧葬东。
                 大人国在其北,为人大,坐而削(shào)船①。一曰在 [肆差-聿](jiē)丘北。
                 ①削船:削、梢二字同音假借。梢是长竿子,这里作动 词用。梢船就是用长竿子撑船。
                 奢比之尸在其北①,兽身、人面、大耳,珥(ěr)两青蛇。一曰肝榆之尸在大人北。
                 ①奢比:也叫奢龙,传说中的神。
                 君子国在其北,衣冠带剑①,食兽,使二(大)[文]虎在旁,其人好(hào)让不争。有薰华草,朝生夕死。一曰在肝榆之尸北。
                 ①衣冠:这里都作动词用,即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工/虫] [工/虫](hóng)在其北①,各有两首。一曰在君子国北。
                 ①[工/虫] [工/虫]:就是虹霓,俗称美人虹。据古人说,虹双出而颜色鲜艳的为雄,称作虹;颜色暗淡的为雌,称作霓。
                 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在[工/虫] [工/虫]北两水间。其为兽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背]青黄。
                 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一曰在朝阳北。
                 帝命竖亥步①,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②。竖亥右手把算③,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竖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
                 ①竖亥:传说中一个走得很快的神人。②选:万。③算:通“筭”。古代人计数用的筹码。
                 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齿〕,食稻啖蛇①,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竖亥北,为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②。
                 ①啖:吃。②这段文字所述都是原画面上的图像。
                 下有汤(yáng)谷①。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①下有:“下有”是针对“上有”而言,原图上自然画着上面有什么,但图画已不存,而说明文字又未记述,故今不知何所指。汤谷:据古人解说,这条谷中的水很热。
                 雨师妾在其北。其为人黑,两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一曰在十日北,为人黑身人面,各操一龟。
                 玄股之国在其北。其为人衣鱼食[鸟区](ōu)①,使两鸟夹之。一曰在雨师妾北。
                 ①衣鱼:穿着用鱼皮做的衣服。食[鸟区]:也作“鸥”,即鸥鸟,在海边活动的叫海鸥,在江边活动的叫江鸥。食[鸟区]即食鸥,就是吃鸥鸟产下的蛋。
                 毛民之国在其北。为人身生毛。一曰在玄股北。
                 劳民国在其北,其为人黑。或曰教民。一曰在毛民北,为人面目手足尽黑。
                 东方句(gōu)芒①,鸟身人面,乘两龙。
                 ①苟芒:神话传说中的木神。
                 建平元年四月丙戊,待诏太常属臣望校治,侍中光禄勋臣龚、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臣秀领主省①。
                 ①这段文字不是《山海经》原文,而是整理者对本卷文字作完校勘工作后的署名。建平是西汉哀帝的年号,而建平元年相当于公元前六年。秀即刘秀,原来叫刘歆,后来改名为秀,西汉末年人,是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他曾继承其父刘向的事业,领导主持整理古籍、编撰目录的工作,成就很大。
            


            IP属地:天津52楼2011-05-11 11:41
            回复
              《山海经》卷十一 《海内西经》
                 海内西南陬以北者。
                   贰负之臣曰危①,危与贰负杀窫(zhá)窳(yú)②。帝乃梏之疏属之山③,桎其右足④,反缚两手与发,系之山上木。在开题西北。
                   ①贰负:神话传说中的天神,样子是人的脸面蛇的身子。②窫窳:也是传说中的天神,原来的样子是人的脸面蛇的身子,后被贰负及其臣子杀死而化成上文所说的样子——龙头,野猫身,并且吃人。③梏:古代木制的手铐。这里是械系、拘禁的意思。④桎:古代拘系罪人两脚的刑具。
                   大泽方百里,群鸟所生及所解。在雁门北。
                   雁门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高柳在代北。
                   后稷之葬,山水环之。在氐国西①。
                   ①氐国:就是上文所说的氐人国。
                   流黄酆(fēng)氏之国,中方三百里①,有涂四方②,中有山。在后稷葬西。
                   ①中:域中,即国内土地的意思。②涂:通“途”。道路。
                   流沙出钟山①,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qū)②,西南入海,黑水之山。
                   ①流沙:沙子和水一起流行移动的一种自然现象。②虚:大丘。即指山。
                   东胡在大泽东。
                   夷人在东胡东。
                   貊(mò)国在汉水东北。地近于燕,灭之。
                   孟鸟在貊国东北。其鸟文赤、黄、青,东乡(xiàng)①。
                   ①乡:通“向”
                   海内昆仑之虚(qū),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①。上有木禾,长五寻②,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jiàn)③。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④。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夷]羿莫能上冈之岩⑤。
                   ①仞:古代的八尺为一仞。②寻:古代的八尺为一寻。③槛:窗户下或长廊旁的栏杆。这里指井栏。④百:并非实数,而是言其多。⑤夷羿,即后羿,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善于射箭,曾经射掉九个太阳,射死毒蛇猛兽,为民除害。
                   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西南流注南海厌火东]。
                   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洋(xiáng)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
                   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
                   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
                   开明西有凤皇、鸾(luán)鸟,皆戴蛇践蛇,膺有赤蛇。
                   开明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玕(yū)琪(qí)树、不死树①,凤皇、鸾鸟皆戴瞂(fá)②,又有离朱、木禾、柏树、甘水、圣木曼兑③。一曰挺木牙交。
                   ①珠树:神话传说中的生长珍珠的树。文玉树:神话传说中的生长五彩美玉的树。玕琪树:神话传说中的生长红色玉石的树。不死树: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长生不死的树,人服食了它可也长寿不老。
                   ②瞂:盾。③离朱:即太阳里的踆乌,也叫三足乌。甘水:即古人所谓的醴泉,甜美的泉水。圣木曼兑:一种叫做曼兑的圣树,服食了它可使人圣明智慧。
                   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zhá)窳(yú)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①。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
                   ①距:通“拒”。抗拒。
                   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1áng)玕(gān)树①。
                   ①琅玕树:传说这种树上结出的果实就是珠玉。
                   开明南有树鸟,六首;蛟、蝮、蛇、蜼(wěi)、豹、鸟秩树①,于表池树木②;诵鸟、鶽(sǔn)、视肉③。
                   ①蛟:像蛇的样子,但有四只脚,属于龙一类。蝮:大蛇。鸟秩树:不详何种树木。②树:这里是动词,环绕着、排列着的意思。③诵鸟:不详何种禽鸟。鶽:雕鹰。  
              


              IP属地:天津54楼2011-05-11 11:43
              回复
                有人反臂,名曰天虞。
                     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有玄丹之山。有五色之鸟,人面有发。爰有青鴍(wén)、黄鷔(áo),青鸟、黄鸟,其所集者其国亡。
                     有池,名孟翼之攻颛顼之池。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鏖鏊钜,日月所入者。
                     有兽,左右有首,名曰屏蓬。
                     有巫山者。有壑山者。有金门之山,有人名曰黄姖之尸。有比翼之鸟。有白鸟,青翼,黄尾,玄喙。有赤犬,名曰天犬,其所下者有兵。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①,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②,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③。有人戴胜④,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①白:指尾巴上点缀着白色斑点。②弱水:相传这种水轻得不能漂浮起鸿雁的羽毛。③辄:即,就。然:“燃”的本字。燃烧。④胜:古时妇女的首饰。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常阳之山,日月所入。
                     有寒荒之国。有二人女祭、女薎(miè)。
                     有寿麻之国。南岳娶州山女,名曰女虔(qián)。女虔生季格,季格生寿麻。寿麻正立无景(yǐng)①,疾呼无响。爰有大暑,不可以往。
                     ①景:“影”的本字。
                     有人无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故成汤伐夏桀于章山①,克之,斩耕厥前②。耕既立,无首,走厥咎③,乃降于巫山。
                     ①成汤:即商汤王,商朝的开国国王。夏桀:即夏桀王,夏朝的最后一位国王。②厥:代词,这里指代成汤。③走:这里是逃避的意思。厥:这里指代夏耕尸。咎:罪责。
                     有人名曰吴回①,奇左②,是无右臂。
                     ①吴回:即上文所说的火神祝融。也有说是祝融的弟弟,亦为火正之官。属于神话传说分歧。②奇:单数。这里指与配偶事物相对而言的单个事物。
                     有盖山之国。有树,赤皮支干①,青叶,名曰朱木。
                     ①支:通“枝”。
                     有一臂民。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日月所入。有人焉三面,是颛顼之子,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是谓大荒之野。
                     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①。开上三嫔于天②,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③,开焉得始歌《九招(shāo)》。
                     ①夏后开:即上文所说的夏后启。因为汉朝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就改“启”为“开”。②嫔:嫔、宾在古字中通用。这里作为动词,意思是做客。③仞:古代的八尺为一仞。
                     有(互)[氐]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qì)①,灵恝生(互)[氐]人,是能上下于天。
                     ①炎帝:即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神农氏。因为以火德为王,所以号称炎帝,又因创造农具教人们种庄稼,所以叫做神农氏。
                     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①,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②。颛顼死即复苏。
                     ①道:从,由。②为:谓,以为。
                     有青鸟,身黄,赤足,六首,名曰鸀(zhuò)鸟。
                     有大巫山。有金之山。西南,大荒之(中)隅,有偏句、常羊之山。
                     按:夏后开即启,避汉景帝讳云①。
                     ①这两句按语不是《山海经》原文,也不知是谁题写的,但为底本所有,今仍存其旧。
                


                IP属地:天津62楼2011-05-11 11:50
                回复

                       有岳之山,寻竹生焉。
                       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句,海水[北]入焉。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xiàng)①。有人衣青衣②,名曰黄帝女(魃)[妭(bá)]③。蚩尤作兵伐黄帝④,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⑤,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妭],雨止,遂杀蚩尤。(魃)[妭]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⑥。(魃)[妭]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⑦!”先除水道,决通沟渎(dú)⑧。
                       ①乡:通“向”。方向。②衣:穿。这里是动词。③女妭:相传是不长一根头发的光秃女神,她所居住的地方,天不下雨。④兵:这里指兵器、武器。⑤风伯:神话传说中的风神。雨师:神话传说中掌管雨水的神。⑥田祖:主管田地之神。⑦北行:指回到赤水之北。⑧渎:小沟渠。
                       有人方食鱼,名曰深目民之国,朌(fēn)姓,食鱼。
                       有钟山者。有女子衣青衣,名曰赤水女子(献)[魃]①。
                       ①赤水女子魃:即上文所说的被黄帝安置在赤水之北的女妭。妭,同“魃”。魃:旱神。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顺水入焉。有人名曰犬戎。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有赤兽,马状无首,名曰戎宣王尸①。
                       ①戎宣王尸:传说是犬戎族人奉祀的神。
                       有山名曰齐州之山、君山、灊(qiàn)山、鲜野山、鱼山。
                       有人一目,当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
                       有[无]继(无)民,[无]继(无)民任姓,无骨子,食气、鱼。
                       西北海外,流沙之东,有国曰中[车扁](biǎn),颛顼之子,食黍。
                       有国名曰赖丘。有犬戎国。有(神)[人],人面兽身,名曰犬戎。
                       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颛顼生驩(huān)头,驩头生苗民,苗民厘(xī)姓,食肉。有山名曰章山。
                       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阴山、泂[灰]野之山,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
                       有牛黎之国。有人无骨,儋耳之子。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身长千里],直目正乘①,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②。是烛九阴③,是谓烛龙。
                       ①乘:据学者研究,“乘”可能是“朕”字的假借音。朕:缝隙。②谒:据学者研究,“谒”是“噎”的假借音。噎:吃饭太快而食物堵塞咽喉。这里是吞食、吞咽的意思。③九阴:阴暗之地。
                  


                  IP属地:天津64楼2011-05-11 11:51
                  回复
                    南海之内,有衡山,有菌山,有桂山。有山名三天子之都。
                         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yí)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
                         北海之内,有蛇山者,蛇水出焉,东入于海。有五采之鸟,飞蔽一乡,名曰翳鸟①。又有不距之山,巧倕(ruì)葬其西②。
                         ①翳鸟:传说是凤凰之类的鸟。②巧倕:相传是上古帝尧时代一位灵巧的工匠。
                         北海之内,有反缚盗械、带戈常倍之佐①,名曰相顾之尸②。
                         ①盗械:古时,凡因犯罪而被戴上刑具就称作盗械。戈:古代一种兵器。倍:通“背”。背弃。佐:辅助帝王的人。②相顾之尸:也是上文所说贰负之臣一类的人。
                         伯夷父生西岳①,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
                         ①伯夷父:相传是帝颛顼的师傅。
                         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玄豹、玄虎、玄狐蓬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①。有大幽之国。有赤胫之民②。
                         ①玄丘之民:古人说是生活在丘上的人物都是黑的。②赤胫之民:古人说是从膝盖以下的腿部全为红色的一种人物。
                         有钉灵之国,其民从厀(xī)以下有毛①,马蹄善走②。
                         ①厀:同“膝”。②走:跑。
                         炎帝之孙伯陵①,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②,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shū)。[殳]始为侯③,鼓、延是始为钟④,为乐风。
                         ①炎帝:即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②同:通“通”。通奸。吴权:传说中的人物。③侯:练习或比赛射箭时用的箭靶。④钟:古代一种打击乐器
                         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①。
                         ①鲧:相传是大禹的父亲。
                         帝俊生禺号①,禺号生淫梁②,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
                         ①帝俊:这里指黄帝。②淫梁:即上文所说的禺京。
                         少皞生般①,般是始为弓矢。
                         ①少皞:即上文所说的少昊号称金天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帝俊赐羿彤(tóng)弓素矰(zēng)①,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②。
                         ①彤:朱红色。矰:一种用白色羽毛装饰并系着丝绳的箭。②恤:体恤,周济。
                         帝俊生晏龙,晏龙是[始]为琴瑟。
                         帝俊有子八人①,是始为歌舞。
                         ①帝俊:这里指帝舜。
                         帝俊生三身①,三身生义均②,义均是始为巧倕(ruì),是始作下民百巧。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③,始作牛耕。大比赤阴④,是始为国。禹、鲧是始布土⑤,均定九州⑥。
                         ①帝俊:这里也是指帝舜。②义均:就是上文所说的叔均,但说是帝舜的儿子,这里却说是帝舜的孙子,属于神话传说的不同。③叔均:上文曾说叔均是后稷之弟台玺的儿子,这里又说是后稷的孙子,而且和前面说的义均也分成了二人,神话传说分歧,往往有所不同。④大比赤阴:意义不明。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后稷的生母姜嫄。“比”大概为“妣”的讹文。妣:母亲。“赤阴”的读音与“姜嫄”相近。据古史传说,后稷被封于邰地而建国,姜嫄即居住在这里,所以下面说“是始为国”。⑤布土:传说鲧与大禹父子二人相继治理洪水,鲧使用堵塞的方法,大禹使用疏通的方法,都需要挖掘泥土。布即施予,施行。土即土工,治河时填土、挖土工程。⑥均:平均,均匀。引申为度量、衡量。九州:相传大禹治理了洪水以后,把中原划分为九个行政区域,就是九州。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yāo)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①,是复土(穰)[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
                         ①颠:头顶。
                         洪水滔天①。鲧窃帝之息壤以堙(yīn)洪水②,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③。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①滔:漫。②息壤: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能够自生自长、永不耗损的土壤。③复生:相传鲧死了三年而尸体不腐烂,用刀剖开肚腹,就产生了禹。“复”即“腹”的同声假借字。
                    


                    IP属地:天津66楼2011-05-11 11: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