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山人吧 关注:469贴子:18,151

珲春市第三届天宝山同乡会视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1-05-11 10:52回复


    2楼2011-05-11 10:54
    回复
      期盼已久的珲春市第三届天宝山同乡联谊会视频图像终于和所有老乡见面啦!


      3楼2011-05-11 13:19
      回复
        请路过的朋友留下只言片语,让我们知道您来过了。


        4楼2011-05-11 13:22
        回复
             天宝山,我梦中的故园
                (2011、3、13)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来珲春已二十四年,
          然而,天宝山,曾经哺育我成长的地方,
          依旧梦绕魂牵!
          多少次梦见儿时那快乐的生活情景:
                藏猫乎、滑冰车、打PIAJI,搧洋人、登梯上房掏雀蛋……;
          多少次梦见打柴禾:南天门、朱把头沟、西大岭、东南沟
                扛干棒、背笤条、拉爬犁、推推车;醒时还一身汗:
          多少次梦见大操场人山人海,红旗招展、锣鼓喧天,
                原来是矿工、家属、学生庆节日,高跷秧歌扭的欢!
          多少次梦见矿山一条街鞭炮齐鸣、人来熙往,热闹非凡,
                啊,原来那是正月初一串百家门、拜大年!
                        …………………….
          我也曾多次坐飞机经过天宝山,每次都深情将故乡俯瞰,
          的确,在群山环抱中,天宝山并不显眼,
          她没有泰山之高,没有峨眉之秀,没有黄山之奇,更无华山之险,
          可是在我们故乡人心中,
          她远远胜过五岳三山!
          放眼望去:
          从东风到九狐洞到胡仙堂到俱乐部再到立山坑,
          从东南沟到尾矿坝到南天门到西大岭再到三角山,
          那山山水水、沟沟岔岔,每一处每一片,哪块没有去过,
          打柴禾、挖野菜,采蘑菇,足迹早已遍及十里矿区沟沟坎坎!
          站在群山之巅,那徐徐清风沁人心脾,令人神清气爽,力量倍增,
          扒在河边喝上几口撅尾巴茶,那清泉水赛过琼浆玉液,醇美甘甜!
          矿山孩子不娇贵,从小就知把活干,
          春天采野菜,猫爪子、刺老芽、大叶芹、四月菜、百合、山蒜;
                夏天挖药材种小片荒、和大人一样干的欢,
                有时还能采摘到那一丛丛一堆堆象珍珠似玛瑙、
          红艳艳,那是什么?那是托盆,吃一把满嘴甜!
                秋天活更多,捡核桃、摘园枣、揪葡萄、打松塔,
                满山都是宝,收也收不完。
                冬天也不错,冰雪林地下些套,套几个兔子也能解解馋!
              
                天宝山,是那神山圣水将我们养大,让我们身强体壮,
                天宝山,是那师长们的谆谆教诲哺育我们成长,用知识的乳汁滋润我们心田。
                永远忘不了,我的小学启蒙老师:
                王云璋、李凤鸣、陈守义、杨敏、曲瑞菊,
                永远忘不了,领我们走上人生之路的中学老师:
                赵玉林、尹协力、张玉伟、赵先、李芳年,
                敬爱的恩师,你们都在哪里?
          学生在这里拱手相敬,祝恩师们健康长寿、幸福平安!
              
          当我们穿上工作服,成为新一代矿工的时候,
                我们兴奋激动,暗下决心,接好父兄的班,
                在那矿山千尺井下,四面石头夹块肉,条件确实艰险,
                可是工友师付们像对自已孩子一样,把我们紧紧护在他们身边。
                危险的地方师付们将我们放到身后,
                困难的时候师付们挺身大步向前。
                矿山人就是这样忠厚,
                矿山人就是这样友善!
                蛟龙出大海,猛虎出深山,矿山照样出壮元:
          全国劳模吕崇赛、工农干部邸明元、
                百折不挠于占清、虎口拔牙张石范!
          矿山英模是榜样,鼓舞我们永向前。
                朴实憨厚、吃苦耐劳、坚忍不拔、任劳任怨,
                已成矿工好传统,
                优良传统代代传!
              
                天宝山,我渐渐远去的家园,
                但你永远在我们的记忆中,永远退不出我们的视线。
                你给予我们的,将终生铭记;
                你多年形成的传统美德,我们会牢记心间。
                如今我们已来到珲春,
                我们誓将毕生的精力托付给这第二家园。
                珲春是个好地方,这里是国家边境开放城市,
                是长吉图战略开发前沿。
                她与周边五国相通、三国相连,
                地理位置独特、地上地下有许多宝贵资源。
                我们完全可以把梦想和期盼在这里实现!
                我们要继承矿山人的光荣传统,勤劳朴实、拼搏奉献,
                当工人,就要实打实着,一专多能、当个好工人;
                当干部,就要勤政为民、清正廉洁、做个好清官!
                让我们以振兴珲春为已任,
                手挽手,肩并肩,高歌猛进永向前,
                共创珲春—我们第二家园的美好明天!           
                                                                 (张巨昌) 


          6楼2011-05-12 20:24
          回复
            珲春天宝山同乡会,一届胜似一届,办得越来越好。幸运的珲春天宝山人,你们的盛会感动天南地北的所有天宝山人,代表了天宝山人心愿!希望每年的三月三日成为你们的节日,成为天宝山人的节日。


            7楼2011-05-12 20:28
            回复
              6楼的诗是同乡会上巨昌大哥表演的诗朗诵!应该作为这个视频的开篇语,所以特把她复制到这里!特此说明!


              8楼2011-05-12 20:33
              回复
                顶!


                10楼2011-05-13 19:50
                回复
                  希望继续这种人间神圣而美好的活动!


                  11楼2011-05-13 20:02
                  回复
                    非常羡慕在珲春的天宝山人!


                    12楼2011-05-14 10:26
                    回复
                      令天宝山人自豪的活动!


                      13楼2011-05-15 20:50
                      回复
                        张巨昌,用饱蘸对天宝山故园深深眷恋的笔触,描绘出半个世纪以来天宝山人对故园的美好记忆!感谢您,让我仿佛重回家乡,重回童年和年少时光;一路走来故乡其实已经渐行渐远,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故土老屋、玩耍的背影都变得有些模糊,谢谢大哥您用一首怀念故园的诗。让时光倒流、昔日重现!


                        14楼2011-05-16 15:51
                        回复
                          看到李校长参加同乡会,倍感亲切!


                          15楼2011-05-16 21:06
                          回复
                            像央视晚会,精彩!


                            16楼2011-05-17 17:05
                            回复
                              天宝山人的情怀如高山似大海!


                              17楼2011-05-18 10: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