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落孙山吧 关注:11贴子:152
  • 9回复贴,共1

少年保送上北大 中考时曾名落孙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跳了两次级 16岁少年保送上北大
     他是南开中学的陈桐飞,去年和前年连续获得全国中学生信息学科竞赛一等奖
     在前天市教育考试院公示的保送生名单中,南开中学高三(8)班的陈桐飞被保送北京大学。陈桐飞今年3月才满16岁,更令人称奇的是他当年中考时,根本没有上南开中学的录取线。
     昨天,记者在南开中学校园看到,陈桐飞厚实的身板,淡定的表情,上下嘴唇胡须已留得老长,一点儿都显不出16岁孩子的稚嫩。



1楼2011-05-12 18:45回复
    上小学跳了两次级
         陈桐飞出生于1994年,父母都是四川外语学院教师。他小学启蒙时并没有在起跑线上“抢跑”,6岁半才上小学一年级。
         对于许多家长热衷的幼儿早教,陈桐飞已经没有任何印象,他只记得父母没有送他上过任何培训班。“很多同学小时候都学过围棋、钢琴、小提琴等爱好,只有我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只知道在家里耍;上幼儿园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唯一的爱好是在家里翻各种各样的书看。”
         因为喜欢看书,他表现出比同龄孩子更强的学习天赋。陈桐飞说:“小学一年级只读了一个学期,课堂上教的东西我通通都会,就坐不下来,老师就给我父亲说,让我跳级。于是,就直接上了二年级下期。”
         到了小学四年级上期,因为家庭住址变化,陈桐飞从烈士墓小学转到育英小学。转学时进行学习测验,陈桐飞表现出对四年级学习内容游刃有余,学校便直接让他跳级到五年级就读。
         两次跳级,让陈桐飞比同龄人提前两年迎来高考。
    


    2楼2011-05-12 18:46
    回复
      中考落榜择校上学
           “自我感觉平时学得不错,但一碰到考试总是考不好。”陈桐飞说,自己不是一个应考型的人,在考试中总是丢三落四,常常因为粗心大意而丢分。
           他经历的一次最大失败是2007年中考,13岁的陈桐飞只考了661.5分,第一志愿填报南开中学,而当年南开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为676分。
           中考落榜之后,陈桐飞通过择校进入南开中学,被分到一个普通班学习。“中考成绩排全年级八九百名吧。”陈桐飞说,虽然入学成绩非常靠后,但他暗下决心要追赶上来。
           在高一的第一次半期考试中,陈桐飞就将学习成绩提高到全年级400多名。于是,他学习的信心越来越足。高一结束后,他的学习成绩就稳定在全年级100多名了。
           取得这么神速的进步,有什么学习秘诀呢?陈桐飞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说:“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很快把成绩追上来的,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学习方法,按着老师的要求坚持学习,水到渠成吧。”
      


      3楼2011-05-12 18:46
      回复
        计算机编程高手
             陈桐飞的学习成绩并不是全校最拔尖的,为何会被北大相中保送呢?原来,他是一名计算机编程高手,2008年和2009年连续获得全国中学生信息学科竞赛一等奖。
             “喜欢上编程是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陈桐飞说,当时父亲从国外拿了一个叫作“LOGO”的软件回来,让他没事的时候学着用这个软件编程画画玩儿。
             “用手指敲打键盘,输入一串字母,就可以生成一幅幅色彩丰富的图画,真是太神奇了。”陈桐飞说,他一下子被这种奇妙的游戏吸引,编程渐渐成为他最大的课余爱好。
             上初中后,陈桐飞的计算机水平越来越高,常常帮大人们解决电脑软件问题,自编一些小程序让电脑更易用,甚至还帮老师编了一个软件进行试卷分析。
             “计算机编程只是一个课余爱好,我从来不把课堂时间花在上面。”陈桐飞说,他几乎不玩网络游戏,更不会逃课去编程。“学习和爱好二者不能兼得时,我认为学习对一个中学生来说会更重要一些。”
             被北大录取后,陈桐飞憧憬着未来能成为一个计算机专家,去设计机器人或电脑芯片。
        


        4楼2011-05-12 18:47
        回复
          名落孙山的和珅是怎么连升三级的
          和珅是乾隆皇帝的宠臣,那和珅是何时开始接触乾隆的呢?他给乾隆留下的第一印象又是怎么样的呢?
          和珅在此后的几年里迅速升迁,官位不断变化。
          要想了解和珅在此后的几年里迅速升迁的情况,我们还要首先简单了解一下清朝的官制。
          清朝的官制
          大清朝在入关之前,官职世代承袭,由小到大分备御(原为牛录额真,天聪八年改为牛录章京)、游击(天聪八年改为甲喇章京)、副将(天聪八年改为梅勒章京)、总兵(天聪八年改为昂邦章京)5级。后面4种世职又各分3级。
          入关后,清代官职有九品,每品有正有从,9×2=18,共18等。称为“九品十八阶”。九品以上是官,九品以下是吏。
          


          5楼2011-05-16 17:41
          回复
            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左右侍郎、各省总督、左右翼前锋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散秩大臣、副将。
            正三品: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宗人府丞、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简锐营翼长、护军参领、骁骑参领、王府长史、城守卫、参将、指挥史。
            从三品:光禄寺卿、太仆寺卿、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包衣护军参领、王府一等护卫、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司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通政司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鸿胪寺卿、都察院六课掌院给事中、顺天府府丞、奉天府府丞、各省守巡道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统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防守使、佐领、都司、宣慰使司同知、管带官。
            从四品: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同知、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四品典仪、二等护卫、宣抚使司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6楼2011-05-16 17:41
            回复
              未入流: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崇文门副使、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道县仓大使、百长、土舍、土目。
              清朝官员品级十分复杂,以上仅是品级举例,晚清官级没包括在内。详情请参见北京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吕宗力主编的《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
              


              8楼2011-05-16 17:42
              回复
                同年十月,充四库馆正总裁,兼办理理藩院尚书事。在清代,理藩院具有与六部同等的地位,是一个专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它的设置,一方面反映了清统治者对边疆民族问题的重视,同时也说明,我国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清代已最后得到确立。理藩院初设时,其职官亦称承政、参政。顺治元年,与六部同时改为尚书、侍郎,不过这中间曾一度把尚书叫做“礼部尚书掌理藩院事”,左右侍郎称“礼部左右侍郎协理理藩院事”,但为时不久便诏准改正了。理藩院所用官员均系满人或蒙古人,笔帖式中兼有汉军,但绝无汉官。理藩院在康熙初置录勋、宾客、柔远、理刑四清吏司。以后,随着清朝统治势力向喀尔喀、青海、西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路伸延,其管辖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乾隆二十九年,经调整最后确定设旗籍(原柔远司改)、王会(客兵司改)、典属(录勋司改)、柔远、徕远、理刑六司。各司的分工:旗籍司掌内蒙诸部札萨克(称内札萨克)之疆理、封爵、谱系、盟会、邮传,以及土默特、布特哈部职官的选任引见。王会司掌颁内札萨克王公们的俸禄、朝贡、燕飧、赏赉等事。典属司负责漠北喀尔喀蒙古、青海蒙古、套西蒙古,以及科布多和新疆诸部蒙古(这些地区的蒙古统称为外札萨克)的划界、封爵、编旗、盟会、简军、邮驿、互市,还对蒙古和西藏等地的喇嘛发放度牒、监典活佛转世和行施赏罚;一些内属游牧部落,像察哈尔、巴尔虎、额鲁特、扎哈沁、明阿特、乌梁海、达木蒙古、哈萨克、锡伯等官员的检选引见,也归其统理。柔远司掌外札萨克喇嘛禄廪、朝贡之事。徕远司掌哈密、吐鲁番札萨克政令,新疆回部、四川金川土司年班、内附布鲁特诸部给衔、马税,以及霍罕、博罗尔、巴达克山、塔什罕、爱乌罕的职员。理刑司掌管外藩各部刑罚;制订律例条规。此外,又设内馆、外馆,分别接待内外札萨克年班来京人员;置俄罗斯馆,安顿沙俄商人、传教士和留学生;还有咸安宫蒙古学、唐古特学、托成学等。
                


                13楼2011-05-16 17:45
                回复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35岁,闰七月,授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事。大学士是唐朝的时候开始设立的,最初由宰相兼领。分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四个馆,大学士的主要职责是陪着皇帝练习书法、欣赏绘画、欣赏音乐、协助编练舞蹈等。明朝的时候以儒臣为殿阁大学士,大学士成为内阁长官,负责起草诏令、批答奏章,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清代的大学士是荣誉官职。专以三殿(保和、文华、武英),三阁(文渊、体仁、东阁)为名称,满汉各2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1人。这36人均为文臣中的最高官位,汉人非翰林出身不授此官(除少数例外)。和珅担任的就是三殿大学士中的文华殿大学士。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38岁,二月,封三等忠襄伯,并赏用紫怼?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39岁,四月,任殿试读卷官;五月,任教习庶吉士。
                  和珅,他终于迅速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宠幸。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和珅终于可以为所欲为了,一旦贪婪的欲望终于成为现实,人就不会有所顾忌。和珅也是如此。
                  


                  15楼2011-05-16 17:46
                  回复


                    16楼2011-06-15 13: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