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渊吧 关注:8,073贴子:616,277
  • 3回复贴,共1

曹丕设“临水县” 是为曹操护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1-05-16 00:47回复
    曹丕设“临水县”与曹操墓有无关系?
    山尖子
    临水县,最早是222年曹丕设置的。原县治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临水镇。
    《三国志》载:二年春正月,“以魏郡东部为阳平郡,西部为广平郡。”
    《邯郸历史大事编年》记: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割武安县一部及邺县一部,置临水县,因临滏水,故名。属广平郡,县治即今峰峰矿区临水镇。
    《峰峰志》载:三国魏黄初三年(222年)始置临水县。
    我们可从《峰峰志》的《峰峰矿区隶属沿革表》来看临水县的地域变化。(附后)
    依据以上史料,我的探讨方向是,临水县的设置到底与曹操墓有无关系?特别是与“索井曹操墓”有无关系?
    一、 三国时“临水县”地域认定:
    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可以认定,曹丕设临水县所割邺县一部,就是原邺县靠近山区的平原、丘陵一部;所割武安县一部,就是靠近原邺县平原的山区一部,即今天武安县山区南界再南至漳河一块。两部加起来,就是现今的磁县全境加上峰峰矿区全境。这也是1950年6月峰峰矿区建置前的磁县全境。而现今的磁县东边界与邺城遗址的最近距离约2公里。(见图)
    二、 设置“临水县”意图分析:
    (一)、可能导致设置临水县的三大原因。
    依照这里的地理及资源等方面条件,寻找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曹丕要设临水县。大概有三方面原因:
    1、这里有石墨矿井,即采煤井。这一当时较为稀缺的燃料资源,很可能让人猜测它会成为设置临水县的一个原因。
    2、这里有滏口陉这一战略要地。在那战争年代,也有理由成为人们猜测设县专守的一种可能。
    3、这里有曹操墓。看临水县的管辖范围,是邺城西几里处、漳河以北、跨越滏阳河向西百多里的广大地域。这个漳河阳岸直通太行山中的大地块,很可能是曹操墓的所在地。
    (二) 、设临水县可排除因素。
    第一、 可排除为管理石墨开采而设临水县。
    纵观临水县境,其主要特产之一是这里有煤。当时称为“石墨”。陆云《与兄平原书》记:“一日上三台,曹公藏石墨数十万斤,云烧此消复可用。然烟中人不知,兄颇见之不?今送二螺。”左思《魏都赋》:“ 墨井盐池,玄滋素液”。三台之冰井台有窖藏石墨。如果我们判断是为管理石墨开采而设临水县,显然理由不充分。因只为管理矿井计,它没必要将一大片山区划过来。就拿现在的峰峰矿区来说,它明显是为煤炭为主的工业区管理而设置的,但并不需要划拉那么大一块地盘。况三国时几个小煤井与现在的现代化煤炭基地是无法比拟的。所以将此作为设置临水县的认定理由,显然不充分。
    第二、 可排除为专守战略要地滏口陉而设临水县。
    从战略要地方面考虑,滏口陉是进出太行山的重要门户和通道。如将设临水县与加强关隘防守联系起来,似乎也讲不过去。因为这一要地与产煤区属同一地域,在原有的邺西一部、包含鼓山西丘陵盆地这一范围完全可以实现地域囊括。临水县所割武安山区一块,似与这一关隘并无关系。再则,对于战略要地来说,使其脱离邺都管辖而另置于小县之手,也非战略意义所在。
    (三) 、诸多迹象表明,设临水县与“索井曹操墓”不无关系。
    在排除了“石墨开采管理”和“战略要地守护”成为设置临水县的原因之后,我们且单纯与“索井曹操墓”联系起来,从临水县的地理特征、所割两部来源及组合后的地域特色等不同方面加以具体分析。
    


    2楼2011-05-16 00:47
    回复
      1、 从临水县整个地域看,它正好囊括了漳河阳岸西至索井一整体龙脉。
      这可通过两幅图片看出来,一幅是过去论证所作《索井村与邺城风水关系图》,一幅是《三国魏 广平郡临水县地域核认标示图》,后图中的红线所示为从邺城通往索井村的两大主要通道。临水县不仅保护了曹操墓,而且将进入曹操墓区的两大主要通道也予以了控制。这两条线也基本是这一大龙脉的左右两大水系,即通漳河和通滏阳河。(见两图):
      2、 从临水县所割武安南部山区一块看,它正好将索井村割了去。
      如没有在索井村发现曹操墓,我们倒觉不出有什么意图。在索井村发现曹操墓踪迹的情况下,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认知敏感。
      3、 从组成临水县的两大地域看,显然曹操墓未在邺西一块。
      站在“临水县为曹操墓而设”这一角度看,曹操墓明显未在所割邺县一部之中。因为如果在这一部之中,便不会再割武安山区一块。还需注意,临水县所割邺县一部,是邺县之西北方一块,虽然邺县西部跨漳河两岸都归邺县,但临水县只割了漳河以北一部。它要的是西北部,而未要西南部。
      


      3楼2011-05-16 00:48
      回复
        4、 从临水县所割原武安山区一块看,显然曹操墓很可能在这里。
        在我们排除曹操墓在所割邺西一块后,我们更有理由相信,曹操墓就在这一块被割过来的原武安山区中。这对于我们已经论证过的曹操墓应有地理特征、风水路线、方位参照等又是一个很好的佐证。这对于我们认定曹操墓为秘葬,为因山为体凿石墓等具有重要意义。
        5、 从邺城与临水县的关系看,临水县的重要性似乎不比邺城差。
        参照《临水县地域核认标示图》,我们可以看出,临水县的重要性很不一般。一是临水县所割邺西一部,竟割到了离邺城很近的地方,竟然致使当时“五都”之一的邺都丢掉了它西侧的战略护翼。我们不能完全认定现今的磁县东边界,就是当年临水县的边界。但我们可以确定即便是稍有出入,也不能否定临水县东界离邺城实在不远。到底是邺城重要?还是临水县重要?临水县为什么重要?等等问题,发人深思。还回到开始所说,如果只限于煤炭开采和关隘守护,曹丕也不至于令邺城也自让三分。除了是为曹操墓,其它事理还真不具备这样的份量。
        6、 从临水县管辖地域看,对保护曹操西陵至关重要。
        从临水县设置后对曹操墓的保护角度看,它的确具有重要作用。除它将曹操西陵置于单独秘护、控制要道外,它还有意脱离或隔绝了与邺城方面的联系。这显然又有利于曹丕对曹操西陵的直接掌控。对于西陵保密及之后的秘密陪陵等都至关重要。
        


        4楼2011-05-16 00: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