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福州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人口、经济、文化都达到一个高峰。
974年,刺史钱昱增筑福州东南夹城,即“外城”,1069年,程师孟又修复扩展了子城。1044年蔡襄任福州知州期间大兴水利。1065年,福州太守张伯玉在福州遍植榕树,“榕城”之名由此而来。福州的城市内河水网体系也在宋代形成。
宋代福州人口众多,经济极其繁荣,为宋朝六大城市之一,南宋时人口超过59万,其中市区人口超过十万。 得益于兴修的水利、和平的环境等因素,福州的农业发展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 。
宋朝的福州还是全国造船业的中心,而其发达的商品经济也推动了福州海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文化上,两宋时期福州一共出了文状元10名,武状元11名(若加上恩科状元,则有文状元18名,武状元12名),进士2247名,是全国的儒学重镇,也奠定了后来福州科教领先于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