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吧 关注:41贴子:835
  • 2回复贴,共1

有风格的小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风格的小偷
◆ 林清玄
走过一家羊肉炉店的门口,突然有一个中年人的声音热情地叫住我。
回头一看,是一位完全陌生的中年人,我以为是一般的读者,打了招呼之后,正要继续往前走。
没想到中年人跑过来拉着我的手臂,说:“林先生一定不记得我了。”
我尴尬地说:“很对不起,真的想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你。” 
中年人说起二十年前我们会面的情景,当时我在一家报馆担任记者,跑社会新闻。
有一天,到固定跑线的分局去,他们正抓到一个小偷,这个小偷手法高明,自己偷过的次数也记不得了。据警方说法,他犯的案件可能上千件,但是他才第一次被捉到。 
有一些被偷的人家,经过几星期才发现家中失窃,也可见小偷的手法多么细腻了。 
我听完警察的叙述,不禁对那小偷生起一点敬意,因为在这混乱的社会,像他这么细腻专业的小偷也是很罕见的。 
当时,那小偷还很年轻,长相斯文、目光锐利,他自己拍着胸脯对警察说:“大丈夫敢做敢当,凡是我做的我都承认。” 
警方拿出一叠失窃案的照片给他指认,有几张他一看就说:“这是我做的,这正是我的风格。” 
有一些屋子被翻得凌乱的照片,他看了一眼就说:“这不是我做的,我的手法没有这么粗。” 
二十年前,我刚当记者不久,面对一个手法细腻、讲求风格的小偷,竟自百感交集。
回来以后写了一篇特稿,忍不住感慨:“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这么灵巧、风格这样突出的小偷,又是这么斯文有气魄,如果不做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吧!” 
从时光里跌回来,那个小偷正是我眼前的羊肉炉店老板。 
他很诚挚地对我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在监狱蹲了几年,出来开了羊肉炉的小店。现在已经有几家分店了。林先生,哪一天来,我请客吃羊肉呀!” 
我们在人群熙攘的街头握手道别,连我自己都感动了起来,没想到二十年前无心写的一篇报道,竟使一个青年走向光明的所在。这使我对记者和作家的工作有了更深一层的思考,我们写的每一个字都是人格与风格的延伸,正如一个小偷偷东西的手法,也是他人格与风格的延伸,因此,每一次面对稿纸怎么能不庄严谨慎呢?
现在由我来为这个改邪归正的小偷写一个结局: 
“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这么灵巧、风格这样突出的小偷,又是这么斯文有气魄,现在改行卖羊肉炉,他做的羊肉炉一定是非常好吃的!”


1楼2006-06-22 21:12回复
    • 58.35.206.*
    。。。


    2楼2009-09-26 21:40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8-20 12: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