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iphotos.baidu.com/%B6%B4%CD%A5%BF%CD/pic/item/631ca2199828bc5e35fa41f1.jpg?v=tbs)
中国铁路和日本铁路的真实差距
中日两国的铁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中国铁路和日本铁路都是国营的,再比如中国铁路的英文是ChinaRailway,简称CR;日本的铁路的英文是JapanRailway,简称是JR,感觉很接近。
近年来,中国铁路大干快上,四处开花,让人感觉惊天动地,似乎已经坐上第一把交椅了,铁道部的同志和领导们也可以沾沾自喜了。可惜,我又要“涨别人的威风,灭自己人的志气”了,因为中国铁路和日本铁路之间存在太大的真实的差距……在没有竞争的中国铁路大环境下,从买票开始到进站上车,到换乘,到出站等等,都远远落后于日本。请注意,不是硬件(设备,设施)的差距,而是软件(经营,思路)的差距。
首先,日本铁路和中国铁路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
中国铁路是连接城丵市与城丵市的,因此在城丵市内基本上是没有铁路的。或者说城丵市内的铁路是各地自行建设地铁,独立于铁路的。
日本铁路不仅连接城丵市,而且覆盖城丵市内,是城丵市内主要的轨道交通系统。相反,地铁系统并不是主要的城丵市内的轨道交通系统。也正因为如此,宣称上海的地铁长度已经超过了东京的地铁长度,以此来陶醉上海轨道交通的发达是多么的没有意义。
因为在东京,地铁只覆盖了很小的范围,大部分的轨道交通是JR(日本铁路)负责的(此外还有私营公司铺设的铁路,这里略过不谈)。
比如日剧里面经常出现的“山手线”,是环绕东京重要站点的环形铁路,比如东京站,品川站,新宿站,上野站等。这个环线有点像北京的二号线,或者像上海的四号线(?)。但是这个铁路是日本铁路公司的线路,而不是东京地铁的线路。日本铁路在东京地区有30多条线路,有几百公里,承担了东京地区大部分的轨道交通流量。
这点,我想是很多人的最大的误区,我在去日本出差之前也是完全没有想到,日本铁路居然在城丵市内广泛铺设线路。
下面,我们来谈一下中国铁路与日本铁路的巨大差距。
差距之一:买票的差距
基本上,日本铁路的运营就如同国内的地铁一样,强调的是便捷和效率。
因此,日本铁路买票乘车的方式很多,比如在所有车站的窗口,自动售票机,网络,手机等。此外在很多与铁路有协议的大的旅行公司的店铺也可以买到车票。
这样的话,除了旅游旺季,买票在日本根本不是什么费事的事情,普通人都是到了车站才买票,绝对不用提前几天找代售点去买票的。
而中国买票比较麻烦,要么去火车站排队,要么在市区内寻找代售点。这两年铁道部终于增加了很多代售点,但是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代售点需要5元/张的手续费。并且如果需要退票,还得自行跑到火车站去办理。我想这是很多人无法忍受的。
差距之二:乘车的差距
日本的火车非常准点,所以并不需要提前半小时到车站,也没有安检的程序,更没有所谓的候车室。就如同坐地铁一样,直接上站台候车的。
也就是说,日本人从买票进车站到上车的时间基本上可以压缩到5-10分钟,而中国人无论如何是必须提前20分钟左右去车站安检,候车,排队才行的。
这两年高铁大兴土木,建设了规模宏大的车站,比如上海虹桥站,北京南站等。可惜,中国铁道部建设车站的时候考虑的似乎完全不是“方便,快捷”而是建筑本身的宏伟,宏伟到可以媲美飞机场,宏伟到毫无必要,只增加麻烦。
我常常和同事开玩笑,虹桥站成功地将乘坐火车的体验变为了乘坐飞机的体验,有安检,有候车楼,有等车牌(车票)检查,然后才能到站台。从虹桥火车站进站一直到站台估计步行要10分钟,这无非再次增加了候车的时间。
这也成为高铁时代最具有讽刺意味的事情:候车和出站的时间几乎可以等于车子运行的时间。我们还在一味地追求400公里,甚至更高的速度。可是现在的瓶颈已经不是运行的速度,而是车站乘车的速度了。实在是只有中国才有的荒唐事。
相反丵日本的车站强调的是让旅客快速地乘车,车站建筑本身并不是重点,都是结构单一的标准建筑,从来不会搞什么宏大的钢架结构,搞什么无梁大开间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用来讨好领导的,不是用来服务老百姓的。
中日两国的铁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中国铁路和日本铁路都是国营的,再比如中国铁路的英文是ChinaRailway,简称CR;日本的铁路的英文是JapanRailway,简称是JR,感觉很接近。
近年来,中国铁路大干快上,四处开花,让人感觉惊天动地,似乎已经坐上第一把交椅了,铁道部的同志和领导们也可以沾沾自喜了。可惜,我又要“涨别人的威风,灭自己人的志气”了,因为中国铁路和日本铁路之间存在太大的真实的差距……在没有竞争的中国铁路大环境下,从买票开始到进站上车,到换乘,到出站等等,都远远落后于日本。请注意,不是硬件(设备,设施)的差距,而是软件(经营,思路)的差距。
首先,日本铁路和中国铁路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
中国铁路是连接城丵市与城丵市的,因此在城丵市内基本上是没有铁路的。或者说城丵市内的铁路是各地自行建设地铁,独立于铁路的。
日本铁路不仅连接城丵市,而且覆盖城丵市内,是城丵市内主要的轨道交通系统。相反,地铁系统并不是主要的城丵市内的轨道交通系统。也正因为如此,宣称上海的地铁长度已经超过了东京的地铁长度,以此来陶醉上海轨道交通的发达是多么的没有意义。
因为在东京,地铁只覆盖了很小的范围,大部分的轨道交通是JR(日本铁路)负责的(此外还有私营公司铺设的铁路,这里略过不谈)。
比如日剧里面经常出现的“山手线”,是环绕东京重要站点的环形铁路,比如东京站,品川站,新宿站,上野站等。这个环线有点像北京的二号线,或者像上海的四号线(?)。但是这个铁路是日本铁路公司的线路,而不是东京地铁的线路。日本铁路在东京地区有30多条线路,有几百公里,承担了东京地区大部分的轨道交通流量。
这点,我想是很多人的最大的误区,我在去日本出差之前也是完全没有想到,日本铁路居然在城丵市内广泛铺设线路。
下面,我们来谈一下中国铁路与日本铁路的巨大差距。
差距之一:买票的差距
基本上,日本铁路的运营就如同国内的地铁一样,强调的是便捷和效率。
因此,日本铁路买票乘车的方式很多,比如在所有车站的窗口,自动售票机,网络,手机等。此外在很多与铁路有协议的大的旅行公司的店铺也可以买到车票。
这样的话,除了旅游旺季,买票在日本根本不是什么费事的事情,普通人都是到了车站才买票,绝对不用提前几天找代售点去买票的。
而中国买票比较麻烦,要么去火车站排队,要么在市区内寻找代售点。这两年铁道部终于增加了很多代售点,但是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代售点需要5元/张的手续费。并且如果需要退票,还得自行跑到火车站去办理。我想这是很多人无法忍受的。
差距之二:乘车的差距
日本的火车非常准点,所以并不需要提前半小时到车站,也没有安检的程序,更没有所谓的候车室。就如同坐地铁一样,直接上站台候车的。
也就是说,日本人从买票进车站到上车的时间基本上可以压缩到5-10分钟,而中国人无论如何是必须提前20分钟左右去车站安检,候车,排队才行的。
这两年高铁大兴土木,建设了规模宏大的车站,比如上海虹桥站,北京南站等。可惜,中国铁道部建设车站的时候考虑的似乎完全不是“方便,快捷”而是建筑本身的宏伟,宏伟到可以媲美飞机场,宏伟到毫无必要,只增加麻烦。
我常常和同事开玩笑,虹桥站成功地将乘坐火车的体验变为了乘坐飞机的体验,有安检,有候车楼,有等车牌(车票)检查,然后才能到站台。从虹桥火车站进站一直到站台估计步行要10分钟,这无非再次增加了候车的时间。
这也成为高铁时代最具有讽刺意味的事情:候车和出站的时间几乎可以等于车子运行的时间。我们还在一味地追求400公里,甚至更高的速度。可是现在的瓶颈已经不是运行的速度,而是车站乘车的速度了。实在是只有中国才有的荒唐事。
相反丵日本的车站强调的是让旅客快速地乘车,车站建筑本身并不是重点,都是结构单一的标准建筑,从来不会搞什么宏大的钢架结构,搞什么无梁大开间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用来讨好领导的,不是用来服务老百姓的。
![](http://hiphotos.baidu.com/%B6%B4%CD%A5%BF%CD/pic/item/631ca2199828bc5e35fa41f1.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