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吧 关注:62,723贴子:1,284,983
  • 10回复贴,共1

【厚着脸皮问】关于丞相北伐的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唔。。。一楼丞相不解释= =


1楼2011-05-26 22:58回复
    首先说明:本人纯亮迷。。。。。。 1.为什么不能把司马懿一直守城看成是他的一种不战而胜的战术?或许他知道自己可以一举消灭蜀汉主力,只不过不想有伤亡罢了。 2.司马懿一生中唯一一次与丞相交战以惨败收场,会不会是司马的骄兵之计?为的就是让蜀军成为骄兵?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1-05-26 23:05
    回复
      2025-05-14 20:59:38
      广告
      诚心渴求各位大侠相助!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1-05-26 23:08
      回复
        不太懂。。。能就我的两个问题来回答吗?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1-05-27 09:58
        回复
          回2楼
          魏国当时国力雄厚,兵力充足,将官丰富,又兼有当时中国最强大的突击兵种,骑兵,而且是在本土作战,又是守城。
          而蜀汉呢,国力与魏国相差太远,当时吴和蜀汉联手都不能对魏国构成大的威胁,可以知道蜀汉一国与魏国国力的差距了,兵力与魏国也是相差甚远,丞相北伐时最大一次动用兵力10万人,而魏国单是用于抵抗丞相的部队就在10万到30万之间,更是不用提魏国在长安,洛阳一带可调用的兵马,蜀汉的将官由于只有益州一个州,与魏国比,差距也相当大,再说蜀汉的部队基本为步兵,蜀汉的精锐部队为无当飞军,但数量较少,被用于防守之用,与魏国的铁骑根本不成比例,况且又是在翻越蜀道后,对魏国进行作战。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却可以在魏国领土内往来自如,如入无人之境,还能夺取武都,阴平二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后期司马懿上任,坚守不战,这里我要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当时的情况好比是蜀汉是孩童,魏国是壮年人,小孩和壮年人打架,壮年人占据了人多势众,手上又有武器,却躲在家里,扬言,我要拖死这个小孩,你不觉得是个笑话吗?
          在任一方占领绝对上风的时候,却避而不战,纵观历史,怕是只有司马懿有的吧,当然,这里也不是嘲笑司马懿,毕竟司马懿也是能人,但是在丞相用兵之下,避而不战,待其自退,怕只是一种开脱吧
          2:骄兵之计主旨在于用较少的兵力损失以及不损耗自身兵力士气的情况下,去使敌方“骄兵”,那么在这里我要说的是,那场战斗,魏国损失极大,严重损耗了魏国的士气,且魏国后续也没有发动成功的针对诸葛亮的战役,而只是在张颌追击时,爆发木门之战,导致张颌阵亡,这么惨痛的代价,就不是骄兵之计了,如果是,那也是极其失败的骄兵之计


          IP属地:江西7楼2011-05-27 10:39
          回复
            谢谢贵族!你这一席话令我长知识了!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1-05-27 13:19
            回复
              谁有空用这种骄兵之计,未战先损,有这种战术思想的么,成功的骄兵之计只是示弱麻痹,使敌人信心膨胀,不是出卖自己的利益


              9楼2011-05-27 18:18
              回复
                呵呵,不敢不敢,共同学习···


                IP属地:江西10楼2011-05-27 19:26
                回复
                  2025-05-14 20:53:38
                  广告
                  对了贵族,司马在开脱什么?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1-05-28 00:28
                  回复
                    自己顶贴。。希望有人回答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1-05-28 12:45
                    回复
                      开脱打不赢诸葛亮的理由啊,如果司马不找“避而不战,待其自退”的理由的话,岂不是在朝中呆不下去,我记得《魏略》曾经记载过就是那次甲首三千的战役,《魏略》是记载诸葛亮败于司马懿之手,而《魏略》是魏国人写的,上面记载的事情,已被证明约有一大半都是伪造的,为了写魏国主子的好,这就是在史书上想进行开脱了···其实,在三国史上,被绝大多数史学家以及军事学家承认的真正的军事家就两个人,一个曹操,曹孟德;另一个就是诸葛亮,诸葛孔明了。


                      IP属地:江西13楼2011-05-28 19: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