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能否介绍气通督任之法?
答:气通督任又叫小周天,是依靠人体的真气生发之机,加上不断练功,使精气充分积累而自然实现的。通督任之法,在默默凝神常照气穴 (即下丹田) ,迨至元气充满,自能冲开督脉,循脊上行至脑,复转而下行与任脉相通。但元气之通督脉,并不一定在静丵坐练功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比较明显的感觉是有一股热流顺着脊椎涌上脑后玉枕穴。
(十九)请问入静有甚么方法?
答:可试用下列几种方法进入入静状态:
(1)数息法,就是在练功中默数自己的呼吸次数,从一数到十或百,周而复始,可以很快入静。
(2)听息法,就是在练功中听自己的呼吸,使精神集中,协助入静。
(3)意守丹田法,就是把意念活动寄托在身体丹田部位上,以利排除杂念,顺利入静。
(4)意守外景法,因某些原因不能意守丹田时,可以守体外景物,加意守大海、松树、鲜花等。把意念寄托在体外某一景物上,也可以达到入静状态。
(5)意守脏器法,由于某脏有病,在练功中可以直接意守某个脏器,如意守肝脏、肾脏等,不仅有利于入静,而且可以使气至病所(元气疏通该脏)。
(6)声音诱导法,在练功中可以轻声诵读字句或咒语,也可以听钟摆之声,都是入静手段。
上述入静方法,可任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同时进行,同时进行一般不宜超过三个内容.否则会人为地增加了杂念而不利于入静。
(二十)除了静丵坐外,能否介绍一些辅助功法?
答:下列功法,不拘场所,只要有空即可进行:
(1)摩手熨目。将两手手心相对用力搓,使掌心如火,睁大眼睛,将手掌掌心向内覆于眼上,用掌的热气熨目。
(2)鸣天鼓。举双手紧掩两耳,以双手食指从中指上滑下,弹击后脑,声如击鼓。
(3)舌功。以舌抵上颚,可使津液自生,再用舌满口搅津液,鼓漱三十六次,分三口咽下,咽液时喉中应汨汨有声。
(4)提肛功。提缩肛门,如忍大便状。
以上功法,勤行不辍,对身体大有好处。
(二十一)如何对待练功中出现的幻景?
答:在入静过程中,随着体内气机的变化.可能会出现山河湖海、花草树木乃至仙佛鬼怪等种种幻景。当幻景出现时.应不予以分辨,不生欣厌之念,以免激惹起更多的意念活动。要紧紧守住原意守对象,这样做,幻景自然消失,从而恢复宁静之态。所谓 “死心不动,万魔自退”。
(二十二)甚么是练功偏差?如何纠治偏差?
答:偏差,是指由于练功方法掌握不当,在机体出现异常时,自己不能控制和消除,而带来影响正常生活的痛苦。出偏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没有老师指导,对气功的练法掌握不当;
(2)由没有练功经验、不懂医理的人传授,方法不对头;
(3)虽有正确的指导,但自己未能正确掌握方法;病情不适宜练功,勉强去练;
(4)练功中产生一些感觉或幻觉,盲目追求使之加强,不能消除,导致偏差;
(5)练功中,受到突然的惊吓刺激,导致出偏;
(6)选择功法见异思迁,今天练一套功法,明天又练另一套功法,造成功法混乱,思想矛盾;
(7)在练功中盲目引气运行,违反了自然规律,致使偏差产生。出了偏差后,应停止练功,情绪不要紧张,消除恐惧心理,把意识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上来。试做放松功,放松思想及全身。或由气功医师行拍打法或用针灸、推拿、中药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