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浙江中部的金华,自古以来在交通和军事上都具有十分显著的地位。金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一座名人辈出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自秦汉至唐宋至今,金华城的历史和双溪一样源远流长,但一直以来都有一个问题让金华人难以明了,那就是:金华古城址(即古东阳郡城长山县城)究竟在哪里?这就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金华设郡设县始于何时,以及其历代的建制沿革。
金华地区春秋时期属越国,战国时期为楚国领地。秦始皇夷灭六国统一华夏后,普遍实行郡县制,这时的金华属会稽郡的乌伤县(治在今义乌)。西汉承秦旧制未变,东汉时期曾设会稽西部都尉管辖本地(但都尉驻地在钱唐县)。
据《后汉书》引《英雄交争记》云:“初平三年分县南乡为长山县。”东汉初平三年是公元192年,这里的县指乌伤县,这是金华立县的开始。又有《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说:宝鼎元年“分会稽郡为东阳郡” 。取名东阳,是因该地处谷水之东长山之阳。据此,金华立郡始于宝鼎元年,即公元266年。《舆地广记》说:“金华县本汉乌伤县地,属会稽郡,初平三年分县南乡置长山县,吴为东阳郡治,晋以后因之。” 可见长山县治就是东阳郡治所在地,也就是东阳郡与长山县治在同一座城。
那么,这东阳郡城亦即长山县城到底在哪里呢?是否真的不在今天的金华市区呢?这历来都是众说不一的。据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说:“志云:旧城在今城东四十里;一云去府西南四十里,今汤溪县境内,唐开元中始徙今治。” 于是有人据此断定古城址在今金华县汤溪镇境内,或在孝顺镇境内。这两种说法虽言之凿凿,但并不是无懈可击的,甚至有些地方是难以自圆其说的。顾祖禹虽然是一个大历史地理学家,但他毕竟是清代的人了,他的《读史方舆纪要》是根据有关的旧志编撰的。可以说顾祖禹只是客观地记述了旧志关于金华古城址的推测,而并没有作出确切的回答。那么,金华古城址究竟在何处呢?
金华地区春秋时期属越国,战国时期为楚国领地。秦始皇夷灭六国统一华夏后,普遍实行郡县制,这时的金华属会稽郡的乌伤县(治在今义乌)。西汉承秦旧制未变,东汉时期曾设会稽西部都尉管辖本地(但都尉驻地在钱唐县)。
据《后汉书》引《英雄交争记》云:“初平三年分县南乡为长山县。”东汉初平三年是公元192年,这里的县指乌伤县,这是金华立县的开始。又有《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说:宝鼎元年“分会稽郡为东阳郡” 。取名东阳,是因该地处谷水之东长山之阳。据此,金华立郡始于宝鼎元年,即公元266年。《舆地广记》说:“金华县本汉乌伤县地,属会稽郡,初平三年分县南乡置长山县,吴为东阳郡治,晋以后因之。” 可见长山县治就是东阳郡治所在地,也就是东阳郡与长山县治在同一座城。
那么,这东阳郡城亦即长山县城到底在哪里呢?是否真的不在今天的金华市区呢?这历来都是众说不一的。据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说:“志云:旧城在今城东四十里;一云去府西南四十里,今汤溪县境内,唐开元中始徙今治。” 于是有人据此断定古城址在今金华县汤溪镇境内,或在孝顺镇境内。这两种说法虽言之凿凿,但并不是无懈可击的,甚至有些地方是难以自圆其说的。顾祖禹虽然是一个大历史地理学家,但他毕竟是清代的人了,他的《读史方舆纪要》是根据有关的旧志编撰的。可以说顾祖禹只是客观地记述了旧志关于金华古城址的推测,而并没有作出确切的回答。那么,金华古城址究竟在何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