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来哲学吧了,今天过来转转,顺便写点东西。写什么呢?就写写物质、意识吧!
物质决定意识,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哲学教科书中说,物质与意识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实,物质是什么?意识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些问题争来争去已经上千年了。所以,想用一两个帖子解决问题,那算是空想。这是不是说没有必要搞清楚物质意识关系的必要了呢?当然不是!如果就物质、意识的概念而争论,那够无聊的,因为纯理论之争只会增加人们的负担。你觉得物质决定意识,那你就信仰物质第一性;你觉得意识决定物质,那就去信仰意识第一性。但是,如果仅仅是信仰,那学会了和不懂得又有什么区别呢?还不如佛教能了解些经文。
就我来说,我是信仰物质第一性的,因为我觉得,物质第一性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处理很多问题,具有实际的意义。有人看到这里可能要笑了:真会吹!还处理问题,那不就是一个信仰吗?
马克思曾说过:哲学是现实的哲学,哲学要懂得现实。也就是说,哲学必须为现实服务。如果哲学学起来只是理论上的问题,那恐怕早就失传了。其实,我一直认为,哲学是人类最高的智慧。在现实生活中,你会发现,任何东西到最后都蕴含着哲学的道理。怎么理解呢?
比如说,你早上去上班,A路堵了,你只好绕走较远的B路。这里面也有哲学的道理?你看,有两条路可供你上班选择,A路和B路。当A路不堵的时候走较近的A路,当A路堵的时候走较远的B路。因为尽管B路较远,但总比A路走不动好得多。这里蕴含着什么道理?那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要条件的,条件就是A路堵与不堵。数学老师说:y = ax2 + bx + c 的抛物线开口有两种情况,a ≥ 0 时开口向上,a < 0 时开口向下,如果只画一种都是不全面,得不到满分的。A 为什么要分两种情况?这表面上是数学问题,但一谈到数学思想差不多就上升到哲学的层面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你在家的时候,偶尔会接到一些电话说电话欠费几千,或对方是公安局的,为您保护银行卡安全,请您把钱转存到另外的账号上。还真有很多人上当,今日说法类似类似节目也不直播出一次。你在接到电话时候如果具备一分为二的观念也许就会避免了。怎么分?只有两种情况,可能是真的,可能是假的。如果是真的话,我该怎么办?如果是假的话,该怎么办?多一种思考就会多一份警惕。如果有人问你,那个同事结婚你去不去?如果直接回答去还是不去都不好。一分为二嘛!如果他(她)请我就去,不请就不去。现在有很多成功的人士,你向他请教秘诀的时候,他会意味深长的说:你应该懂得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人该交,什么人不该交。你当时会认为这个人不愧为成功人士,很有境界。什么境界?其实就是一分为二的具体表述嘛!一分为二可以解决很多事情。春秋时期晏子使楚的故事大家都熟悉。楚成王为了给晏子除了三道难题:在城门旁开了个洞,问为什么派你(晏子)这个又小又瘦的人来,又押了个齐国的战犯羞辱晏子。读这个故事后大家都会觉得晏子智慧无比,太有才了。其实,晏子就是用的一分为二的思想来对付楚王的。城门旁边的小洞,晏子说这不是城门,这是狗洞,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钻进去。你看,晏子说,如果是门话,我进;狗洞,不进。这是狗洞,所以不进。一分为二。楚王又说:怎么派你来?齐国没人了吗?晏子答:贤能之人出使贤良之国,无用之人出使昏庸之国,我最不中用,所以就被派到这儿来了。晏子将使节分为两种,自己属于无用的那一种,所以来到楚国,反而羞辱了楚王。楚王请晏子吃饭,发现士兵压了犯人从堂下过,把士兵交上来问是哪国人,士兵答:齐国。楚王笑:齐国人都擅长偷盗吗?晏子又一分为二,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一来到楚国就学会偷盗。齐国人在齐楚有不同的所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晏子的智慧上升到哲学的层面就四个字:一分为二,说多点:将事、人、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物质决定意识,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哲学教科书中说,物质与意识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实,物质是什么?意识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些问题争来争去已经上千年了。所以,想用一两个帖子解决问题,那算是空想。这是不是说没有必要搞清楚物质意识关系的必要了呢?当然不是!如果就物质、意识的概念而争论,那够无聊的,因为纯理论之争只会增加人们的负担。你觉得物质决定意识,那你就信仰物质第一性;你觉得意识决定物质,那就去信仰意识第一性。但是,如果仅仅是信仰,那学会了和不懂得又有什么区别呢?还不如佛教能了解些经文。
就我来说,我是信仰物质第一性的,因为我觉得,物质第一性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处理很多问题,具有实际的意义。有人看到这里可能要笑了:真会吹!还处理问题,那不就是一个信仰吗?
马克思曾说过:哲学是现实的哲学,哲学要懂得现实。也就是说,哲学必须为现实服务。如果哲学学起来只是理论上的问题,那恐怕早就失传了。其实,我一直认为,哲学是人类最高的智慧。在现实生活中,你会发现,任何东西到最后都蕴含着哲学的道理。怎么理解呢?
比如说,你早上去上班,A路堵了,你只好绕走较远的B路。这里面也有哲学的道理?你看,有两条路可供你上班选择,A路和B路。当A路不堵的时候走较近的A路,当A路堵的时候走较远的B路。因为尽管B路较远,但总比A路走不动好得多。这里蕴含着什么道理?那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要条件的,条件就是A路堵与不堵。数学老师说:y = ax2 + bx + c 的抛物线开口有两种情况,a ≥ 0 时开口向上,a < 0 时开口向下,如果只画一种都是不全面,得不到满分的。A 为什么要分两种情况?这表面上是数学问题,但一谈到数学思想差不多就上升到哲学的层面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你在家的时候,偶尔会接到一些电话说电话欠费几千,或对方是公安局的,为您保护银行卡安全,请您把钱转存到另外的账号上。还真有很多人上当,今日说法类似类似节目也不直播出一次。你在接到电话时候如果具备一分为二的观念也许就会避免了。怎么分?只有两种情况,可能是真的,可能是假的。如果是真的话,我该怎么办?如果是假的话,该怎么办?多一种思考就会多一份警惕。如果有人问你,那个同事结婚你去不去?如果直接回答去还是不去都不好。一分为二嘛!如果他(她)请我就去,不请就不去。现在有很多成功的人士,你向他请教秘诀的时候,他会意味深长的说:你应该懂得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人该交,什么人不该交。你当时会认为这个人不愧为成功人士,很有境界。什么境界?其实就是一分为二的具体表述嘛!一分为二可以解决很多事情。春秋时期晏子使楚的故事大家都熟悉。楚成王为了给晏子除了三道难题:在城门旁开了个洞,问为什么派你(晏子)这个又小又瘦的人来,又押了个齐国的战犯羞辱晏子。读这个故事后大家都会觉得晏子智慧无比,太有才了。其实,晏子就是用的一分为二的思想来对付楚王的。城门旁边的小洞,晏子说这不是城门,这是狗洞,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钻进去。你看,晏子说,如果是门话,我进;狗洞,不进。这是狗洞,所以不进。一分为二。楚王又说:怎么派你来?齐国没人了吗?晏子答:贤能之人出使贤良之国,无用之人出使昏庸之国,我最不中用,所以就被派到这儿来了。晏子将使节分为两种,自己属于无用的那一种,所以来到楚国,反而羞辱了楚王。楚王请晏子吃饭,发现士兵压了犯人从堂下过,把士兵交上来问是哪国人,士兵答:齐国。楚王笑:齐国人都擅长偷盗吗?晏子又一分为二,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一来到楚国就学会偷盗。齐国人在齐楚有不同的所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晏子的智慧上升到哲学的层面就四个字:一分为二,说多点:将事、人、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